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小品的发展与演变

2017-04-15 12:09何鸿婷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期
关键词:陈佩斯小品阶段

何鸿婷

(山西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6)

春晚小品的发展与演变

何鸿婷

(山西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6)

春节联欢晚会作为我国最具独特性的大型综艺晚会,备受大家关注,小品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对35年来春节联欢晚会中的小品的内容、表演风格、发展特点等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春晚小品的发展与演变的时代特征。

春晚小品;发展趋势;时代特点

小品,就是小的艺术。从春晚来看,当今小品已经集合了二人转、歌舞、相声等众多形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自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开办以来,至今已有35个年头,小品也在这个舞台上从无到有,从青涩到成熟。本文将这35年来的春晚小品的发展变化,大致分为初创时期、发展繁荣时期、稳定时期、徘徊时期四个阶段,每个时期所诞生的小品也都蕴含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和精神面貌。

一、1984-1987年:春晚小品的初创时期

大多数学者将1984年定为小品的开端年,陈佩斯、朱时茂将小品带上春晚舞台,自此,小品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并广泛流传。这一时期小品数量少、形式单一,发展不完善。1984年到1987年平均每年只有2个小品,在艺术形式、言语风格等方面没有显著特点。

(一)这一时期春晚小品的内容特点

1.数量少、内容选材杂。这一时期共出现了《吃面条》、《拍电影》、《羊肉串》、《送礼》、《产房门前》、《拔牙》、《恩爱夫妻》7个小品,数量少,内容所涉及演员与导演工作、农村致富问题、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等多个方面。

2.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关注点由政治问题转移到日常生活,开始关注生活琐事。以小品《恩爱夫妻》为例,讲述农村夫妇勤劳致富、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小品《产房门前》则是以计划生育政策和重男轻女思想之间的冲突矛盾展开,紧扣世俗生活。

(二)小品的形式特征

1.存在纯粹搞笑、无深刻意义等特点。当年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特色在于突出幽默的动作细节、以搞笑动作带来喜剧效果。朱时茂在接受采访时也说:当时的小品《吃面条》并没有追求什么深刻意义,而是为了搞笑和娱乐。

2.演员非专业化,是电影演员对新的艺术形式的开创。陈佩斯、朱时茂、严顺开、王景愚等人在当时都创作出了享誉一时的小品,陈佩斯和朱时茂都是电影演员,陈佩斯是喜剧演员出身,小品是电影演员开创的新的艺术形式。

二、1988-1999年:春晚小品的发展繁荣期

1988年到21世纪前夕,是春晚小品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春晚小品数量大幅增加,在演员阵容、题材选择、艺术语言的幽默化、内容戏剧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

(一)此阶段小品的内容特点

1.数量迅速增加,内容上批判讽刺性质增强。从1988年开始,春晚小品数量迅速增加,内容以批判讽刺社会现实居多,小品质量很高。如《牛大叔提干》批判官员公款吃喝、贪污腐败,成为讽刺“政治腐败”题材的经典之作。

2.经济生活类题材小品出现。经济生活类小品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特色,春晚30多年,共有12部经济生活类小品,其中九部作品处于这一时期。比较典型的有小品《推销》。

(二)此阶段小品的形式创新

1.演员阵容强大,逐渐形成了创作演出的群体。这一时期的小品演员囊括了大量文艺界仁人志士。以赵本山、宋丹丹、陈佩斯、蔡明等人为代表,他们相互组合,逐渐形成固定搭档。

2.幽默的艺术语言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地方言。这一时期小品表演由夸张形体语言向大量运用方言和地方戏曲因素方面发展,扩大了语言张力。在赵丽蓉和巩汉林的搭档演出中,唐山话与娘娘腔一来一往,带来很好的喜剧效果。赵本山带有浓厚乡土乡土气息的东北方言,成了他表演的一个亮点。

三、2000-2009年:春晚小品的稳步发展期

进入21世纪,社会稳步发展,春晚小品经历过巅峰时期后,逐步进入稳步发展时期,春晚小品的数量、形式、题材基本趋于稳定,但没有太大突破。

(一)此阶段小品内容特点

1.社会热点类小品分量有所增加。网络飞速发展,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引发更多人关注。春晚小品在题材上也开始更多的关注社会热点。最具代表性的是在奥运前后出现的关于奥运精神的小品,例如《魔力奥运》、《火炬手》等。

2.家庭生活类小品数量增加。在这一阶段,小品内容趋于小人物的普通生活,邻里生活,家庭琐事类的小品有18部之多,所占比例较大。《家有老爸》、《三号楼长》、《都是亲人》等小品,都描述了邻里和谐与家庭温暖。

(二)此阶段小品的价值取向

1.正面宣传与歌颂代替讽刺与批评。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在这样的环境下,明显的讽刺与批判意义的作品骤减,大多数小品是在做正面宣传,是对亲情、友情、爱情、邻里情的礼赞,不再讽刺事实,而是开始主打感情牌。

四、2010-2017年:春晚小品的徘徊时期

近几年,随着受众对于小品的要求层次不齐以及审美水平的提高,春晚小品进入了徘徊阶段。宋丹丹、赵本山等相继退出春晚舞台,春晚小品备受热捧的情况逐渐淡化,与此相对的是对春晚小品的质疑声越来越大。

(一)此阶段小品内容的特点

1.受网络影响大,流行语使用泛滥。在2010年,冯巩的小品《不能让他走》中首次引入了网络流行语,“妈妈喊我回家吃饭”、“250+38+2,正好290”等让人印象深刻。2016年的小品《快乐老爸》中,短短12分钟,包含了“暖男”、“主要看气质”、“吓死宝宝了”等十二个网络词汇,笑点依靠网络词汇,使小品略显生硬。

2.小故事,大主题类增多。在近几年“春晚”上,凡人小事的故事中也包含着大情怀,弘扬社会正能量,却不令人叫好。如:2017年的《信任》,2016年的《是谁呢》,这些小品脱离了原来搞笑、讽刺的轨道,成为了“说教片”,浮泛、空洞。

(二)此阶段时代背景

1.网络技术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电视的传媒主体地位减弱,依附于其的春晚小品也陷入了徘徊期。网络渗透于人们的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也影响着小品的创作,致使小品中充斥着大量的网络词汇。

2.出现专业的喜剧小品团队。与春晚小品初期小品演员大多为电影、话剧演员相比,在这一阶段出现了类似“开心麻花”、“嘻哈包袱铺”等一系列专业的喜剧小品团队,培养出一批具有喜剧精神的专业喜剧人。

五、结语

春晚小品35年来经历了萌芽、发展、繁荣、困境徘徊的过程,而今日的小品似乎到了一个平台期。2010年春晚导演金越认为,小品现在是一次深蹲,还会再起来,这是一个契机,所以还是应该对小品做出理性的乐观。现在大火的《欢乐喜剧人》、《喜剧之王》等喜剧类综艺节目就是小品自我拯救的一个开始,小品的下一个“春天”很快就会到来!

[1]王杰.三十年央视春晚小品类节目价值取向变迁[D].北京工商大学,2014

[2]刘畅.春晚小品的风格塑造与受众的审美期待[J].戏剧之家,2011(8)

[3]周柳英.也说春晚小品的进步[J].声频世界,2010(3)

[4]周东杰.纪秀生.谈蔡明小品语言的偏离与幽默[J].戏剧之家,2015(2)

何鸿婷(1995.9-),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山西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陈佩斯小品阶段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陈佩斯不上春晚,只为多陪陪父亲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临宋人小品》
陈佩斯隐藏不住儿子陈大愚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小品)《加班饭》
(小品)《一年又一年》
从来都不会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花甲之年陈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