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创作当下发展的思考

2017-04-21 00:48杨逸明
东坡赤壁诗词 2017年2期
关键词:格律巅峰诗性

杨逸明

当代创作诗词的人很多,中华诗词正走出低谷,从复苏走向复兴。好像什么人都能写诗词,诗词创作大军据说有几百万。

读古人诗词佳作,特别是一些耳熟能详的唐诗,例如“白日依山尽”“红豆生南国”“举头望明月”,好像并无难字、僻字、古奥字,使人觉得识字不多就可写诗,因为,这些佳作大多词语浅显,似乎有了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就能创作诗词。

可是品味这些诗词作品的内涵,觉得思想深邃,感情丰富,识见高超,诗性灵动。这些境界、思想、襟抱、情怀,即使是当代的大学生、大学教授,也未必能修炼到这样的高度和深度。

怎样的文化程度才能创作诗词?当代诗词作者,有官员、商人、白领、演员、工人、农民、老干部、大中学校的学生……大家都在写诗。

不是识五千字的人就一定比识四千字的人诗写得好。背得出《新华字典》不能就成为诗人,背得出《英汉大辞典》的人不能就与莎士比亚划等号。识字当然越多越好,但诗人能通过形象思维或者叫诗性思维把汉字搞到鲜活,不能把字搞活就只能做死学问。

人人可以写诗,但不可能人人都成为真正的诗人。这就像是人人可以打乒乓球,但是不可能人人都是运动员;人人可以唱卡拉OK,但不可能人人成为歌唱家。

孔子主张“小子何莫学乎诗”,认为“不学诗无以言”。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没有写诗,他们是一群很有诗性的人。只有成为有诗性的人,才会有诗人襟怀,才会有对好诗的识别力和鉴赏力。

当代人写了很多诗,却大多还不是诗性的人,连一个合格的诗词读者也不是。所以,不可能成为合格的诗词作者,当然,也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

读诗,先要读出诗味和诗感并为之动真情,感动读者的首先不是格律。不像当代有些人(包括很多诗词刊物的编辑),一读诗先检查格律,有一字出律、出韵,即认为诗不合格。当然,大多的诗不但格律不合,而且本来就不是好诗,毛病并不仅仅出在格律上。

严羽说:“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

目前诗词作者印成的诗集铺天盖地,似乎大多是处于第一阶段。第三阶段的“信手拈来”与第一阶段的“肆笔而成”似乎极为相像。但是,如果不经过“羞愧”“畏缩”“透彻”,绝对上升不到“头头是道”。真想“七纵八横”,谈何容易!

诗词创作中,继承是过程,创新是目的。懒人不肯继承,庸人不肯创新。写诗要体现当代性。要写出与李白、杜甫一样的诗,你就先要生活在唐代,即使你真能活在唐代,哪里就那么容易写出经典的唐诗哩。

唐诗登唐代巅峰,宋詞登宋代巅峰,当代诗词登当代巅峰。都要反映当下。

(作者系中华诗词学会第二、三届副会长。现为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格律巅峰诗性
卷首语
为什么有些努力没有用
长方体剑士莱特 之寻找巅峰红石
诗性启蒙,最基础的艺术教育
跌宕起伏“李宁”
悬剑
张经建《当代格律诗词创作》
诗词“申遗”,进退两难的选择
巅峰
匠心与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