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在问题引领中纵深伸展
——听张丹教授执教“长方体的体积”一课有感

2017-04-19 11:37江芝芬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小方块正方体长方体

◇江芝芬

片段一:鼓励猜想,学会提问,产生问题

(张丹教授开门见山地提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研究长方体的体积)

师:拿到这个问题应该怎么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大胆地猜想一下。

生:可能与面积有关。

生:可能与长、宽、高有关。

生:可能与表面积有关。

生:可能与棱长有关。

……

赏析: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探究的动力。“拿到这个问题应该怎么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大胆地猜想一下。”张教授上课伊始就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逼”学生思考的同时也润物细无声地教给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思考。

片段二:操作验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师:谋划谋划,要怎样研究?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些学具。

(教师出示学具——数个小方块,即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学生动手操作:有的用尺子量、有的画……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不知所措)

师:可能有的同学还不知道体积。什么是长方体的体积?

生:长方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长方体的体积。

师:(举起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这是什么?

生: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是体积单位。

师:老师发现个别同学有思路了。请这个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她的想法,看她的提示对你们有没有帮助。

生:可以用这样的体积单位搭一个与这个(指学具中的长方体)一样的长方体,就可以知道它的体积了。

(学生受到启发后,纷纷动手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搭长方体)

师:刚才很多同学有新的想法,现在谁来说说你手里的长方体的体积怎样求?

生: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乘宽乘高。

师: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生:我是用小正方体搭的。

师:(拿出教具)好!那你搭一个。同学们认真观察,看她搭了一个什么样的长方体。

(学生用小方块搭了个长方体,如图1)

图1

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生:3×2×2=12。

师:你们有问题要问她吗?

生:3是什么?

生:3是长。

师:3为什么是长?

生:因为这个长方体的长是由3个小正方体摆成的,所以长是3。

师:那3×2是什么意思?

生:表示一个面的面积。

(教师举起其中一层,验证3×2是表示其中一层的面积)

师:那为什么还要乘2呢?

生:因为有2层呀。

师:这个同学搭的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3×2×2。长方体的体积是不是就等于长乘宽乘高呢?

生:是。

师:那你们手里的长方体体积是不是也是呢?赶快搭一搭。

师:(学生动手验证后,出示长方体,如图2)老师也用小正方体摆了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呢?

图2

生:有3层呢。

师:是呀,3层怎么求呢?

生:4×2×3。

师:为什么是 4×2×3 呢?

生:4×2表示一层有8个小方块,有这样的3层,一共是24个。

师:这位同学先求一层有几个小方块,有3层就再乘3,求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也就把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求出来了,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好,无论是刚才那位同学搭的长方体还是你们自己搭的,还是老师搭的这个长方体,你们觉得长方体的体积跟什么有关?应该怎么求?

生: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乘宽乘高。

赏析:当学生提出种种猜想后,张教授又抛出问题:“谋划谋划,要怎样研究?”之后,放手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当很多学生在操作中遇到“障碍”,有点失落时,张教授就让一个学生给大家一点提示:“可以用这个体积单位搭一个与这个(指学具中的长方体)一样的长方体。”顿时很多学生眼前一亮,搭长方体的操作活动又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当学生得出自己手中的长方体以及老师手中长方体的体积算式时,张教授鼓励学生互相提问,理清算式的意义“先求一层有几个,再乘层数,得到的小正方体总个数就是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数”。让学生带着问题(猜想),放手让他们充分探究、验证猜想,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初步解决了问题。

片段三:制造认知冲突,把思维引向深入

师:刚才我们只求出了2个长方体的体积,所有长方体的体积都等于长×宽×高吗?

(学生犹豫了)

师:(出示图3)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8×4×4 吗?

图3

(学生再次犹豫了)

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8×4×4 吗?讨论讨论。

(生讨论)

师:是 8×4×4 吗?

生:应该是。

师:说说为什么应该是。

生:假如用棱长1厘米的小方块摆,长8厘米就可以摆8个,宽4厘米就可以摆4行,高4厘米就可以摆4层。

师:你们能想象出来吗?

(随之课件出示拼摆过程,很多学生露出惊喜的表情)

师:所以长方体的体积就是长×宽×高,你信吗?

生:信。

师:长乘宽就是什么?

生:底下一个面的面积。

师:高是什么?

生:几层。

师:如果再给你一个长7、宽6、高4的长方体,它的体积是 7×6×4 吗?

生:是。

师:(指向长方体的抽屉)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长×宽×高吗?

生:是。

师:我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提出了一个话题“长方体的体积”,然后我们谋划谋划,就想到了要进行操作,进行猜想、验证,把长方体“体积=长×宽×高”由“?”变成了“。”。

赏析:当学生为自己探究发现的成果感到兴奋时,张教授的一句“所有长方体的体积都等于长×宽×高吗”,再次“逼”着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探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借助老师设计的长方体,学生在经过独立思考、充分想象、讨论交流后得出长方体的体积就是长×宽×高,把课前的“?”变成“。”。

片段四:提出新问题,让思维向纵深伸展

师:还有其他新的问题吗?

生:正方体的体积怎么求?

师:如果正方体的棱长是6呢?

生:6×6×6。

师:大胆地想一想,你还能求出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

生:圆柱。

师:(指向话筒下半部分的圆柱部分)你有想法吗?

生:(指着底面)先求底下这个面的面积再乘层数。

生:半径乘半径乘高。

师:(指回答问题的第二个学生)她大胆猜想,但有点小问题,你们还没学,学了圆面积就知道了。还想知道什么立体图形的体积?

生:三棱柱。

师:怎样求它的体积?

生:(指着三棱柱的底面三角形)只要求出这个面的面积再乘高。

师:还想知道什么立体图形的体积?

……

师:只要什么,就——

生:只要是立体图形,知道它的底面积和高就能求出体积。

师:你们认为呢?

(学生通过交流得出:只要是规则的、上下一样粗的立体图形,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求出它的体积)

……

赏析: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张教授的“大胆地想一想,你还能求出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有了前面充分的探究体验与思考的经验,推而广之则水到渠成:所有柱体体积的共性“每层所摆体积单位的个数乘层数(高)”即为其体积数。这不仅为学生今后学习其他立体图形的体积搭好“脚手架”,而且达到“课已尽,意犹存”的佳境。

猜你喜欢
小方块正方体长方体
小小方块 玩转大课堂
拆拼长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涂色问题有妙招
拼正方体
“小方块”该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