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景两奇绝潇洒胜江南
——《老残游记》中的济南风物

2017-04-15 08:08王嘉玮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0期
关键词:老残明湖老残游记

王嘉玮

(济南大学文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22)

声景两奇绝潇洒胜江南
——《老残游记》中的济南风物

王嘉玮

(济南大学文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22)

刘鹗所作《老残游记》中对济南风物的描绘,历来为后世所称道,堪称一绝。一方面,写景绝。仅用“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八个字概括出一幅老济南动人的生活画卷;运用精妙的空间构建和多种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明湖秋景图”。另一方面,摹声绝。善用侧面描写和层层铺垫,勾勒出技艺精湛的说书人“白妞”的形象,运用精妙绝伦的比喻描摹出白妞口中无与伦比的乐音。正是刘鹗的描绘,让“济南潇洒胜江南”。

老残游记;济南风物;景绝;声绝

《老残游记》作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对“清官”暴虐苛政远猛于贪官的揭露独树一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然而,除了思想内涵上的成就,《老残游记》在写景状物方面的精湛技艺,处处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而其中对济南风土人情的描写,近百年来,更是一直被人们所称道,堪称一绝。

《老残游记》第二回,老残从古千乘(今博兴县境)“往济南府去看看大明湖的风景”。自此,刘鹗对济南风物的描绘便正式拉开序幕。

一、景绝

(一)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提及《老残游记》中对济南景物的描写,记忆深刻且不得不提的一句话就是——“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早已成为济南人耳熟能详的名句,向外地人介绍“天下泉城”的名片。这一点,刘鹗功不可没。

该句出自第二回,老残到达济南府后对其的整体印象,“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简单八字,使用了叠词“家家”、“户户”,强调了泉水之丰沛,垂杨之茂盛;运用了白描手法,仅仅是“泉水”、“垂杨”两种景物的对仗罗列,与前面的叠词结合,却产生了极强的画面感,使人仿佛身临其境。那美景伸手可触,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二)大明湖畔,佛山倒影

老残进入济南府后游览的第一处景点是大明湖。其中有一段对大明湖畔景色的细致描写,被历代评论家绝口称赞,引为经典:

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这湖的南岸……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绝。

全段共五句话。第一句是第一重“远景”,着重描写了远处——“对面”——千佛山的“色彩”。作者为了突出其色彩之丰富繁多,在一句话之中,罗列了“苍”、“翠”、“红”、“白”、“靛、”“青”、“碧”、“绿”、“丹”九个色彩字,将远望之下山上所呈现出的斑斓画面一一点染在读者面前。同时,刘鹗将这幅山色图比作“大画”、“屏风”,前者着重景色的巧夺天工,如同名家笔下技艺与画面相结合的精心创作;后者强调山色之连绵不绝,“屏风”之比又极好地体现出山之峻峭屹立,无疑是令人赞叹的妙喻。

之后,一声悦耳的渔唱将老残的视线拉回,霎时间就被眼前如镜的湖水所吸引。山水互衬,山因水的倒映更显巍峨,水因山的投射更多清丽。这便是第二、三两句所描绘的第二重“近景”,它便是被后世评论家称为大明湖著名景观之一的“佛山倒影”。

看过湖光山色,老残又将视线转向了远处的“南岸”。作者再次运用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恰到好处的比喻,将夕阳映照下的片片白花比作“粉红绒毯”,更不可思议的将其想象成“岸边山”和“倒影山”两山之间的垫子,奇思妙想,世所罕见,让人拍案叫绝!

二、声绝

看过明湖秋色,作者对济南的描绘由自然风光正式转向市井风俗。

作者对老残“明湖居听书”一段的描写抓住了重点人物及其重点事件,即白妞说书,展开详细描写,不仅将事件始末交代的细致清楚,而且运用了高超的正侧面描写技巧和层次铺垫方法,让文本中的“白妞”复生,在读者眼前,唱出一曲悠扬了百年的大鼓书。

首先是老残看到说书招贴之后就听街上的大多数行人都在讨论此事。这使得老残(读者)对白妞其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一探究竟。

第二步,作者借茶房之口向读者简单介绍了山东的特色土调“梨花大鼓”以及当时最有名的说书艺人“黑妞”、“白妞”两姐妹,尤其是夸赞了“白妞”的天赋异禀、融会贯通,引得大家的好奇心又增加了一倍。

第三步,作者描绘了开场前戏园子内争抢座位的激烈热闹场面,并且与台上“空空洞洞,别无他物”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对初次听书的老残(读者)来说,如此拥挤的人潮前来观看如此简单的戏台是多么不可思议,不得不让人怀疑:山东大鼓真的有这么好听吗?

终于等到戏园开始演出,作者决心将神秘进行到底,在白妞出场前运用了三重铺垫,层层递进,将全场的热切气氛烘托到极致。

第一个上台表演的是一个其貌不扬的男人,从漫不经心到“抑扬顿挫,入耳动心,恍若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的高超技艺,前后对比,完成了第一重最轻易的铺垫。

第二重铺垫是白妞的妹妹黑妞出场唱曲:

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侞燕归巢,每句七字,每段数十句,或缓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

此句多用四字短句,多角度、多感官描绘黑妞所唱。“莺出谷”、“燕归巢”则是运用比喻修辞,创造性地还原了黑妞的声音,让百年之后的我们依然能够有机会靠近那让人叹为观止的乐音盛宴。

最后一重,依然是作者惯用的侧面描写。作者借旁边两人的对话道出了“他(黑妞)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的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在白妞出场前就能为读者大致勾画出人物形象轮廓,这一点,为世所罕见,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艺。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白妞出场了。最精彩的部分无疑是对白妞开唱部分的描绘:

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此段描写作者将比喻修辞运用到了极致。其中最令人惊艳的当属将声调的攀升比作由险峰一侧攀登泰山,每一次都以为将要到达的是最高点,每一次到达之后才发现之后还有更高的要爬,二者相似相通,充满了作者的生活智慧和人生阅历。同时,将声调比作“飞蛇”、“东洋烟火”都是作者的独创,画面感十分强烈,让人啧啧称奇。

看过刘鹗笔下《老残游记》中的济南风物,便会对“泉城”的泉水念念不忘,对明湖秋色充满向往,对山东大鼓怀有好奇,那些最美的景色、最妙的语言全部都被写进了书里,当得起“奇绝”二字。黄庭坚有诗云:“济南潇洒似江南。”然而在刘鹗笔下,该是“济南潇洒胜江南”,方不负他为这座老城留下的这一曲绝美的欢乐颂歌。

[1]滕咸惠.老残眼中的济南风物[J].古典文学知识,1995,(01)

[2]刘春芳.诗情画意大明湖——《老残游记》中的明湖美[J].名作欣赏,2005,(20)

[3]段启明.刘鹗老残明湖居[J].中学语文教学,1996,(06)

王嘉玮(1993—),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济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老残明湖老残游记
读《老残游记》,寻迹另一番江湖
任桂萍
明湖深处的琴人雅事
自由与羁绊
——神性与人性的统一
自由与羁绊
——神性与人性的统一
《老残游记》西班牙语版出版
江妤歆??《节录·老残游记》
顾尹贤??《节录·老残游记》
寻味济南·记忆中的味道
仮名草子と中国の通俗小説の比較―「竹斎」と「老残遊記」から見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