略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文化自信*

2017-04-13 22:06李辰洋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文化观中华文化马克思主义

李辰洋

(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延续,是民族凝聚力的展现。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坚定文化自信的政党,不仅继承了中华优秀文化精髓,更铸就了不朽的文化丰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文化自信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马克思对于文化的研究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要来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解读文化自信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文化自信思想价值的深刻揭示。

一、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解析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来,始终注重文化的发展建设,特别是执政68年以来,很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指导地位。从“三个代表”提出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将文化自信上升为第四个“自信”,明确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坚持文化自信就是坚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秉持“文化立党”的坚强决心,就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动摇的具体体现。

(一)关于文化自信的含义

1.文化自信的本义。第一,从宏观方面来看,文化自信是中国人对我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整体认知和坚定信仰,是促进文化生成、加快文化传播以及推动文化创新的内在强大驱动力,是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又内外兼修的充分肯定和科学继承。有学者指出:“文化自信就是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其内在价值的继承和弘扬,它关系到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进程,关系到一个政党文化生命力的延续,这是从整体上对文化的一种坚定信念。”[2]第二,从微观方面来解读,文化自信是对文化本身的解读,以各种文化现象为载体对文化发展脉络、文化形成原因以及文化发展演变的深刻剖析和再创造的过程,其目的是要使中华民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同时,文化自信又是一种人自身通过对文化的认知和探索从而表现出的一种满足感和自信力,从其侧面显示出了人对于文化及其衍生品所具有的认可度。

2.习近平对文化自信的论述。首先,文化自信是更基础的自信。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传统、人文底蕴的深刻积淀,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孕育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论”强调了文化的根基,指出了文化自信的历史源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3]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明确了文化自信的重要前提即尊重文化、敬畏文化、不忘根本。文化自信的基础性就在于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对于治国理政的实践总结以及现代化建设的启发意义。

其次,文化自信是更广泛的自信。一方面,文化自信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从古至今,文化的变迁发展具有了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由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劳动者创造的。文化指导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进行,是人民群众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核心价值追求。另一方面,文化自信的内容具有广泛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多种多样的文化现象。从广义来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文化自信的主体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创新;革命文化即红色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强调“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是我们党在革命和战争年代对自身经验和理论原则的深刻总结,是党的建设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构成了文化自信的内生动力和持久的助推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以革命文化为借鉴而形成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在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总方略的引领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先进文化的核心体现。

再次,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文化的吸收和借鉴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浅尝辄止无法达到文化的真正内涵。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吸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变得更加有底蕴、有内涵、有深度,为文化自信提供现实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定义为“更深厚的信”,将文化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表明了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自信的根本力量。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旨趣;博大厚重的中华文化为我们之所以自信提供了坚强的精神支持和思想来源。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

1.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提出。人类的发展孕育了繁盛且多种多样的文化现象,文化是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演进而发展的。文化的产生、发展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由各个时期的社会存在所决定。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解读了文化内涵,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上,其本质是历史的、唯物的文化思想。马克思对于文化本质的认识主要是基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而展开的。人是自然界中能动的生命物,人依赖自然界而存在,人通过有意识的活动来影响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对自然界进行“人化”,逐渐形成人类的文化现象。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文化的变迁也越发意义深远。马克思认为人类在自然界中创造“人化世界”,就是在创造“文化世界”,这种创造将精神与物质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科学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为我们分析各种文化现象、掌握文化发展规律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基础,并对文化形态演变及其内涵进行了科学揭示和深刻分析。文化兼容并蓄,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马克思从人自身出发来研究文化,指出人以及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创造文化的首要前提,这也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结合。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带有实践性和现实的批判性,其中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根本属性,人类的生产活动逐步产生了文化的最初形态。批判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辩证哲学思想,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精神实质。运动发展是一切事物的存在状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完善,发展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应有之义。

2.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属性——“人”的物质性。物质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属性,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文化并不是自由发展的,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总要受到社会物质基础的制约。列宁曾指出:“文化是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观念、文化意识需要我们与之相适应,化为我们自身内在的东西来指导我们的工作。”[4]从最初“文明开化”的文化观念到如今我国“以人为本”文化观,马克思主义都把“人”作为最重要的衡量尺度,这也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将“人”作为唯一的文化价值目标的显著特性。马克思指出:“文化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5]“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将“文化世界”从自然界中创造出来,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文化来源于人,同时文化又教化于人,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现实社会的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研究基础,“人化自然”观将社会实践看作文化与自然结合的最好方式,重视“人”对于文化的挖掘与启迪,将“自然的人化性”赋予实践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所倡导的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是认识论和辩证法、鲜明性与继承性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解读文化自信的理论武器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文化建设是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的一条主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着眼于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建设;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文化改革的目标和具体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强调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党中央的文化发展部署均为文化自信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坚持文化自信的内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推进文化自信的理论武器,坚定文化自信需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强大依托。文化自信的不断发展需要置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视野中寻求创新和突破。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构成了文化自信的历史唯物主义前提

物质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要属性,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文化是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演进而发展的,文化自信是对于人而言的,实践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属性。从而文化自信更强调了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文化,进而指出了人对于自身所创造的文化的自省与自觉。

文化自信之所以是我们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刻的自信,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现阶段文化建设的理论支撑,其根本在于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正确引导,在于文化自信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唯物主义思想前提。文化自信是我党在现阶段实践和时代的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具体理论成果。文化并不是自由放任发展的,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总要受到社会物质基础的制约。实践性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最根本的属性,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本质也是实践的。文化的产生、发展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由各个时期的社会存在所决定。学者左亚文对此曾指出:“文化现象纷繁复杂,各种形式、流派众多,但其内在本质都是人的具体的实践劳动。”[6]现实社会的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研究基础,文化的自信、自觉来源于文化实践。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文化自信是我党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正确认识,这种认识来源于对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深刻总结,来源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及执政以来革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文化自信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思想的不懈坚持和积极践行,始终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和文化指针,用实践来检验文化,不断去除“文化糟粕”,弘扬“文化精髓”,创造“文化新知”。在这一过程中使中华文化不断“革旧建新”,使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自信”不断增强。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提供了文化自信的人本思想来源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实践主体。人民群众是由无数个体的“人”所组成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阐述这一根本思想时将无产阶级的实践创造归结为人民群众,指出其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更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以及丰富的文化思想。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时曾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必须来自于人民大众,为千千万万的无产阶级劳动者服务。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将列宁这一文化思想创造性的表述为:“无产阶级的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但首先应该是广大工农兵的,是为工农兵所创造的文化,也是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文化。”[7]由此可见,作为无产阶级劳动者的人民群众是文化的生产者和实践者。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人本”思想也正是基于人民群众创造精神财富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而产生的。

当前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文化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人本思想,成为文化自信的人本思想来源。对文化自信的理解需要把握马克思文化观人本思想的精髓。首先要明确“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将“文化世界”从自然界中创造出来。文化来源于人,同时文化又教化于人,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文化自信注重人的发展,注重“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全面的发展观。人的全面发展推动文化的进步,同时文化又以一种“精神存在”为人的发展增添自信力和内生动力。其次要明确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人本思想”体现了“自然的人化性”这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要明确中国共产党对“文化”之所以“自信”的缘由。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这一本质属性可以理解,文化是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劳动产生了自然界,进而产生了自然界存在的一切事物,自然界又成为了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的‘器官’,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知识力量。”[8]383最后还需明确马克思提出的文化观思想从一开始就是为全世界的无产者服务的。无产阶级的文化是在劳动中创造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发展始终围绕团结和发动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来进行。人民群众创造的文化属于人民,属于无产阶级劳动者,理应为无产阶级服务。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提出是对这一人本思想的积极践行。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明了文化自信科学理性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科学体系,是对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追求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真理性认识,这种真理性认识在人的文化活动中客观存在并指导人们的实践,使人的活动更具可靠性,自觉抵制任何非理性的腐朽、愚昧的思想观念。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文化含有科学的思考和理性的认知,是科学理性的结合体。马克思的文化思想注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性发现与表达。马克思指出,在无产阶级革命、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以历史的发展规律为线索;毛泽东认为,中华文化延续至今是与中国的社会特点、社会状况、历史发展规律等紧密相连的,是规律性和现实性的结合。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文化现象,随着实践的发展深入,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才得以丰富和拓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科学理性的文化观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马克思曾经指出,世上并不存在绝对理性,我们的理性思维可以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无限地趋近于绝对理性,但却无法达到绝对理性的顶点。理性与科学是相伴而生的,从马克思真理观的角度来讲,科学也并没有其所谓的“边界”,科学和理性只是在相互促进中无限地趋近于完美。

中国共产党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创造力,将科学理性的思想时刻贯穿其执政理念之中。文化自信需要科学理性文化的支撑。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始终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对文化的理性发展主要表现在: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的有益成果,为中华文化增添新的内涵;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中不断发扬传统文化,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对待中华文化需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审视,避免“文化夸大”和“文化崇拜”现象。同时,对于“非科学”“非理性”的“唯文化主义”论,马克思主义也进行了否定和批判。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自信,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将文化提高到更高的发展层次,这深刻体现出党对待中华文化的科学态度和理性思考。中华文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科学理性思想,使得党敢于文化自信,善于文化自信,更逐渐得益于文化自信。“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8]122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文化自信指明了科学理性的思想起点,使得党对于文化的自信具有了与时俱进的先进品质,不断推进中华文化的发展步伐。

(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形成了文化自信和谐统一的状态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文化对社会、经济、政治的统一发展为前提,崇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合,这与中国文化的“和谐”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在人的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实践的深度、广度以及全面性指导着文化的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唯物主义思想揭示了自然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将自然的物质性与人类的文化精神相统一。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是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是人类自己解放自己的最终结果。从“原始自然”到“人化自然”再到“文化自然”,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和谐思想始终成为维持这一进程的最为本质的力量。马克思曾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8]22

中华文化的形成是多种文化兼收并蓄的结果,各种文化融合发展,此消彼长,展现了“和谐统一”的中华文化精髓。这种精髓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和谐思想”是一致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状态作为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和现实基础,“和为贵”的思想贯穿中华文化始终。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一直延续至今。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并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指导,其文化思想中的和谐意蕴与中华文化的和谐思想不谋而合。经过95载的风雨辉煌,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上成绩斐然,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文化自信,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和清晰认知达到了新高度,对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了坚定的信心。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文化建设深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在这一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形成了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出,“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从根本上指出了“和谐统一”是人际关系的前提。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唯物主义自然观为基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实践活动要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指出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在社会关系领域的“再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辩证哲学也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随着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发展不断深入,为这一“和谐统一”的辩证哲学思想赋予了新的内涵。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稳步推进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具体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相互融合、借鉴,为文化自信的历史与现实增添了更为丰富的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坚定文化自信的对策思考

(一)坚持对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自信不动摇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指南,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开创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增强文化自信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引领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推进文化自信的过程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辩证地思考文化的发展,在运用的基础上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推进文化自信。

坚持对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自信不动摇是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角下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重要性。这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贯穿到我国文化建设中来,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高地,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前行。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原动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强调文化自信,就要首先着眼于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本身思想的挖掘,促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华文化的结合,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提高中华文化内在的感染力和外在亲和力,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自信,防止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的错误倾向。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化重大理论相结合,推进文化领域的理论创新,激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使文化自信更有底气,巩固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

(二)促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教育的发展完善

马克思主义文化教育的发展质量直接影响着文化发展进程和文化活动的开展。从目前来看,我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教育知识体系较为陈旧,内容上缺乏创新,导致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吸引力不足,教育方法过于说教,教育主题偏离马克思主义方向等等。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教育,既可以为文化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升文化软实力,又在其中坚定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

教育是传播文化、发展文化的重要途径,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自信,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教育的支持。促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教育的发展完善,是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角下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一步,为我们正确判断我国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文化自信创造了现实环境条件。文化自信的基础来自于有生命力的文化,来自于有内涵并且能够持续发展的文化,这样的文化才是值得自信的文化。在推进“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促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教育的发展完善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首先要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教育内容的理解与认知。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文化教育需要立足当前并与时代融合。文化教育内容要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将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与精神要义相联系,当前就是要将“四个全面”的总布局深入落实到文化教育的方方面面,将“五大发展理念”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融入文化教育的内涵之中,使文化理论教育紧跟时代发展,又不断丰富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其次要改变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教育方式方法,强调文化传播的创新途径。在传统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其他与时代和实践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创新形式。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不能将马克思主义“束之高阁”,也不能给人以 “高深莫测”之感。大力普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将深刻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经典案例,可用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加工创作,使马克思主义文化教育贴近生活、贴近人民,通俗易懂又易于接受。最后要注重完善马克思主义文化教育大环境,整合各种文化及教育资源,弘扬社会正能量,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引领社会思潮,净化社会风气,宣传党的理论,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文化教育的时效性。

(三)理性对待西方异质文化的融合与冲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某些西方国家依靠其强大的政治、经济优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渗透,宣扬西方“普世价值”“新帝国论”等异质文化,企图在思想领域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分裂。在现代社会,西方外来文化的逐渐渗透,对我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恶劣影响,不仅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传播,更对我国社会的思想观念、国民的价值认知造成了混乱,使其对中华文化逐渐丧失自信心,文化自信的“土壤”日益贫瘠。西方文化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和潜移默化的影响,需要我们理性对待并努力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文化是人们追求高尚精神和理想生活的实践创造,是历史的更是现实的思想塑造过程。人是这一创造过程的主体,人对自我精神力量和实践活动本质的自信是构成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历史唯物主义之根本。因此,面对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冲击,坚定文化自信,坚定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地位,就要时刻提高警惕,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认识、处理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的相互关系。西方异质文化的渗透过程,也是我们不断提高文化保护意识、增强自身文化实力的过程。我们要继续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这个根本不动摇,在吸收异质文化精华的同时坚决摒弃其中的腐朽、堕落思想。在文化的相互交流中,大力推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先进思想,主动应对西方文化冲击,增强文化自信的心理支撑。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3).

[2] 韩震.中国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兼论文化自信[N].光明日报,2011-10-16(1).

[3] 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1).

[4]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1.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

[6] 左亚文.马克思文化观的多维解读[J].学术研究,2010(3):31-35.

[7]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63.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文化观中华文化马克思主义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浅析中国室内设计的文化观
论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