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课本剧 魅力文言文

2017-04-18 09:12梁红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人物性格课本剧文言文

梁红

文言文是古典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许多文言文文质兼美,陶冶着学生的情操,丰富着学生的思想,给学生美的享受。文言文学习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阅读古人留下的文章,从而吸取营养,古为今用。高中文言文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初级阶段,大纲表述,它的任务也就是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近的文言文”,并经过积累、整理、思考、探究,使学生能自主地吸纳文言文宝贵的语言资料,感悟古人卓越的智慧和博大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涵养性情、陶冶情操、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才能。

可是目前,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认为文言文枯燥、难懂,甚至会发出为何要学的疑问。有些教师虽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但大部分教学还是逐字逐句翻译课本,或教师讲,或学生译,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怎样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文言文课堂能够活起来,目前看来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活动化”教学法。只有致力于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活起来、动起来,有效地汲取思想营养和人文精神,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如何让学生感兴趣自己动起来呢?编演课本剧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总的说来,文言文课堂还得牢牢抓住“以学生为本”这根绳子,只要有故事情节的文言文,都可以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来演。《毛遂自荐》《荆轲刺秦王》《廉颇与蔺相如》《屈原列传》等,都是很好的课本剧题材。课本剧的编演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去吃透文本,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人物性格。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删情节。枯燥难懂的文言文,通过编、演、看、评课本剧,可以散发无穷的魅力。所以,课本剧的编演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有效途径。它的意义在于:

一、活跃课堂,激发兴趣

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课本剧因其具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而受到学生的欢迎。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愿意在语文课堂上欣赏本班同学表演的课本剧,并有很多学生对参加表演跃跃欲试。高中的学生,由于课业的骤然增多,语文学习内容及考查内容、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当进入高中的新鲜劲儿过去后,由于种种原因,容易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尤其是对文言文的学习。此时,课本剧将是最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途径。特别是高二选修《史记》时,教师此时便可在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之后,让学生大大地过一番表演瘾,教师以表扬激励评价为主。演出的学生自然而然会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欣赏同龄人表演的学生也会觉得语文课有趣。那么,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幅提高。

二、改编文本,想象创新

编演课本剧同时又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把握文言文的主题、情节,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让学生主动地去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训练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在文学领域里,剧本是一种特殊体裁,同时又是戏剧活动的基础和起点。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学生在编写剧本时往往会对课文内容进行改动、增减。其实,这正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的好时机。他们对课文的独到见解、对表现课文内容的形式的设计,往往令教师始料未及又拍案叫好。

三、提高品位 培养情趣

课本剧以其生动的表现形式陶冶学生的感情,经过艺术熏陶的学生,必将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开阔的胸怀和眼界、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和人文修养、更富有活力和魅力的人格、更富有进取精神。学生对文言文课本剧的审美注意使他们产生出对课本剧的期望情绪和审美知觉,进入审美认识阶段后,学生会说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这种判断必须以学生对课本剧的反复感知为前提,这时加入的对课本剧的讨论评价会使学生尽量扩展自己的注意范围。在审美认识中,學生逐渐体会到审美快乐,使学生从精神上得到解放,视野上得到扩大,心灵中获得勇气和力量,从而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当然,文言文课本剧的编演必须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一)选用文本。让学生充分讨论后作决定,使学生充分参与,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选文言文,要求矛盾冲突激烈,情节性较强,人物性格鲜明。选用的课文篇幅如太长,也可选取其中的一个段落层次。

(二)熟读课文。要改编文言文,就需要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因为文言文比较生涩,因此要引导学生熟读文本。要知背景,明主题,熟内容。把人物性格的内涵与特定的背景相联系,一起为表现作品的主题服务,所以不但要对文中人物的性格清楚,更要清楚产生这种性格的社会背景。

(三)编写剧目。无论是人物对话或是舞台说明,都是为主题服务的。删简或增添,都要以故事中的矛盾冲突为主,既要适合于剧情发展及人物性格的需要,又要适合舞台演出。

(四)舞台表演。人物对话的表演是重点,应掌握好语调、速度、节奏及停顿,最大程度地为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服务。

(五)整体评价。组织学生讨论,评论编演的水平及得失,重点是指出创新和成功之处,从而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较大的提升。

面对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文言文的教学中,运用演课本剧这一教学形式,将有利于引领语文教学走向成功。

猜你喜欢
人物性格课本剧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演出来的精彩不一样的风情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浅析《呼啸山庄》中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水浒传》中的英雄与酒
解读《愤怒的回顾》中吉米愤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