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预习的新主张

2017-04-25 23:26王水丽
文教资料 2017年5期
关键词:有效预习新媒介小学语文

王水丽

摘 要: 预习,是教师有目的地让学生对将学内容做适宜的学习准备。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借助新的媒介或技术,提高预习成效。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有效预习 新媒介

预习,是教师有目的地让学生对将学内容做适宜的学习准备。毋庸置疑,预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

那么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怎样借助新的媒介或技术,提高预习成效?

一、任务单:预习目标走向清晰

据调查发现,一线教师比较注重预习,大部分语文教师都把预习当成作业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标自然段、学习字词、读课文、想疑难处等,但是预习目标模糊,以致学生的课前学习效果不佳。

“任务单”全称“自主学习任务单”(以下简称任务单),是供学生课前学习使用的。任务单包含课题名称、“实现目标”、学习方法建议、课堂学习形式预告,以及学习任务、困惑与反馈等,强调把教学重点、教学难度及其他知识点化为问题,旨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追求中实现学习目标。下面以苏教版语文五年级教材《诺贝尔》第一课时的预习为例:

教师如何设计“任务单”?“任务单”分为三个部分: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和困惑与建议。学习指南中的“实现目标”是教学目标的转化,要求学生通过自学达到掌握学习材料的维度和程度,体现了教师的育人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智慧。《诺贝尔》的“实现目标”一目了然,学生很清楚地知道预习所要达到的效果,这是有效预习的关键;“课堂学习形式预告”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味道,让学生发现自主学习与将要发生的课堂学习之间的关联度,从而自主学习。

总之,《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秉持“学在先,学而会”的理念,也就将容易学的、学得会的知识或方法放在课前学;需拓展、提升的学习任务放在课堂上讨论和解决。课堂教学,一般可以通过“交流、检测预习成果-进阶作业-协作学习-展示质疑”等几个环节组织教学。从实际效果看,学生能积极参加课堂活动,语文核心能力得到提高。

二、微视频:预习载体走向动态

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说:用视频再造教育。视频可以暂停、回放、重播,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控制学习进度,从而有效提升学习绩效。

语文视频内容如何确定?一般讲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比如《诺贝尔》一课的微视频,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文本的特点,笔者设计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字词,疏通课文;第二部分,讲方法。教学生用“六何法”画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结构化、系统化思考。又如第十一册《如梦令》一课,为了科学地分配“课前”与“课中”内容,将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自行摘到的“苹果”:字形词意,放入课前学习,把有难度的“想象与表达”、“感悟与诵读”放在课堂上进行内化与拓展。

微视频突破了静态书面呈现的限制,让课前预习发生根本变化,平面阅读兼容立体视听,给学生带来动态、有趣、内容丰富的预习体验,推动学生个性化、趣味化的预习。这样教师注重知识目标的实现,对学生预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兴趣爱好、方法习惯、学习过程等也等同重视。在小学阶段,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它将对学生今后甚至终身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视频开发应该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也就是与学生学习最直接的需求——完成预习任务正好匹配。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微视频开发大多沿袭以前的资源库建设做法,追求根据教材开发系列视频,希望开发好的视频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并不考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是不是一定以视频为最佳媒体。

三、二维码:预习资源走向丰富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二维码在商业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说过,最终改变课堂技术的或许是手机。在教学领域,“二维码”突破时空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课程学习资源,改变教育信息传递的方式,使学习行为更具有开放性和广域性。教师可以利用免费的“草料二维码生成器”,把文字、图片、视频转化成“二维码”。学生通过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扫描“二维码”迅速获取所需的信息。笔者在布置《长征》预习作业时,为了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材料,把《长征》海量图片资源、故事史料、精选的视频、资源的网址转化成二维码,贴在学生的家作本上。学生到家一扫二维码,就轻轻松松地获得丰富的预习资料。

总之,教师应适时把“二维码”引入课前预习,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二维码信息量大、简单易用、方便快捷的特点,为课中课堂互动、分层教学提供了支撑,为课后再次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延伸。

四、自媒体,预习形式走向多样

自媒体指凭借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传递信息的新媒体,如QQ、微博、微信、论坛等。自媒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也让预习形式多样。

1.设计赏、听预习作业。网络音频平台提供了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的语文资源。引入适合儿童学习的丰富的课程资源,让课程形态多元并存,是改革的必由之路。“喜马拉雅”、“蜻蜓FM”、“得到”等呈现了丰富的有声读物,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学生可以便捷、高效地獲取经典。比如在学习巴金《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时,让学生以“巴金”为关键词,在“喜马拉雅”搜到巴金的《随想录》《家》等音频。“听”成为重要的学习途径。学生用耳朵代替眼睛完成作业,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及巴金的思想。当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教师可分层布置作业。

2.设计口头表达作业。在强调读和写的同时,更应重视“说”的作业。一般而言,“说”的预习作业布置多,检测少,实效低。自媒体的信息呈现方式比较综合,是学生“说”作业的新平台。在QQ、微信等平台上,学生诵课文,说习作,读故事名著,吟古诗,讲笑话,展示“新年录拜年送福”等音视频作业。学生把作业发送到社交平台上,用“我”的声音说话,口语和书面语得到互换,提升语文的核心素养。

五、“一卷”:预习的效果走向可测

一般语文教师这样检测:现在检查昨天的情况,请哪位学生读读课文。教师通过朗读的流利程度判断学生的预习情况。这样例行公事的检测,无法判断学生的已知和未知,无法检测每一个学生。另一种情况,教师设计了很多有针对性的预习作业,但是对作业后续的梳理、分析,耗时耗心。无论哪一种情况,预习效果低下,课堂教学基本处于“零起点”。

问卷星将改变这一现状。问卷星是专业在线问卷调查、测评、投票平台,具有快捷、易用、免费等优势。预习时用问卷星,有效检测自学效果,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例如预习《鞋匠的儿子》第一课时,通过问卷星统计,发现83.2%的学生写错了“尴尬”,把左半边“尤”看成“九”。错误的原因在于:这个词“宋体”时特别像“九”,当它变成其他字体时,笔画就一目了然。错误的原因是教学起点和重点,上课时笔者直奔重点,用放大的改变字体的方式教学生字。教学效果非常好,从那以后,全班没人再写错“尴尬”。

“问卷星”实现了作业布置、提交、在线批改、数据统计及师生交流、答疑的电子化。学生做问卷,花时少;问卷星自动统计答题情况,学习的过程成为数据产生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事先收集的预习数据,调整课堂教学策略,从事后补救式教学走向课前的动态式干预教学。《2016新媒体联盟中国基础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指出:中国的基础教育展现了越来越多的學校开始采集与学习活动有关的数据来实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趋势。大数据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运用越来越普及。如何让互联网与作业评价深度融合,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问卷星呈现出来的大数据,将成为改革作业评价方式的有效路径之一。

作业是学生课前学习多样化认知观念的展现。移动互联网时代,教师急需提升信息技术,改变观念,借助一些新的媒介让学生预习的目标清晰、载体多样、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效果可测,为深度的课堂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D].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2]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e737fa0100nf5y.htm.

[3]金陵.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5.

[4]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18.

[5]夏雪梅,方臻.“完成”和“正确”之外,理想的作业行为是什么[J].人民教育,2016(23):76-80.

[6]王树锋.自媒体时代语文“个性言说”的实践方略[J].江苏教育,2016(10).

猜你喜欢
有效预习新媒介小学语文
浅析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策略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