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学生社联管理办法的思考

2017-04-15 16:46姜衡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7期
关键词:社联管理方法社团

姜衡

摘 要 为了解各社团的实际状况,我们对我校社团进行了一次调研。本次调研获得了一系列社团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资金不够、招新人数不够、社团的自我管理能力存在问题、普遍活动质量和数量较差、活动缺乏新意、社团影响力不足、学校政策对部分社团存在影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调研者通过扇形图等方式进行对比和分析,得出了部分问题的原因,并结合新时代特点,为社团做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社联 定位 社团 活动 问题 建议 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7-0008-02

截止2016年11月初,西北工业大学共有114家社团,这些社团的发展情况与各自定位不尽相同。为了解各社团的实际状况,我们通过资料收集、调研问卷、部分社团成员访谈、结果整理汇总等方式进行了一次调研。

一、调研结果

(一)社联相关情况

1.社联现阶段所遇到的发展问题

虽然自社团中心建立以来,社联(社团中心)已经运行了11个年头,但也有不少问题,如:文化建设不足、微博未运行、社团发展经验库未建立、十佳社团考核办法未细化、缺乏硬件配备资金等。

2.社联与社团关系

值得庆幸的是西工大社联与社团的关系更多的是社联服务、监督、引导和管理社团,二者并没有像其他部分高校一样产生不良竞争关系。西工大的社联是一个服务的平台,更多的是扶持社团发展,鼓励社团发展,为社团发展提供一系列必要的条件。但西工大社联对于社团的管理机制还需要继续调整,这点会在后面更为详细的论述。

(二)社团相关情况

1.社团发展遇到的相关问题

以志愿服类社团为例,笔者进行了一次调研。本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 总数26 回收17 收集率65.4%。以下是结果的数据展示。

二、结果分析

1.两极分化情况严重、且大多社团发展程度一般

2.活动较淡薄,且较多活动具有重复性

3.文化建设部分社团也不足

4.传承情况部分社团做的较不好

5.基本无社团做到成果转化

6.经典活动基本都有,但水平也参差不齐

7.中途离开情况与社团发展、初期招收人数相关

8.部分社团想走出去走不出去

9.社团知名度也参差不齐

10.社团第一负责人也不一定在意社团

三、问题解决及建议

1.建立社团发展经验库

正如前文提到的,社团发展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所谓“不能复制的成功不能称之为成功”,故可将做的较好的社团经验借鉴下来建立一个社团发展经验库分享给所有社团。这样无论是社联来服务监督社团发展还是社团自我发展均可按图索骥。

2.鼓励建立个性化活动

前文提到部分社团活动重复单调,故鼓励社团根据自身社团属性和学院属性开展具有特色的活动。避免全都一拥而上。鼓励有创新意识的活动。

3.建立社团文化三步走策略

“三流的社团靠管理,二流的社团靠制度,一流的社团靠文化”社团文化三步走策略包括以下三步:(1)建立自己的硬性文化,包括会徽、会旗、工作牌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2)建立自己的口号文化,如校会“有事请找学生会”,绿色行“绿色行,我看行”等朗朗上口的口号。(3)建立自己的活动文化。如绿色行的“学长的火炬”,北大的攀岩活动,陕师大的“马克思主义读书社”等。通过这三步,有易入难,逐步建立社团的自己文化。

4.建议社团建立线上线下双记录政策

这项建议主要针对部分没有传承的社团。这些社团可以建立线上线下记录政策。线上指的是百度云等線上资源,线下指的是移动硬盘等物资。将历年的相关资料存储于这些地方,避免办活动时发现无章可循现象的出现。

5.成果转化建议量力而为

由于西工大的校情限制,该项建议社团量力而为。

6.建议社团定期召开例会

针对部分社团活动较少,中途离队人员较多现象,建议定期召开社团会议。一方面通过头脑风暴思考新的活动,另一方面通过例会联系社团成员感情。杜绝成员”忘记“社团的现象出现。

7.建议有意向走出去的社团通过社联等方式与省级组织取得联系

建议社联为这些社团提供帮助,或者这些社团建立外联部(公关部),自行联系省级组织或者其他高校组织。避免闭门造车。

8.建议社团分步骤建立自己的微信平台、微博和网站

针对部分社团所谓的影响力不足问题,建议这些社团建立自己的微信平台、微博和网站。这些平台的建立也要量力而行,逐步推进。可以从微信平台入手,继而微博,最后网站等。通过平时的活动等方式将自己的平台宣传出去,也可以借助社联等平台推广自己的平台。

9.定期进行社团骨干培训,增强社团骨干对社团的重视

建议社联定期召开社团骨干培训,邀请各方面的牛人来为社团做培训。针对西工大存在的社团发展问题,社联应采取的服务管理办法:

1.因地制宜,不同类别社团不同管理办法;

2.扩大交流平台;

3.建立社联矩阵式组织结构;

4.鼓励建立民主型社团负责人领导风格。

针对新形势特点,社团如何适应:

1.创建矩阵式组织结构;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重视网络新媒体的运用;

4.注重借鉴国外高校经验,多与国内类似社团交流。

四、结束语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我们必须总结并探索过去社团管理经验。

为了更好地发展社团,使学生社团在繁荣校园文化和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发挥出更加突出的作用,我们制定了本调研报告。

参考文献:

[1]张艳美.大学生社团建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

[2]常青.高校学生社团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李朝阳.高校学生社团现状研究[D].苏州大学,2013.

(责任编辑 楚云鹏)

猜你喜欢
社联管理方法社团
缤纷社团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全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智库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和理事长名单
全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智库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和理事长名单
全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智库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和理事长名单
K-BOT拼插社团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煤矿机械制造中合理设计及管理方法研究
娄江春草蒙蒙碧 吟社联花浅浅红——记太仓市新区第三小学娄江吟社学生活动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