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伸侧扳”手法配合导引功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临床研究※

2017-04-24 07:46王春林田启东董有康
河北中医 2017年2期
关键词:功法特发性手法

向 勇 王春林 田启东 张 吉 董有康

(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云南 昆明 650021)

“后伸侧扳”手法配合导引功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临床研究※

向 勇 王春林 田启东 张 吉1董有康△

(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云南 昆明 650021)

目的 研究“后伸侧扳”手法配合导引功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AI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AI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后伸侧扳”手法配合导引功法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机械牵引治疗,2组均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Cobb角的改变情况,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Cobb角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且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obb角无明显变化(P>0.05)。经秩和检验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后伸侧扳”手法配合导引功法能够有效地改善AIS患者脊柱畸形情况,体现了传统推拿的优势,避免了手术风险。

脊柱侧凸;青少年;手法,骨科;导引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青少年期最常见的骨关节系统疾病之一,是指青少年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管状面上向一方旋转侧弯,并随年龄增长弯曲增大至发育成熟,而无任何先天性脊柱骨结构异常[1]。调查显示,我国脊柱侧弯症发病率较高,国内普查为1.06%。我国15岁以内人群达3亿多,AIS发病率为0.5%~3.0%,其中约10%需要外科矫正[2]。AIS不仅影响青少年体型和外观,还会严重威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2011-09—2016-05,我们采用“后伸侧扳”手法配合导引功法治疗AIS 50例,并与机械牵引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符合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3]中AIS的诊断标准:①常发于青少年(10~20岁);②脊柱呈侧弯畸形(棘突连线偏离中轴线);③脊柱两侧肌肉不对称,凹侧皮温异常;④两肩、两肩胛、两侧髂嵴不等高,严重者可现驼背畸形;⑤Adam前屈试验阳性;⑥X线可见脊柱侧弯,存在Cobb角(一般认定Cobb角>10 °需要矫形)。

1.1.2 排除标准 ①临床体格检查有感觉、运动、其他神经系统或结缔组织异常;②肿瘤、结缔组织或代谢性疾病导致的脊柱侧凸畸形;③X线显示有先天性脊柱发育畸形,Cobb角≥40 °[4]。

1.2 一般资料 全部100例均为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就诊的AIS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编号,按编号奇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男18例,女32例;年龄10~18岁,平均(12.5±3.2)岁;Cobb角10 °~40 °,平均(25.43±7.98) °;病变部位:胸腰段22例,下腰段28例。对照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10~19岁,平均(13.2±2.5)岁;Cobb角10 °~40 °,平均(24.54±8.02) °;病变部位:胸腰段27例,下腰段2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采用“后伸侧扳”手法配合导引功法治疗。

1.3.1.1 “后伸侧扳”手法 ①患者俯卧位,先用一指禅推法、扌衮法、按揉法在脊柱“凸”侧治疗3~5 min;②再使用平推法、擦法在脊柱“凹”侧治疗3~5 min;③“后伸侧扳”调整脊柱侧弯法:患者俯卧位,术者一手掌根部固定脊柱侧弯的“弧顶”部,另一手及前臂抬起患者双下肢及腰臀部,先做后伸的扳动,然后向脊柱侧弯的“凹”侧水平侧扳,反复3~5次;④再使用揉法、推法在脊柱两侧治疗3~5 min;⑤手法治疗完毕后,嘱患者在治疗床上休息5~1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1.2 导引功法 ①顶天立地牵拉导引功法:患者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右上肢缓缓上举头顶,手掌背屈,掌心朝天,左上肢缓缓下压,手掌背屈,掌心朝下,反方向牵拉,左右换之,时间为3~5 min;②坐位侧屈导引功法:患者坐位,双手叉腰,固定腰骶部,然后患者上半身缓缓往脊柱侧弯“凸”侧方向侧屈,坚持锻炼3~5 min;③后伸导引功法:患者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十指交叉相扣,翻腕,掌心朝天,缓缓上举头顶,两目注视掌背侧,同时两脚后跟缓缓提起,重心落于两腿之间,坚持锻炼3~5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2 对照组 采用机械牵引治疗。采用脊柱四维牵引床(上海伊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HYZ-V型),患者取俯卧位于床面上,前后床板的对接处与患者的皮带处于同一位置,扣紧上身和下肢的绑带,按下手控器的按键,患者可以感觉到下身的床面和下身缓缓向脚底的方向移动,并感到腰部的牵引力,持续牵引。牵引质量以患者体质量的40%为宜。每次2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治疗前后Cobb角变化情况。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摄脊柱站立位X线正位片,测量脊柱侧弯的Cobb角,并进行统计分析。

1.5 疗效标准 以Cobb角作为疗效判定标准。治愈:Cobb角<5 °;有效:X线显示脊柱侧弯畸形好转,Cobb角下降≥5 °;无效:X线表现无明显改善,Cobb角下降<5 °[3]。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前后Cobb角变化比较 见表1。

组 别n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5025.43±7.9814.03±4.08*△对照组5024.54±8.0220.03±6.24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1可见,治疗组治疗后Cobb角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且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obb角无明显变化(P>0.05)。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数据经秩和检验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目前AIS的发病原因及机制还不清楚,但近年来病因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动物模型、影像学、组织学、神经学、生物力学等,使AIS病因学的治疗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5-6]。有学者研究发现,AIS的发病与脊椎力学失衡有关,包括胸廓不对称、骨盆不对称、脊椎两侧软组织力学失衡以及椎间盘应力负荷不对称[7-9]。还有研究发现,AIS发病与青春期生长激素水平有关,生长发育高峰的提前导致脊柱和脊髓的生长比例失调,而这种比例失调有可能导致脊柱侧弯的发生[10]。本研究认为,AIS的发病原因为青少年长期姿势不当导致脊柱两侧生物力学平衡失调,脊柱左右两侧肌群力学发生改变。一侧肌群长期牵拉,弹性下降,张力增大,出现肌肉紧张;另一侧肌群肌力长期松弛,导致肌肉力量下降,肌张力下降,长期以往,脊柱两侧平衡失调,脊柱纵轴发生位移改变,而发生脊柱侧弯。为确定侧弯的程度,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对脊柱侧弯定义为:应用Cobb角测量法测量站立位脊柱正位X线片的脊柱弯曲,>10 °为脊柱侧弯[11]。在临床中,Cobb角的角度矫正程度也是判断治疗手段疗效的一项重要指标。

目前AIS的治疗可分为两大类,即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目前主要有:①体操疗法:有学者根据脊柱生物力学的原理和侧弯类型,制订了各种类型的体操,并对中小学生Cobb>10 °者进行治疗取得很好疗效[12];②电刺激疗法:叶启彬[13]运用电刺激治疗AIS疗效较好,矫正率达30.15%,先天性脊柱侧弯的矫正率仅为10.99%,电刺激治疗主要是减缓畸形加重的速度,推延手术时间;③支具治疗:支具治疗AIS虽然受到过一定的争议,但近年的国内外研究报道基本肯定了其疗效[14],并且临床疗效肯定[15-16];④牵引治疗:目前主要采用四维牵引[17]、倒悬牵引[4]同时配合整脊手法,都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脊柱牵引疗法是应用外力对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施加牵拉力,使其发生一定的分离,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AIS多伴有脊柱一侧肌肉痉挛,不仅导致脊柱疼痛,而且还会构成脊柱的列线不正。牵引疗法可以逐渐使脊柱两侧的肌肉放松,解除肌肉痉挛,同时牵引时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状态下,受牵拉的脊柱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正常列线状态,脊柱的运动范围及幅度较卧床休息时更进一步得到限制,以便于减轻或消除局部疼痛。但脊柱牵引主要还是针对AIS软组织的松解作用,对AIS骨的调整作用较弱,因此对AIS患者Cobb角的改变不大。

“后伸侧扳”手法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结合AIS的特点总结出来的一套手法。该手法以中医“筋骨同治”为理论基础,结合AIS脊柱两侧软组织生物力学不平衡原理、脊柱阴阳不平衡原理,先在脊柱“凸”侧以重刺激手法为主,达到“泻实”的目的,在脊柱“凹”侧以轻柔的平推法和擦法为主,达到“补虚”的目的,这是治“筋”的手法操作;然后施以“调骨”的手法,先将脊柱下段后伸,使需要调整侧弯的脊柱节段尽量放松,然后在固定脊柱侧弯“弧顶”水平向脊柱侧弯“凸”侧扳动,调整侧弯的脊柱节段,达到“调骨”的目的,最终使AIS患者“筋柔骨平”。导引功法锻炼与“后伸侧扳”手法治疗相辅相成。导引,意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之意,本研究中的顶天立地牵拉导引法和后伸导引法均针对AIS的发病机制和特点,起到拉伸脊柱、促进脊柱两侧的血液循环、松解脊柱两侧肌群痉挛的作用;坐位侧屈导引法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以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消除肌肉疲劳,促进脊柱的正常发育。

本研究结果显示,“后伸侧扳”手法配合导引功法治疗AIS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Cobb角的改善效果也更加明显(P<0.05)。手法的被动治疗与导引功法的主动锻炼相结合,相辅相成,起到“调骨、松筋、稳定脊柱”的作用,临床疗效满意。不过该套手法主要适合胸腰段、腰段的AIS患者,对于颈段、胸段脊柱侧弯效果不佳,有待进一步研究。

[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社,2005:800-805.

[2] 叶启彬.青少年脊柱侧弯矫正的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19):1444-1446.

[3] 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14-118.

[4] 张建华,王展.倒悬牵引配合整脊治疗轻度青少年脊柱侧弯40例[J].光明中医,2013,28(7):1408-1410.

[5] 王书勤,朱其广,林远方.“卧位牵顿”手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2):15-16.

[6] 柯扬,刘汝落.青少年脊柱侧弯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13):990-994.

[7] 朱锋,邱勇,郑伟娟,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椎间盘纤维环胶原的分布及其意义[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4(4):233-236.

[8] 吴亮,邱勇,王斌,等.脊柱侧凸椎旁肌肌纤维不对称性分布的研究[J].脊柱外科杂志,2004,2(5):276-279.

[9] 侯明明,于维良.特发性脊柱侧弯病因学及相关动物模型研究[J].国际外科学杂志,2006,33(2):118-121.

[10] 付桂兵,唐盛平.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激素水平的检测[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8,7(6):32-33.

[11] 冯传汉,张铁良.临床骨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50.

[12] 赵光复,谢可永,施杞,等.练功治疗轻度脊柱侧突症[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1):26.

[13] 叶启彬.脊柱侧弯外科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22-130.

[14] Weinstein SL,Dolan LA,Cheng JC,et al.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J].Lancet,2008,371(9623):1527-1537.

[15] 肖建德,熊建义,范佳进,等.Cheneau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8(12):1172-1174.

[16] 程剑洋,王策,马君,等.色努(Chêneau)支具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9):794-799.

[17] 张汉卿.四维牵引整脊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骨科杂志,2010,11(1):57-60.

(本文编辑:曹志娟)

10.3969/j.issn.1002-2619.2017.02.032

※ 项目来源:2014年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4FZ103)

向勇(1983—),男,讲师,硕士。从事针灸推拿科临床诊治工作。研究方向: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推拿治疗及骨关节疾病的防治;推拿理论实践教学方法。

R682.13

A

1002-2619(2017)02-0287-04

2016-08-19)

△ 通讯作者: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云南 昆明 650021

1 云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康复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猜你喜欢
功法特发性手法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我国中医传统功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及热点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传统体育养生功法技术活化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特发性腹痛一例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