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2017-04-24 07:46
河北中医 2017年2期
关键词:五物气虚桂枝

张 鹏

(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江苏 徐州 221009)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张 鹏

(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江苏 徐州 221009)

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原发性OP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碳酸钙D3片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2组疗程均为20周。治疗10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I)变化,治疗20周后观察骨密度T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56.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CTX-Ⅰ值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CTX-I值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治疗后T值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治疗后T值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可有效改善原发性OP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症状,抑制骨破坏,提高骨密度T值。

骨质疏松;中药疗法;黄芪桂枝五物汤

骨质疏松症(osteorosis pathological,OP)临床上是以人体骨含量减少,骨骼组织的细小显微结构受到损伤,在此基础上引起的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增高的系统性骨骼疾病。临床常见症状有腰背、髋部痠痛或疼痛,下肢无力,身长缩短,甚则

发生骨折等[l]。OP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本研究观察原发性OP的治疗。原发性OP为现代医学病名,《素问·痿论》有“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的论述,属中医学腰痛、痹证、骨痿范畴。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此方主阳气不足,阴血涩滞,多见肢体无力、麻木痠痛。2015-02—2015-12,笔者在碳酸钙D3片治疗基础上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原发性OP气虚血瘀证30例,并与单纯应用碳酸钙D3片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均为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门诊(30例)及骨质疏松专病门诊(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52~82岁,平均(65.87±8.82)岁;病程2~6年,平均(2.40±1.82)年。对照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52~80岁,平均(66.13±7.47)岁;病程2~5,平均(2.50±1.50)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1]中原发性OP的诊断标准,腰椎和髋部骨密度T值降低超过正常人骨峰值2.5个标准差(T值≤-2.5)。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原发性OP的诊断标准。气虚血瘀证证候:腰背痠痛,肢体麻木疼痛,倦怠无力,筋肉挛缩,肢体关节活动不利,舌质黯,或有瘀点,脉细涩无力。同时结合《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确诊。

1.2.3 纳入标准 符合原发性OP的西医诊断标准;治疗组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证辨证标准,对照组不区分中医证型;年龄50~82岁,能够严格服药者。

1.2.4 排除标准 不符合原发性OP的中西医诊断标准者;继发性OP;中医诊断有明显兼夹证者;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且病情未控制、影响辨证者;服用其他疾病治疗药物影响骨转换指标测定或中医辨证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碳酸钙D3片(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29)600 mg,每日1次口服。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12 g,桂枝12 g,赤芍10 g,生姜20 g,大枣10 g。血瘀重者加川芎12 g、当归12 g;气虚著者重用黄芪36 g;腰痛显者加杜仲12 g、续断12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20周。

1.4 观察指标 治疗10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骨转换标志物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Ⅰ)变化。治疗20周后,采用美国NORLAND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型号XR-600),测定第2~4腰椎(L2~4)和髋部(Ward's三角区除外)最低T值[3]。

1.5 疗效标准 显效:腰背疼痛、肢体麻木无力等完全消失;有效:腰背疼痛、肢体麻木无力等明显缓解;无效: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症状各方面均无改善[2]。

2 结 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CTX-Ⅰ值变化 见表2。

组 别n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30706.57±216.12561.23±176.94*△对照组30676.10±215.89614.03±182.18*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CTX-Ⅰ值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CTX-Ⅰ值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

2.3 2组治疗前后T值变化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T值变化比较 ±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3可见,治疗组因为观察T值周期长,为20周,丢失2例病例。治疗组治疗后T值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治疗后T值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

3 讨 论

原发性OP是绝经后女性及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一项关于患病率调查的Meta分析,在中国原发性OP为中老年人常见病,40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达13.2%,至2050年预计原发性OP患者约有1.3亿人[4]。原发性OP的严重不良事件是发生脆性骨折,较轻的碰撞、跌倒,甚至咳嗽等都可能导致骨折发生,从而引起该病病残率和死亡率的增加,是威胁老年人的主要疾病之一。

目前现代医学对原发性OP的治疗主要有基础措施和药物治疗两方面。其中基础措施包括健康适当的生活方式。均衡的饮食、适当的户外运动和日照有助于骨骼的锻炼,限酒戒烟、预防跌倒也是基础治疗的重要内容[5-6]。基础治疗同时包括骨健康基本补充剂:钙剂和维生素D。我国营养学会对于成人推荐每日钙摄取量800 mg,根据营养调查中国人饮食中平均获取钙约400 mg。对于原发性OP的高危人群,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取推荐量为1 000 mg[7],故需额外补充约600 mg。足够的钙摄入可改善骨丢失情况,加强骨矿化[8]。维生素D可促进钙吸收和维持血钙水平的稳定,同时能改善肌力,防止跌倒[9]。根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1]推荐剂量为400~800 mg/d。原发性OP的药物治疗主要常用双磷酸盐类、降钙素类,同时有雌激素类、雷奈酸锶、活性维生素D等,多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或(和)促进成骨细胞活性来改善骨代谢,提高骨形成,达到治疗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3个方面的指标判断疗效,包括症状改善情况、骨转换标志物CTX-I及T值。症状是患者的主观感受,通过对症状的分析可较早地初判疗效。骨转换标志物是骨骼的代谢产物,包括分解和合成产物,具体指标分为钙磷代谢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骨转换标志物可及时反映骨代谢状态,用于诊断分型、疗效评价等,对原发性OP的治疗有重要的参考意义[10]。在诸多指标中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及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推荐CTX-Ⅰ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作为临床检验的骨转换标志物。I型胶原占骨骼有机质的90%以上,骨吸收时被降解,短肽进入血液,因此CTX-Ⅰ是最常用的胶原降解标志物,反映了破骨细胞的活性,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患者用药后CTX-Ⅰ的变化情况,有助于早期判断患者骨转换率并评价疗效[11]。T值是诊断原发性OP的重要标准,反映骨量及骨强度的指标,也是治疗目的及最终效果评价的依据,观察周期较骨转换标志物长。

在原发性OP的治疗中,现代中医学者不断发掘中医药的潜力和优势,通过传统病因病机分析,中药现代药理研究,临床病例观察等,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13]。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骨,滋养骨骼,《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肾者……封藏之本……其充在骨”,肾精充足骨髓得养,肾精不足则骨痿无力。《灵枢·本脏》有论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瘀血阻滞,气血不能濡养骨骼,则关节不利。现代中医对于原发性OP的认识由传统理论发展而来,多认为其病位虽在骨骼,但存在脏腑失调,肾脏及脾胃功能失司,病因病机有虚有实,多以虚为主,气虚及肾气不足为根本,脾胃虚损、脉络瘀阻是发病的重要因素[14-15]。阴阳皆衰,气血运行不畅,而见躯体痠痛、麻木不仁,关节活动不利,肢摇肌颤,如“风痹状”,根据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当属黄芪桂枝五物汤方主之。方中黄芪性甘温,善益气;赤芍和营理血;生姜、桂枝温阳通痹;生姜、大枣和营卫。组方温、补、通、调并用,达益气活血通痹之效。

治疗10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56.6%),可以看出黄芪桂枝五物汤可较好地缓解患者腰腿疼痛、麻木无力等骨质疏松症状。在CTX-Ⅰ的观察上,治疗组治疗后指标明显下降,说明黄芪桂枝五物汤能够抑制破骨细胞,降低骨丢失程度,从而达到抑制骨组织的吸收和增加骨量的作用。治疗20周后观察最终T值有较好改善,骨量增加,达到治疗效果。对照组单独应用骨健康补充剂碳酸钙D3片,治疗前后比较CTX-Ⅰ及T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在原发性OP治疗中单独应用碳酸钙D3片效果不理想,建议联合用药。综上所述,治疗气虚血瘀证原发性OP,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可调节骨组织代谢,通过减少骨吸收增加骨密度,提高对原发性OP的疗效。

[1]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55-360.

[3] 朱晓颖,朱汉民.临床诊断中骨密度测定的若干问题[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19(12):1315-1317,1322.

[4] 韩亚军,帖小佳,伊力哈木·托合提.中国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7):1129-1134.

[5] Briot K,Cortet B,Thomas T,et al.2012 update of French guidelines for the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J].Joint Bone Spine,2012,79(3):304-313.

[6] Lekamwasam S,Adachi JD,Agnusdei D, et al.A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J].Osteoporos Int,2012,23(9):2257-2276.

[7] 程义勇.《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修订版简介[J].营养学报,2014,36(4):313-317.

[8] 刘荣,赵柄康.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23(7):58-60.

[9] 吴冬梅,刘培成.维生素D与老年骨质疏松[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5,21(5):634-637,642.

[10] 张萌萌.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20(11):1263-1272.

[11] 陈德才.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5,8(4):283-292.

[12] 张智海,刘忠厚,李娜.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第三稿,2014版)[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20(9):1007-1010.

[13] 刘源,郭艳幸,郭珈宜,等.从虚论治骨质疏松症[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8):67-69.

[14] 孔祥琴.读《内经》谈骨质疏松症病因[J].吉林中医药,2007,27(9):62.

[15] 张绍文,李盛华,樊成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诊治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19(12):1318-1322.

(本文编辑:习 沙)

10.3969/j.issn.1002-2619.2017.02.016

张鹏(1983—),男,主治中医师,硕士。从事中医内科、老年病、骨质疏松症等临床治疗工作。

R681;R681.04;R681.05;R289.5

A

1002-2619(2017)02-0227-04

2017-01-06)

猜你喜欢
五物气虚桂枝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桂枝香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气虚了,病多了
我的发现
黄芪桂枝五物汤佐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8例疗效观察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四虫五物汤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90例
前列地尔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