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绪智力与自我效能:自我领导的中介作用

2017-04-21 01:44王力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智力效能个体

申 曦 何 丹 何 菲 王力娟

①中国.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南充) 637000 E-mail:15536618160@163.com ②西华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③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④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

大学生情绪智力与自我效能:自我领导的中介作用

申 曦①何 丹②何 菲③王力娟④

①中国.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南充) 637000 E-mail:15536618160@163.com ②西华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③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④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领导是否在情绪智力与自我效能间存在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自我领导力量表、情绪智力量表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随机抽取的4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情绪智力与自我效能、情绪智力与自我领导以及自我领导与自我效能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50,0.67,0.53;P<0.001);②情绪智力和自我领导均能显著预测自我效能(P<0.001);③大学生自我领导在情绪智力与自我效能之间的中介效应为0.33,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7%。结论:大学生自我领导是情绪智力影响自我效能感的部分中介变量。

大学生;自我领导;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中介效应

大学期间是个体提升素质、开发潜能的关键期,也是人力资本潜在价值提升最为快速的时期,这一时期会影响个体毕生的成功与幸福,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与未来。而大学生潜质的开发与其自我领导、情绪智力以及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在自我管理概念基础上,Manz于1983年首次提出了自我领导理论。他认为自我领导是个体为达到工作绩效所需的自我引导和自我激励从而取得行为绩效的自我影响过程[1]。国外学者在研究个体自我领导时,运用了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其中,社会认知理论、自我调节理论和内在动机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自我领导研究,并被认为是自我领导研究的理论基础[2],自我效能感就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最早于1977年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首次提出的[3]。其后,在大量实验研究基础上,班杜拉及其同事进一步完善了这一概念,他们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完成某一具体任务时,对自己及组织完成这一任务的能力的判断[4]。已有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越强的个体,对待工作和学习就会越认真,越有信心可以完成工作,也越能坚持下去[5]。因此,自我效能感对于正确预测个体的成就行为及改善个体的活动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自我领导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大多数研究都证实自我领导对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如国外的Manz[1]研究发现,自我领导策略的使用可以帮助个体提升其效能并在生活中表现出色,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Prussia等[6]的研究证实,自我领导对自我效能有直接正向的影响。在国内,张红琪等[7]的研究发现,自我领导是个体对感知、思维方式等的重新构建,并通过一系列的行为把问题或方案处理得更为有效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会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同样,曹威麟等[8]的研究也证实了自我领导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情绪智力这一概念最先由美国心理学家Salovey和Mayer在1990年正式提出,他们综合以往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一整套关于情绪智力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情绪的表达和评价、情绪的调节以及利用情绪解决问题[9]。有关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在个体成功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经不断地被中外心理学家反复证实,他们都认为情绪智力影响个体在获得职业信息、筛选目标、职业规划等各方面的效能感[10]。如Chan[11]的研究证实,教师群体中情绪智力与自我效能感存在正相关; Gundlach等[12]和Brown等[13]的研究则发现,无论是对于一般自我效能感还是职业决策中的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都起到了正向预测的作用;王才康[14]、吕爱芹等[15]、王怀勇等[16]、张敏[17]以及闫波[18]等对少年犯群体、大学生群体和护士长群体的研究发现,情绪智力与自我效能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以及专业自我效能感之间都呈显著正相关。但是,有关情绪智力与自我领导的实证研究还较少。Houghton等[19]的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和自我效能在管理系学生的有效情绪调节、自我领导与有效的压力应对之间起中介作用,有效的情绪调节和自我领导可以使学生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提升其自我效能感,从而更好地应对压力。

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虽然有很多人研究了自我领导与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但缺乏三者关系的实证研究。已有研究发现,情绪智力是领导者不可或缺的核心影响力,是影响领导有效性的核心因素之一[20-21],而自我领导策略的提高又可以进一步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因此,我们认为自我领导在情绪智力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国外也有研究者指出,对失业人员的情绪智力进行培训,可以提高其自我领导能力,进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22]。因此,本研究以人才培养为背景,拟采用中介效应检验技术,探讨大学生自我领导、自我效能感与情绪智力的关系。基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①大学生自我领导对自我效能感有正向预测作用;②大学生情绪智力对自我效能感有正向预测作用;③大学生情绪智力对自我领导具有正向预测作用;④大学生自我领导是情绪智力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变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太原市某高校本科大学生为测量对象,共发放问卷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69份(92.25%)。男生190名(51.5%);女生179名(48.5%)。

1.2 方法

1.2.1 大学生自我领导力问卷 来源于美国学者Anderson和Prussia于1997年编制的自我领导力量表(SLQ),经北师大学者李晓蕾修订和汉化而来[23]。该问卷共有50道题目,分为行为聚焦策略、自然奖赏策略和建设性思维策略3个维度。问卷采用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领导力水平越高,本研究中,其α系数为0.94。

1.2.2 情绪智力量表 该量表是由Schutte等人在Mayer和Salovey的情绪智力模型基础上于1998年开发出的自陈式量表。其中文版本由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王才康教授引进和翻译,本研究中,其α系数为0.87。共包括33道题目,用于评估人们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感知、理解、表达、控制和管理利用的能力,分为情绪感知、自我情绪调控、调控他人情绪、运用情绪4个维度[24]。量表采用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情绪智力水平越高。

1.2.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该量表最早由Ralf Schwarzer和他的同事于1981年编制,用来测量非特定领域的最广泛的自我效能感。其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于2001年翻译修订,有1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25],本研究中其α系数为0.81。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20.0和Mplus 7.0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建模。

2 结 果

2.1 自我效能、情绪智力与自我领导的相关

本研究旨在探讨情绪智力、自我领导以及自我效能的关系,三者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情绪智力与自我效能、情绪智力与自我领导以及自我领导与自我效能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2.2 情绪智力和自我领导对自我效能的回归分析

对三者相关关系探讨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对自我效能水平进行预测,我们对情绪智力、自我领导和自我效能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见表2。自我领导和情绪智力这两个变量均可显著地预测自我效能,这两个变量联合解释了自我领导的28%。并发现,自我领导解释的比例远远大于情绪智力。

2.3 自我领导对情绪智力影响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检验

鉴于自我领导、情绪智力和自我效能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本研究采用Mplus 7.0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情绪智力与自我效能间的关系,并检验自我领导的中介效应。由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为单维度,为了便于后续的中介效应分析,我们采用项目组合的方法[26],将量表的题项进行打包,形成新的观测指标,把新的观测指标纳入中介效应的分析之中。

表1 自我效能、情绪智力与自我领导的相关(r)

表3所示,中介效应模型的拟合指标为:χ2/d F =3.65,CFI=0.96,TLI=0.94,RMSEA=0.06, SRMR<0.01,它具有较好的拟合指数,表明该模型拟合良好。

表2 情绪智力和自我领导对自我效能的回归分析

表3 中介效应模型的拟合指标

在该模型中,自我领导的中介作用的95%的置信区间为(0.20,0.46)没有包含0,表明该中介效应显著。由图1可知,在情绪智力对自我效能的作用中,自我领导所占的比例为0.76×0.44/(0.76×0.44 +0.37)=0.47,也就是说,情绪智力对自我效能的影响有47%是通过自我领导起间接作用的,情绪智力对自我效能的直接影响达到了53%。即自我领导在情绪智力与自我效能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图1 自我领导在情绪智力与自我效能间的中介效应

3 讨 论

首先,在考察情绪智力、自我效能和自我领导的关系时,本研究发现三者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并且自我领导对自我效能、情绪智力对自我效能以及情绪智力对自我领导都是正向预测作用(依次验证了假设1、2、3),这一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自我领导在情绪智力影响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可以很好地预测自我效能,但是情绪智力与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否还受其他变量的影响值得研究。本研究在加入中介变量——自我领导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自我领导和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自我领导是情绪智力影响自我效能的部分中介变量,从而部分验证了假设4。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与单独研究情绪智力与自我效能关系的结果不同的是,加入中介变量后,情绪智力对自我效能的路径系数从0.50降到0.37,但依然显著,即中介变量在二者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比较情绪智力对自我领导的路径系数和自我领导对自我效能的路径系数,可以看出,二者都是正向预测作用,但系数前者较后者大,这说明自我领导作为中介变量不仅起着较强地促进情绪智力对自我效能的作用,同时,自我领导对自我效能也起着较强的促进作用。对中介模型进一步分析说明:一方面大学生情绪智力对自我效能有直接正向的预测效应,即情绪智力水平高的大学生,其自我效能也较高。另一方面,情绪智力通过自我领导对自我效能有间接效应。自我领导水平的提升不仅可以促进情绪智力水平对自我效能的影响,而且其本身也可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这提示我们,在情绪智力基础上对大学生的自我领导水平加以训练,将对大学生的自我领导干预引入真实的大学生活中,促使他们在大学阶段实践自我领导的相关策略,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大学生进一步成才成功。

综上所述,本研究从揭示大学生情绪智力、自我领导和自我效能3个基本概念的关系出发,在概念层面上验证了自我领导是情绪智力影响自我效能的部分中介变量。以后,还需要在维度层面上、情绪智力和自我领导的不同水平上,或者在自我效能的不同类型上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揭示大学生情绪智力、自我领导与自我效能间更深层次的关系。此外,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本研究收集到的是被试当前的自我领导、情绪智力和自我效能感的数据,以后的研究可以尝试着用纵向的研究方法去深入地考察各种内外部影响因素的作用,从而使得研究结论更具有可行性。

[1]Manz C C.Self-leadership:Toward an expanded theory of selfinfluence processes in organiz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6,11(3):585-600

[2]胡荣堃.中小学教师自我领导水平的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

[3]程慧君,邹敏.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及其培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33-135

[4]Bandura A.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M].Englewood Cliffs,N J:Prentice Hall,1986

[5]谢宇,韩庆洋,仝飞飞,等.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Meta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3):406-409

[6]Prussia G E,Anderson J S,Manz C C.Self-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outcomes:The mediating influence of self-efficacy[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1998,19(5):523-538

[7]张红琪,鲁若愚,蒋洋.服务企业员工自我领导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以自我效能为中介变量[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24 (2):94-103

[8]曹威麟,谭敏,粱樑.自我领导与个体创新行为-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科学学研究,2012,30(7):1110-1118

[9]Salovey P,Mayer J D.Emotional intelligence[J].Imagination,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1990,9(3):185-211

[10]赵维燕,李盟,李青青,等.大学生情绪智力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8):1178-1182

[11]Chan D W.Perceive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elf-efficacy among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hong kong[J].Personality&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4,36(8):1781-1795

[12]Gundlach M J,Martinko M J,Douglas S C.Emotional intelligence,causal reasoning,and the self-efficacy development proces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Analysis,2003,11(3):229-246

[13]Brown C,George-Curran R,Smith M L.The rol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the career commitment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J].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2003,11(4):379-392

[14]王才康.少年犯的情绪智力及其个性因素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8):564-566

[15]吕爱芹,王明姬,林菡.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4(2): 271-276

[16]王怀勇,张娜,刘永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与情绪智力之间的关系[J].心理研究,2010,3(3):68-72

[17]张敏.大学生情绪智力、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的关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18]闫波,李晓花,杨晓红.护士长情绪智力、自我效能与其领导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8):149-150

[19]Houghton J D,Wu J,Godwin J L,et al.Effective stress management:A model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self-leadership and student stress coping[J].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2012,36(2):220-238

[20]李朝智.情商对领导力的提升作用[J].党政论坛,2010,16(2):3 +48-50

[21]张辉华,凌文辁.管理者情绪智力行为模型及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C]//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07:50-60

[22]赵国祥,梁瀚中.国外自我领导研究的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4):589-598

[23]李晓蕾.大学生自我领导水平的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

[24]李瑾,徐燕.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情绪智力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9):1300-1303

[25]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22(1):37-40

[26]卞冉,车宏生,阳辉.项目组合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567-576

http://www.cjhp.com.cn/

College Students’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elf-efficacy: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elf-leadership

SHEN Xi,HE Dan,HE Fei,et al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whether self-leadership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elf-efficacy.Methods:The College Students'Self-leadership Questionnaire,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 and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were adopted to investigate 400 college students who were randomly chosen.Results:①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elf-efficacy,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elf-leadership,self-leadership and self-efficacywere all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r=0.50,0.67,0.53;P<0.001);②Both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elf-leadership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self-efficacy;③The mediating effect of college students’self -leadership betwee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elf-efficacy was 0.33,which accounted for 47 percent of the total effect.Conclusion:College students’self-leadership is a partial mediator betwee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elfefficacy.

College students;Self-leadership;Self-efficacy;Emotional intelligence;Mediating effect

R395.6

A

1005-1252(2017)03-0437-04

10.13342/j.cnki.cjhp.2017.03.033

2016-12-02)

猜你喜欢
智力效能个体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