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曹克光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用药规律分析

2017-04-24 07:46吴清秀韩德军杨锡燕
河北中医 2017年2期
关键词:理气陈皮疏肝

吴清秀 韩德军 杨锡燕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193)

基于数据挖掘的曹克光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用药规律分析

吴清秀 韩德军1杨锡燕△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193)

筛选曹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方剂,应用SPSS 20.0软件和SPSS Modeler14.1软件,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对核心药物、药对规律进行探讨。通过对69首方剂分析,得到高频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并挖掘出7个核心组合。曹教授认为肝郁脾虚、胃失和降为慢性胃炎的基本病机,确立疏肝健脾、理气和胃为基本治疗大法。

慢性病;胃炎;中药疗法;名医经验;曹克光;计算机方法学

慢性胃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分为萎缩性胃炎和非萎缩性胃炎,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1]。中医学并无慢性胃炎的病名,根据其症状、体征归属于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呃逆等范畴,中医药在治疗方面发挥了其独特优势。曹克光教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天津市名中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曹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40余载,医德高尚,医技精湛,在胃病、痛风、血液病、肾病等疾病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采用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分析曹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特色,旨在探讨其遣方用药的基本规律,为慢性胃炎的临床用药提供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搜集整理曹教授2015-01—2015-12门诊患者中经电子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的病例,剔除复诊病例后,共收集69例。

1.2 研究方法

1.2.1 数据收集 应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将上述病例中出现的处方数据逐一录入。

1.2.2 数据分析 ①频次统计分析:将胃炎方剂中每味药出现的频次从大到小排序,并将频次结果导出。②组方规律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4.1软件,采取apriori建模,采用关联规则挖掘药对配伍规律。关联规则的挖掘就是从大量的数据发现有价值的各项条目间存在的内在联系[2],支持度个数指的是药物组合在所选处方中出现的频次;置信度的含义为左边为A,右边为B,当A药物出现,B药物出现的几率。支持度设为25%,置信度设为85%。按药对出现频次大小进行由大到小排序,分析得到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③高频药物聚类分析:运用SPSS 20.0软件,采取组内联接,运用聚类分析挖掘潜在的高相关性药物组合,得到7个新处方。

2 结 果

2.1 慢性胃炎处方中的药物组合关联情况 见表1。

表1 慢性胃炎处方中的药物组合关联情况

由表1可见,治疗慢性胃炎最常用的药对是白及—紫苏梗,陈皮—木香、姜厚朴,陈皮—砂仁、姜厚朴,姜厚朴—醋延胡索、焦神曲,茯苓—甘草、黄芪,茯苓—甘草、姜厚朴等,进一步体现了其健脾理气、甘补和中、行气止痛、通调腑气的治则。

2.2 慢性胃炎处方中使用频率>20%的药物的频次情况 见表2。

由表2可见,对曹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69首方剂进行药物频次分析,总共103味药,总使用频次1 150次。其中使用频率>20%的药物有33种,使用频次最多的药物有陈皮、茯苓、白及、姜厚朴、黄芪、焦神曲、木香。体现了益气健脾、理气和胃是曹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治则。

表2 慢性胃炎处方中使用频率>20%的药物的频次情况

2.3 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见表3。

表3 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由表3可见,在以上常用药对组合提取的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获得7个治疗慢性胃炎处方的核心组合。

3 讨 论

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3],大多表现为胃肠道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饱胀、无规律的上腹部隐痛、泛酸、恶心、食欲不振、进食后上腹部不适等。慢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嘈杂、吞酸、呃逆等范畴,中医证型以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虚寒)型、脾胃湿热型及胃阴不足型4型居多[4]。

曹教授临证多年,认为慢性胃炎病位在肝、脾、胃,病久可及心、肾,病因病机多为肝郁气滞、脾胃气虚、胃失和降,确立疏肝健脾、理气和胃等治则。本研究显示曹教授治疗慢性胃炎处方中常用高频药有陈皮、茯苓、白及、姜厚朴、黄芪、焦神曲、木香、川芎、香附等。70%的处方中使用了陈皮、茯苓、陈皮理气健脾,清香之气开脾助胃,茯苓味甘性平,既能健脾又可安魂养神。黄芪补益中气;厚朴、木香、香附疏肝行气;白及收敛止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及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4]。这些药物体现了曹教授的治疗思想,其常将此药物用于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

曹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药对也体现了理气健脾、和胃止痛的理念。慢性胃炎病机复杂,多种病因相互作用,常累及多个脏腑。曹教授根据其影响脏腑,辨证处方用药,准确灵活地随证加减。经聚类分析后形成的7个不同处方:①酒女贞子、墨旱莲、淫羊藿、熟地黄、山药,以二至丸为基础方加上淫羊藿温补肾阳,以壮脾土,熟地黄、山药补肾健脾,此方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用以治疗脾胃不和兼见脾肾两虚的患者。②制远志、柏子仁、酒五味子、炒酸枣仁,《素问·逆调论》云“胃不和则卧不安”。综述近年文献发现消化系统疾病与失眠的相关性越来越多地得到证实[6]。临床中有诸多胃炎患者同时伴有睡眠欠佳,故在治疗慢性胃炎基础方上酌加安神药,起到了良好效果。远志益智安神;五味子滋心阴,敛心气;柏子仁、酸枣仁养心安神。共用达到养心血、补脾土目的。③柴胡、当归、白芍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慢性胃炎与情志相关[7],以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方加减,治疗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之胃痞常有佳效。临床观察显示也有颇多医家使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胃炎[8-11]。④焦栀子、麸炒苍术、川芎、香附,越鞠丸长于疏肝解郁,善解气、血、痰、火、湿、食六郁,临床上慢性胃炎起病时大多单一病因,日久常多种病因混杂相成,曹教授临证用药灵活多变,随证加减,越鞠丸其立方原义“凡郁皆在中焦”,疏肝健脾解郁正切痞满病机,中焦气机条达,升降顺畅,则脾胃安和[12]。⑤炒白术、太子参、甘草、茯苓、黄芪,遵循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以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患者。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白术、茯苓理气化湿;人参健脾益气;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之功[13]。⑥陈皮、姜厚朴、焦神曲、白及,陈皮、姜厚朴理气调中,焦神曲、白及开胃消食,善用这类药治疗脾胃运化不利、食积肠胃之证。⑦其他类,气滞胃痛者酌加木香、砂仁醒脾和胃除胀,肝郁两胁胀痛者加醋延胡索、川楝子、紫苏梗行气解郁;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曰“鸡内金,鸡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鸡内金有调节肠胃蠕动、提高消化酶活性的作用[14],曹教授认为鸡内金善化瘀积,在合并胆结石时配伍白术,既为消化瘀积之要药,更为健补脾胃之妙品;对于各型胃脘痛患者,蒲公英[15]药性轻灵,能够清热润胃而不伤胃,养阴而不恋邪,且无壅滞之弊;清半夏性燥入脾胃,除湿健脾和胃,可用于各型慢性胃炎。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是中医一大瑰宝,数据挖掘分析使名老中医经验呈客观化可视性。本研究中曹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基础方有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散、越鞠丸等。通过分析曹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发现,曹教授善用益气健脾、理气和胃之品,饮食积滞者,加入消食导滞之品;肝郁气滞者,常配伍理气药以疏肝解郁;心神不安者,配伍安神之品;对于病程较长,日久及肾者,平补肾阴肾阳以“益火补土”。临证多变,曹教授主张治疗慢性胃炎时治病求本,因人而宜。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上)(2006,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1):45-49.

[2] 黄红艳,才秀凤,李霞.数据挖掘理论与技术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4):162-163.

[3] 唐旭东.慢性胃炎诊疗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0):123-125.

[4] 黄宗良,邱圣红,梁志娴.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9,14(2):116-118.

[5] 韩广轩,孙义华,罗晓静.中药白及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04,22(4):215-217.

[6] 张压西,石松.中医“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与消化系疾病及失眠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20(5):380-384.

[7] 张丹.慢性胃炎的治疗近况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175-176.

[8] 叶萍.柴胡疏肝散治疗肝胃气滞型胃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04,11(2):47.

[9] 年生元.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57例[J].四川中医,2011,29(7):84-85.

[10] 刘桂珍,钱茂.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62例[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4,10(2):45.

[11] 赵建新,田元祥,房家毅.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证40例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2):123-124.

[12] 李斌,张怡,姬培震,等.基于“健脾疏肝解郁”功效的越鞠丸加减治疗痞满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6):796-797.

[13] 郭震浪,苏振宁,王正飞,等.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Meta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24):204-208.

[14] 郑雁,苗明三.鸡内金的现代研究特点分析[J].中医学报,2015,30(12):1796-1797.

[15] 林云,江林,蒋健,等.蒲公英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1,13(8):42-47.

(本文编辑:习 沙)

10.3969/j.issn.1002-2619.2017.02.004

吴清秀(1991—),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学士。研究方向:常见老年病的诊治。

R573.305.31;R249

A

1002-2619(2017)02-0176-04

2016-09-18)

△ 通讯作者: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天津 300193

1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天津 300193

猜你喜欢
理气陈皮疏肝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卡西米罗·吉塞拉的诗
Meta-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iqi Huoxue drop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陈皮很养生 但不宜久服
聊聊陈皮的保质期
蛇胆陈皮制剂中陈皮UPLC指纹图谱
对朱子理气关系论的重新考察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柴胡疏肝散合天王补心丹治疗不寐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