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下新闻出版对国家软实力的现实观照

2017-04-14 09:19杨牧青
市场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新闻出版实力国家

◇杨牧青

文化视角下新闻出版对国家软实力的现实观照

◇杨牧青

文化是国家的根脉,是国家获得健康发展、持续进步的源泉.如何实现社会发展对文化的依托,在文化的基础上增强国家实力,是全社会尤其是我国的新闻出版主体需要重点思考与关注的问题.构建国家的软实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媒体资源,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新闻出版的历史使命进行了解读,然后讨论了多元文化对新闻出版工作产生的影响,最后从多个层面分析了新闻出版对我国国家软实力的现实观照和实现途径.

新闻出版;国家软实力;文化;现实观照

quot;软实力quot;原属国际政治术语的范畴,由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首先提出后,这种quot;非强制性quot;的能力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软实力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竞争主体中的精神力量,是一种特殊的影响力.在不同层面上,软实力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国家软实力、地区软实力、组织软实力、个人软实力等.而在国家软实力和组织软实力之间是存在着一定必然关联的.国家软实力需要社会组织的软实力来体现,社会组织的软实力需要国家软实力的庇护[1].当今社会,信息高度发达,新闻出版类社会组织正在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在不断深化自身改革创新的同时,也在持续发掘与释放社会生产力,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不可低估的.同时,通过生产顺应时代潮流quot;精神产品quot;的形式,为我国国家软实力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一、新闻出版的历史使命解读

1.弘扬民族文化,构筑精神家园

历史的发展无数次证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想获得延续与发展,均需要对自身文化予以足够的重视.一方面,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完成不间断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另一方面,还要对文化中的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成分进行包容和弘扬,在变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完成文化的升华[2].只有这样,才能以传统为依托,以血脉而相连,警醒自我,守住根本.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数不尽的灿烂文化.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重要的历史时期,各种文化要素和价值观念不断充斥和冲击着我国的文明体系.因此,我们应该以全新的立场,站在中西交汇的高度,通过中国概念对传统文化和正统思想进行重新诠释和解读,否则,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有被西方同化甚至淹没的风险,只能以一个西方思想的附庸或者追随者的身份存在.而为了将这一预期消灭于萌芽,扭转可能到来的文化危机,需要我国新闻出版机构担当起时代重任,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弘扬中华文明和历史文化,唯有如此,才能构筑和坚守精神家园.

2.凝聚社会意识,助力时代精神

新闻出版是传达党的声音与人民意愿的主流媒体和重要载体,在引导社会舆论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即便是在当前,不同的出版单位在面对人民群众日益丰富多彩的文化诉求,为了同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进行市场化的过程中,进行了不同的角色定位和战略规划.社会分工经过细分后,其业务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差别,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新闻出版主体和相应的社会组织还依然坚守着自己的阵地,始终坚持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其发展方向与运作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3].

3.建设和谐社会,培育文明风尚,弘扬民族文化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培育文明风尚、弘扬民族文化.而从传播学的角度讲,这类信息向社会领域的广泛传递,需要新闻出版这一重要的媒介参与,新闻出版机构需要长期坚持团结稳定的发展思路,通过正面宣传的方式,对时下存在于经济社会不同领域中的、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报道和弘扬.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新闻出版的能动力量,在思想意识层面鼓舞、启迪人民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为人民群众获取更多社会福祉而不断努力[4-6].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新闻出版机构或者社会组织应该重点对典型的社会事件和人物进行宣传,再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培育更加文明的社会道德新风尚,增强国家和民族的感召力与吸引力.此外,为了构建全社会的和谐文化,新闻出版机构还应该注重民意的释放和搜集,通过必要的载体积极引导社会热点问题走进更为广泛的人群,在注重舆情监督的同时做好舆论的引导.尤其在当前情况下,我国处于发展时机和发展瓶颈并存的时代,更需要新闻出版部门积极、主动地发现矛盾和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助力社会发展长期处于稳定环境中.

二、文化多元化趋势对新闻出版工作的挑战

1.文化的quot;伪民族化quot;对新闻出版的影响

quot;民族的就是世界的quot;quot;民族的就是最好的quot;,这样的口号得到了广泛认可.对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而言,民族文化是经历了无数代人类传承而流传至今的文化精要,是任何一个国家、地区都十分重视的瑰宝,只有弘扬本民族的文化,才能使民族的特征延续,使人类的思想和信念得到继承.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传承了数千年,即便是为了配合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在吸取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还是要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继承和弘扬.在这方面,我国新闻出版领域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看到,大部分新闻出版机构或者社会组织在致力于发掘本民族文化遗产,维护本民族生存尊严,将优秀的文化遗产传播到更为广泛人民群众中去的同时,部分新闻出版机构却无视这一大的时代趋势,为了迎合部分人群的利益,将一些文化糟粕不加选择地传播给大众,这种quot;伪民族化quot;的新闻出版倾向是极不可取的,也会对我国的国家软实力建设产生一定的危害.

2.文化专业化对新闻出版的影响

单纯从文化的角度看,人们在接受大众文化也就是社会总体文化的同时,还会依据自身的需要和诉求,在宏观文化的框架下选择更为quot;精细quot;的文化.这样一来,文化体系就变得层次繁多,亚文化、次文化会相继出现,使文化结构在逐渐丰富的同时,也使文化的专业化分工不断细化[7].比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新闻出版产品的类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针对特定读者群体的专业性新闻出版产品不断面世.这种基于文化专业性趋势对传统的综合性媒介形成了严重的冲击,如何在这种挑战下持续地改造产品类型,迎合时代的发展和受众的需要变得十分紧迫.

3.文化泛化趋势对新闻出版产生的影响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推动下,信息的国际流动速度和规模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能够感知这一趋势还将呈现出持续放大的路径.而随着世界各地信息交流的持续频繁,同样以信息形式存在的文化符号也不再受限于某一特定的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国际化或者泛化趋势十分明显.尤其是在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之后,物质国门打开了,国外物质文明进入我国通道,精神国门也随之向世界敞开,大量来自于西方社会的文化因素源源不断地进入到我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这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8].一方面,我国的新闻出版机构或者社会组织也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地传播来自于国外的文化,使我国社会公众也打开了眼界,拓宽了视野;另一方面,任何文化的国际化行为都难以脱离政治、经济与社会的道德观念而孤立存在,那些外来文化同我国制度与伦理道德相悖的成分是需要我们警惕和抛弃的,而这就更加需要我国新闻出版为此予以更多的关注.

三、新闻出版对我国国家软实力的现实观照

1.完成对国家软实力的创新

国家软实力的构建和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对已有的国家文化体系进行重构和发扬,还要通过创新机制使国家软实力持续处在意识形态的高峰,引领社会的持续进步.在文化层面上讲,国家软实力创新包括内容形式的创新、文化管理体制的创新、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等各个方面[9].其中,内容形式的创新要求以我国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通过新闻出版内容与表现形式方面的创新,完成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转化与革新,同时,还要在兼收并蓄中不断吸收各国、各民族的新闻出版文化;文化管理体制的创新需要迎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完成对国家软实力的推动,使新闻出版主体走向市场,走向世界;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则需要不断改进传播方式,积极将新技术运用到优秀的文化传播中,积极拓展海外渠道建设,让中华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髓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

2.为国家软实力的实现搭建平台

新闻出版与国家软实力之间的关联极为紧密.一方面,国家软实力的构建和提升能够为新闻出版提供必要的方向和指引;另一方面,新闻出版能够为国家软实力的实现搭建必要的平台.按照这一逻辑,就需要对新闻出版工作加大支持力度,使其具有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而动力的获得来源于激励手段和措施的有效实施.其中,物质激励一直被看作是激励新闻出版参与者和建设者的最为有效和直接的方式.除了要满足新闻出版工作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外,还应该进一步地为其提供生活保障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其工作热情,使新闻出版工作具有充足的动力;精神激励对新闻出版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这是因为,这一行业或者领域处于社会风气的顶端,精神激励能够有效地激发新闻出版工作者的积极性、主体性与创造性,这对开创新闻出版工作的良好局面是不无裨益的;绩效激励在近年来开始被广泛运用,通过对新闻出版工作的考核和评估,能够在正、负两个方向激发新闻出版工作者的热情,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3.为国家软实力提供了保障

在文化视角下,国家软实力的构建与提升需要相应的机制作为保障,而在这一保障体系中,物质保障、发展方向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都将为此发挥作用.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健全新闻出版工作的各项机制,在国家层面发展规划框架下,注重经费投入和资金筹措,确保新闻出版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明确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解读和对政策的履行.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出版建设内在要求与国家软实力提升规程保持一致,才能在保证新闻出版业规范、有序、良性、健康发展的同时,保障国家软实力的权威性和前瞻性,而这对新闻出版机构或者社会组织建设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四、新闻出版文化视角下国家软实力的实现途径

1.加大对新闻出版人才的培养

不可否认,无论是国家软实力的构建和提升,还是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和繁荣,都无一例外需要人才的投入.可是在当前情况下,我国新闻出版行业的人才状况并不理想,知识结构老化、年龄结构失衡、学历层次较低、专业人才欠缺等现象还十分突出.这些现象的存在是无法满足新闻出版这一知识密集型行业需要的,也难以为国家软实力的构建提供更多有效的智力支持.为此,需要加大对新闻出版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借鉴其他国家新闻出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视角,吸收社会多方面的智力资源,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比如,拓展产学研合作或者与教育科研部门进行资源共享等)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当然,也可以通过智力引进的方式,优化新闻出版的用人机制和用人环境,在全面提升新闻出版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同时,使国家软实力提升得到智力保证.

2.注重底层声音的释放

国家软实力的实现是一个多层面、全方位的过程.因此,新闻出版工作在坚持时代发展大方向的同时,要主动地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实践中,通过走基层、访群众的方式,直接面对社会发展的基本层面,注重低层声音的释放.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社会发展中的真实声音,才能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解读,生产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心理诉求的新闻出版作品[10].否则,脱离群众、脱离社会基本层面的新闻出版作品无论其包装如何华丽、宣传如何强势,都难以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不但影响到新闻出版机构或者社会组织的声誉,还对我国国家软实力构建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这个角度讲,新闻出版工作就应该真正将人民群众的意愿看作是新闻出版的意愿,并通过新闻出版,使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的管理和联系更加紧密,也只有这样,党和政府才能获得更加真实的社会发展声音,这对进行科学决策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3.重塑新闻出版的传播理念和内容

如前文所述,目前,一些新闻出版机构或者社会组织在其发展方向上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偏颇,这对提升我国国家软实力是极为有害的.为此,需要重塑新闻出版的传播理念和内容,通过新闻出版理念的创新,使全社会的新闻出版机构树立起时代责任理念,通过舆论引导和健全规章制度使有害信息无处遁形.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点,除了需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新闻出版的低俗化、庸俗化、世俗化,还需要重点提高社会公众的文化品位,培养其良好的道德情操,只有坚持双管齐下,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社会环境,树立良好的新闻出版形象和国家形象.而在具体内容重塑方面,除了要坚持贴近群众,政府导向外,还应注重新闻出版产品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提升新闻出版的传播广度和深度,拓展新闻出版文化传播的功能.

五、结语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新闻出版在国际上逐渐崭露头角,向世界舞台发出的声音也越来越浑厚、越来越响亮.而在此文化背景下,新闻出版的国际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身份与民族形象,是国家软实力在世人面前的一种外化、一种体现.尤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新时代,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更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层面息息相关的.本文以此为视角,在文化背景下新闻出版对国家软实力的现实观照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得出了一些结论,希望这些结论能够对现实实践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美]小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2]林牧茵.全球化时代新闻主持人要善于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J].新闻大学,2012(01).

[3]曹晓霞.论新闻媒体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的作用[J].今传媒,2008(09).

[4]邱沛篁.社会新闻与先进文化[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8).

[5]杜建华.试论我国新闻出版业软实力现状与发展之路[J].科学.经济.社会,2011(02).

[6]胥亚,艳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新闻传媒的责任[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6).

[7]蔡骐.新闻改革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J].出版科学,2009(02).

[8]李丹.新闻出版产业从quot;大quot;向quot;强quot;迈进[N].经济日报,2010-04-14.

[9]王岳川.从quot;去中国化quot;到quot;再中国化quot;的文化战略---大国文化安全与新世纪中国文化的世界化[J].贵州社会科学,2008(10).

[10]盛沛林,周洋.新闻媒介在传播先进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05).

(作者单位:英国卡迪夫大学新闻媒体与文化研究学院)

10.13999/j.cnki.scyj.2017.11.003

猜你喜欢
新闻出版实力国家
马克思新闻出版思想的文本考释及其当代启示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把国家“租”出去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关于新闻出版改革的若干思考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论新闻出版中少儿图书的版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