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雪梅:公仆本色,傲雪红梅

2017-04-20 01:56雷露
四川劳动保障 2017年3期
关键词:天府老百姓社会保障

文/雷露

毛雪梅:公仆本色,傲雪红梅

文/雷露

红•无愧于心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当自己老了回首往事,能无愧于心。”毛雪梅以一颗红心,二十四年如一日地坚守在人社岗位上,无怨无悔。

▲ 毛雪梅做事追求“无愧于心”

“人社工作关乎着每个人的生老病死,群众的呼声就是我前进的方向。”一头利索干练的短发,说起话来快人快语,毛雪梅显得干练睿智。作为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社会事业局就业和社会保障处负责人,她为成都市天府新区管委会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努力着。

粗略算来,毛雪梅自1993年参加人社工作至今已有24个年头了。从初出茅庐到独挡一面,走过了她的整个青春。虽然一路走来极其不易,但毛雪梅从无怨言,始终冲在为民服务的第一线。“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当自己老了回首往事,能无愧于心。”

坚守,只为百姓需求

为了一句“无愧于心”,毛雪梅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人社岗位上,兢兢业业,无怨无悔。1993年,毛雪梅初到双流区(原双流县)从事社会保障工作。由于平日里工作积极,办事能力强, 2007年她被推选为县医保局局长,这也是双流第一位女医保局局长。期间,服从组织安排,毛雪梅调派到双流县太平镇工作两年。作为一名驻镇干部,她每天都要同基层老百姓打交道。

“初到乡镇,老百姓听说我是从县里下来的,又是女干部,比较亲切,都跑到乡镇政府来找我办事。”毛雪梅至今仍记得自己被老百姓团团围住的场景。那时候的她第一次见到这等阵仗,一时有些懵了。但既然别人找上门来,只能硬着头皮上。为了处理好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务,哪里人多她就往哪里钻,通过医保知识宣传、现场讲解、入户调查等形式,为当地群众带去了实惠,成为当地群众的知心人。这段基层工作经历也对毛雪梅今后的工作产生了极大影响,每当遇到无法推进的工作时,她总会想老百姓需要什么,“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一分析,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014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天府新区,这是一个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任务的国家级综合功能区,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引领全面改革开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城融合和城乡一体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地服务天府新区的发展,2013年10月,毛雪梅被抽调到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社会事业局,筹建劳动保障和划转移交相关工作。2015年6月,她被任命为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社会事业局就业和社会保障处副处长,主持相关工作。

新区如白纸图画,需要组建符合大部制改革方向的政府服务机构,需要建章立制,全面掌握辖区内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等等,工作领域广、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虽然毛雪梅在人社岗位上已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但她还是感到从零开始的压力,心里有些没底。

面对困难,她放弃了以前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像一个初入职场的新人一样勤补缺、多请教、走街道、访社区,厘清了工作要点,梳理了改革措施。连走带跑、误餐误休、通宵达旦……就这样,她用“不限时、不限量”的工作制,通过牺牲休息时间,带领就业和社会保障处6名在编干部出色完成了就业、社保、医保、行政审批相关工作任务。

创新,让工作思路更科学

“以前办事,这个窗口排完队换另一个窗口排队,时间都花到了排队上事情却久久办不完。现在好了,一个窗口就能办完所有业务,很快速、很方便。”从天府新区兴隆街道办事处走出来的市民刘先生刚办理完社保缴费手续,前后花了不到10分钟,他对当地实行的“一窗通办”赞不绝口,认为这就是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表现。

“一窗通办”,正是毛雪梅带领处室人员根据当地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开展人员少、业务多等实际困难摸索出来的创新性举措。“我们梳理了涉及社保、就业、医保在内的63项服务事项,下放到13个街道实行‘一窗通办’,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毛雪梅说,所谓“一窗通办”,就是老百姓到一个窗口上就能把所有经办事项全部办完,免去了来回跑路、重复排队的不必要麻烦。

不仅群众跑路少了,办事效果也绝不打折。毛雪梅说,“一窗通办”变老百姓跑路为政府跑路,后台根据市场风险防控的要求进行初审和交叉复核,由相关负责人进行监督管理。尽管工作繁琐而又辛苦,但她们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各项工作进展有序,取得了良好效果。

天府新区是成都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为了使全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紧跟时代潮流、更加科学有效,毛雪梅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互联网+”的服务新模式,带领处室人员搭建起了“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从服务平台再造、服务模式改进、智能化监管、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建设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系统,创新构建起以“蓉易就业”“智慧就业”“阳光就业”为主的“互联网+”就业创业服务格局。

“为老百姓服务,就得站在民众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必须在便民上花大功夫,让群众办事方便快捷。”3年多来,毛雪梅始终以此要求自己,带领处室人员紧扣成都天府新区管委会发展定位,以民生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真抓实干,稳步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民生福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老百姓更有奔头。

真情,走基层解难事办实事

“工作的艰辛并非最大的困难,最难的还是面对需要帮助的老百姓而自己却无能为力。”毛雪梅有这样的感触,还要从她在太平镇工作期间一次访苦问贫中说起。

当时,毛雪梅到太平镇桃源村一户贫困户家里走访慰问。推开门后,一个躺在床上的女孩就映入她的眼帘。只见女孩瘦骨嶙峋,瞪着空洞的眼睛呆呆望着窗户,她的父母则站在屋子中央不停地叹气。这幅画面让毛雪梅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女孩叫小杨(化名),那时刚满20岁,才念完大一,本该继续在大学里享受多姿多彩的生活,但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病导致关节变形,使她无法离开那张简易小床。那一瞬间,毛雪梅想到了自己的孩子,泪水顿时在眼眶里打转。她从小杨父母口中得知,家人为了医治小杨的病早已花光了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一大笔钱,但小杨的病情始终不见起色,无奈之下只能将她接回家中照顾。

“生活在农村的居民,原本生活就十分不易,突如其来的病魔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毛雪梅立即与村里干部协调,将符合政策规定的小杨家纳入低保贫困户。同时还依据“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城镇居民慢性病种类”的政策规定,将小杨纳入门诊特殊疾病范围,依靠惠民政策减轻家庭负担。另外,她还与当地残联取得联系,为小杨争取到一台自助轮椅。

一颗金子般的心,换来的是金子般的情。就在不久前,毛雪梅接到了太平镇桃源村书记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激动的话语。原来,小杨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现在不仅能独自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而且还要结婚了,一家人的日子正在慢慢好起来。这通电话让毛雪梅十分欣慰,也让她更加意识到肩上担子的分量。

像小杨家庭这样因病返贫的情况在农村并不少见。毛雪梅说,为了筑牢老百姓的健康防火墙,天府新区正在积极推进医保精准服务项目试点工作,不断加强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监管。目前,他们积极运用“智能手环定位、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挖掘分析”等科技手段,探索建立起了国内首个“RWD+医保精细化智能服务平台”,精准定位“虚假住院”“个人账户套现”等违规行为,“确保医保基金用到真正需要的人身上”。

回顾过去,不忘初心,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作为天府新区的一名干部,在未来工作中我将继续用智慧与汗水去为新区人民服务,做人民满意的公仆。”毛雪梅眼神坚定,犹如一剪红梅在寒风中绽放。

(本文图片由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社会事业局就业和社会保障处提供)

猜你喜欢
天府老百姓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老百姓的话
老百姓的福
天府路 农村富 农民福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春游天府国
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