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琳一切经音义》引《楚辞》考文

2017-04-26 21:59胡杜娟
青春岁月 2016年23期
关键词:楚辞

【摘要】本文将《慧琳音义》引《楚辞》与四部丛刊景明翻宋本《楚辞补注》、惜阴轩从书本《楚辞补注》进行比对,通过对其中重复引用、引书来源及名为王逸注文或原文实为洪兴祖补注等几方面作分析探讨,得出《慧琳音义》非一人一时所书,继慧琳之后仍有众人增补等结论。

【关键词】慧琳一切经音义;楚辞;楚辞补注

《一切经音义》在中国语言学、文献学、文字学、佛经音义研究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其中《慧琳音义》又因其“包罗甚广”、“征引古籍的种类之多,保存佚文的内容之丰富”而成为“现存的佛经音义中一部集大成的内容最丰富的著作”,这一点亦突出表现在其引用《楚辞》上,《慧琳音义》引《楚辞》的条数于《一切经音义》中所占比重最大,关注这些引文不仅能借此以窥《慧琳音义》引书的概貌,还有归类引文材料、考究版本异同等价值。

《慧琳音义》引《楚辞》时所选的本子当是注本《楚辞》,因其一般引原文外,还加引王逸的注文,如:

畴匹(352)“《楚辞》:谁可与兮匹畴。王逸曰:二人为匹,四人为畴。”(卷九·光赞般若经第十卷)(此顺序分别为:页数/引文/卷数/释佛经名及卷,下同)

现所能见的《楚辞章句》多是一些明翻宋刻本,其中宋洪兴祖所作的补注在后世流传较广、影响很大,可称为研究《楚辞》的最优秀的注本之一。

本文所据《慧琳音义》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正续一切经音义》,此书以日本狮谷白莲社藏本为底本影印,且于书后附沈兼士所编的《一切经音义引用书索引》(以下简称“《索引》”),本文据此《索引》逐条摘录其引《楚辞》文160条,以此作为比较研究的初始材料。《楚辞》方面参看四部丛刊景明翻宋本及惜阴轩从书本《楚辞补注》。

一、《慧琳一切经音义》引《楚辞》的概貌

据沈兼士先生的《索引》,我们可窥《慧琳音义》引《楚辞》的基本概貌。首先引书来源上,《索引》中明确列出《正续一切经音义》分别引用了《楚辞》、《楚辞离骚》及《楚辞注》。其次引用数量上,其书引《楚辞》共160条,其中《慧琳音义》引《楚辞》152条、《楚辞离骚》3条、《楚辞注》4条,《续一切经音义》亦引用了《楚辞离骚》1条。

本文摘录了160条词条的内容,考察其引用状况,据词条间引用内容的异同,大致将这160条分为重复引用(85条)、未重复引用(75条)这两大类,其中重复引用类将会于后文作一讨论,因而本文列出这85条词条(包括):

二、《慧琳音义》引《楚辞》的特殊条例

笔者对摘录下的百余条引文进行了反复阅读,发现其中存在不少值得关注的条例,并作了粗略地分析。

1、重复引用注释同一词

上表中有重复引用类85条,结合词条名及引文内容来看,绝大多数是引用《楚辞》对几个同义词或近义词进行解释,如:“抆摩、抆摸”、“轩宇、轩牕”、“儵忽、倏然、倏忽、倏而、倏不见”等,但其中也不乏重复引同一句话注释同一词的情况,如:

黧黮(195)“《楚辞》云:彼日月之照明,尚黤黮而有瑕。……王逸注云:谓不明净也。”(卷五·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百六卷)

(236)“《楚辞》云:黤,不明净也。”(卷六·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百六卷)

潢瀁(608)“《楚辞》:潢瀁犹浩荡也。”(卷一六·无量寿经上卷)

(1675)“《楚辞》云:潢瀁而不可带。王逸曰:潢瀁犹浩荡也。”(卷四二·七佛神咒经第一卷)

(1694)“《楚辞》云:潢瀁而不可带。王逸曰:潢瀁犹浩荡也。”(卷四三·陀罗尼杂集第一卷)

据考察,存在以上情况的引文共12例,其中重复两次的有9例,分别是:黧黮(分見卷五·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百六卷及卷六·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百六卷)、侥幸(分见卷一0·明度经第四卷及卷五二·增一阿含经第四十九卷)、贪婪(分见卷三0·宝雨经第八卷及卷四八·瑜伽师地论第三十三卷)、轗轲(分见卷七五·旧杂譬喻经及卷三一·大灌顶经第八卷)、噤战(分见卷四六·大智度论第十八卷及卷八九·高僧传第三卷)、骀足(分见卷四九·摄大乘论序及卷九一·续高僧传第一卷)、驰骛(分见卷五一·唯识二十论后序及卷八九·高僧传第六卷)、靃靡(分见卷五一·宝生论第二卷及卷八六·辨正论第七卷)、沆瀣(分见卷八八·释法林本传第五卷及卷九四·续高僧传第二十七卷);重复三次的也有3例,分别是:儵/倏忽(分见卷三七·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上卷、卷八0·开元释教录第一卷及卷八九·高僧传第六卷)、潢瀁(分见卷一六·无量寿经上卷、卷四二·七佛神咒经第一卷及卷四三·陀罗尼杂集第一卷)、溘/濭然(分见卷三四·佛说胜光天子说王法经、卷五六·佛本行经第二卷及卷八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上卷)。以上重复引用中有引文完全相同者,亦存在引文不完全相同者,如上文列出的“潢瀁”例。

《慧琳音义》引《楚辞》共160条,以上这类重复引用约占其7.5%,同一书中出现这类重复引用的现象已然怪异,而重复引用的同一引文却又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更令人费解,这类不一致包括异体字、同义词、部分引用等差别,如“溘然”,卷三四·佛说胜光天子说王法经引“《楚辞》云:溘奄忽而之亦至也”,卷五六·佛本行经第二卷引“《楚辞》:宁溘死以流止。王逸曰:溘,犹奄也”,而卷八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上卷引“《楚辞》曰:宁濭亥以流亡。王逸注云:濭者,奄忽而至”;又如“靃靡”,卷五一·宝生论第二卷引“《楚辞》:苹草靃靡也。王逸注云:随风披敷也”,而卷八六·辨正论第七卷引“《楚辞》云:薠草靃靡也。王逸注曰:随风披敷也”……以上种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对此,最好的解释就是,释慧琳所撰《一切经音义》非一人所作,或者至少非其一时所作。

2、引书来源

在引书来源上,《慧琳音义》中有标明引自《楚辞》、《楚辞离骚》及《楚辞注》的内容,这一块也存在让人疑惑的地方:其一,本文开头曾指出《慧琳音义》引《楚辞》时所选的本子当是注本《楚辞》,据粗略统计,引文中标明“王注”、“王逸曰”、“王逸注”、“王逸注云”、“王注楚辞云”或“王逸注楚辞/词”等的引文有近60条,已占总引文数的37.5%,此外还不乏以王注为《楚辞》正文等“错引”的例子,可见《慧琳音义》引《楚辞》并附引王逸注文已是其引书的条例之一,如此,何以另4条引文又特别注明引自《楚辞注》呢?其二,《楚辞》是刘向辑选汇编而成的,其中包括《离骚》(或称《离骚经》),据粗略统计,引文出自《楚辞·离骚经》的有近26例,约占总引文数的16%,可见不标注具体章句名也是《慧琳音义》引《楚辞》的条例之一,因而又何以在同一书中特别注明“离骚”或“离骚云”?且标明引自《楚辞离骚》的4条引文除“落荃”外,其他3条其实并非引自《离骚》,如:

纔哳(2218)“《离骚》:啁哳而悲鸣是也。”(卷五五·生经第五卷)

查今二本《楚辞补注·离骚经》中并无此句,该句实引自《楚辞·九辩》(四部丛刊景明翻宋本140;惜阴轩从书本231)(此括号内分别为该引文于二本《楚辞补注》中的页数,下同)。

悯殇(3361)“《离骚》云:伤太息之悯怜。”(卷八七·破邪论下卷)

该句实引自《楚辞·九章·悲回风》(122;196)。

餔糟(4038)“《离骚》云:餔其醩,歠其醨。”(卷续一0·琳法师别传中卷)

该句实引自《楚辞·渔夫》(137;227)。

如此种种,可见《慧琳音义》在引书来源上存在一定的矛盾,该矛盾也正好印证了本文上一节所得出的认识,即《慧琳音义》非一人所作,或者至少非其一时所作。

3、名引《楚辞》正文或王逸注文实为洪兴祖补注

《慧琳音义》引《楚辞》中存在不少“标引自A,实引自B”的“错引”,如:

误以王逸注文为原文(约27例):

淼漫(3445)“《楚辞》:长也。”(卷九0·高僧传第八卷)

该句出自《楚辞·离骚经》(22;2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逸注:)修,长也。”

魔麾(2358)“《楚辞》:举手曰麾。”(卷五八·五分律第一卷)

该句出自《楚辞·九章·惜往日》(37;187):“麾蛟龍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王逸注:)举手曰麾。小曰蛟,大曰龙。”

田畦(2469)“《楚辞》云:畦犹区别也。”(卷六一·根本说一切有部芯蒭尼律第三卷)

该句出自《楚辞·招魂》(163;273-274):“路贯庐江兮左长薄,倚沼畦瀛兮遥望博。(王逸注:)沼,池也。畦,犹区也。瀛,池中也。楚人名池泽中曰瀛。”

误以他书为《楚辞》正文或王逸注文(2例):

无謇(726)“《楚词》云:言不通利谓之謇吃。”(卷一九·大方等大集菩萨念佛三昧经第四卷)

查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二下(P.124),该句实出自《通俗文》:“言不通利谓之謇吃。”

曛暮(1940)“《楚辞》:与曛黄而为期。王逸曰:广雅:黄昏也,暮晚。”(卷四八·瑜伽师地论第十七卷)

查今二本《楚辞补注·九章·思美人》(115;181):“指嶓冢之西隈兮,与纁黄以为期。(王逸注:)待间静时,与贤谋也。纁黄,盖黄昏时也。”可见王注中并无“广雅:黄昏也,暮晚”句,该引文为误以《广雅》正文为王逸注《楚辞》文,此种现象的产生可能缘自传写、刊刻过程中的失误。

除以上二类之外,还有一类“错引”最值得我们关注,即《慧琳音义》标明引自《楚辞》正文或王逸注文实引洪兴祖补注的条例,据粗略统计,此类引文有10条之多,约占总引文条数的6%,具体如:

儵忽(312)“《楚辞》曰:往来儵忽。王逸注:急速皃也。”(卷八·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百八十六卷)

倏然(1465)“《楚辞》云:往来倏忽也。”(卷三七·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上卷)

倏忽(3145)“《楚辞》云:往来倏忽也。”(卷八0·开元释教录第一卷)

倏不见(3436)“《楚辞》云:往来倏忽也。”(卷八九·高僧传第六卷)

倏忽(2721)“《楚辞》云:倏忽,急皃也。”(卷六八·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第六十九卷)

倏而(3248)“《楚辞》:倏忽,急疾貌也。”(卷八三·大唐三藏玄奘法师本传第二卷)

查今二本《楚辞补注·天问》(74;114-116):“雄虺九首,儵忽焉在。(王逸)注:虺,蛇别名也。儵忽,电光也。言有雄虺,一身九头,速及电光,皆何所在乎?一无速字。(洪兴祖)补曰:虺许伟切。国语云: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虺小蛇也。然尔雅云:蝮虺愽三寸,首大如擘,则虺亦有大者,其类不一。《招?》南方曰:雄虺九首,徃来儵忽。儵忽,疾急皃。……”前四例所引“往来倏/儵忽”及第一例所引“(王逸注)急速皃也”、后二例所引“倏忽,急皃也”、“倏忽,急疾貌”均不见于《楚辞》正文及王注,实出自洪兴祖对《楚辞》的补注。

惆怅(164)“《楚辞》:惆怅,悲愁也。”(卷四·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百九十八卷)

查今二本《楚辞补注·九辩》(140;231-232):“坎廪兮贫士失职而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王逸注)后党失辈,惘愁毒也。五臣云:惆怅,悲哀也。”此例引文于《楚辞》正文中不见,实引自五臣之注。《文选》乃南朝梁萧统所编的诗文总集,其中收录了不少《楚辞》篇目,《九辩章句》即是其中一篇,所谓五臣即是刘良、张铣、吕向、吕延济、李周翰,五臣所注之《文选》成书于唐代,据汤炳正先生言:“今本‘补曰之前所引‘五臣曰云云,本当为《补注》之语,浅人散附《考异》时,妄移于‘补曰之前,故出此矛盾。”可知“五臣注”当为宋洪兴祖补注中所收,因而此引文实出自洪兴祖之补注。

在此类“错引”中还存在非直接引用而是意引自洪兴祖补注的情况,如:

凭螭(3344)“《楚辞》云:雨龙骖螭。王注云:螭若龙而无角,亦谓之地(多?)蝼也。”(卷八六·辨正论第六卷)

查今二本《楚辞补注·九歌·河伯》(60;94-95):“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王逸注)言河伯以水为车,骖驾螭龙,而戏游也。(洪兴祖)补曰:……螭,丑知切。《说文》云:‘如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一说无角曰螭。一音离。《集韵》:‘螹螭,龙无角。”可见此处引文王并非出自王注,实意引自洪兴祖的补注。

释慧琳本身为唐代人,无法于自己的时代中超前见到宋代洪兴祖为《楚辞》所作的补注,这一类名引《楚辞》正文或王逸注文实为洪兴祖补注的特殊引文证明了《慧琳音义》不仅非一时所作,亦非一人所作,在慧琳之后仍有无数后继者在不断地增补这部书。

三、结论

通过以上对重复引用、引书来源及名为《楚辞》正文或王逸注文实为洪兴祖补注等三方面的查考、分析,本文得出了释慧琳所作的《一切经音义》并非一人一时之作品等认识,《慧琳音义》在传承过程中,事实上经过了无数后人的修缮、增补,而后才成为今日我们所能见到的样貌。

【参考文献】

[1] ﹝唐﹞释慧琳, ﹝辽﹞释希麟. 正续一切经音义[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2] 刘向辑, 王逸注, 洪兴祖, 补注. 孙雪霄, 校点. 楚辞[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3] 梅桐生. 楚辞入门[M].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3.

[4] 刘叶秋. 中国字典史略[M]. 中华书局, 1983.

[5] 许嘉璐, 主编. 司马迁. 二十四史全译·史记[M].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

[6] 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2015.

[7] ﹝清﹞王念孙. 广雅疏证(清嘉庆元年刻本)[M]. 中华书局, 1983.

[8] 汤炳正. 楚辞类稿[M]. 巴蜀书社, 1988.

【作者简介】

胡杜娟(1993—),女,汉族,安徽黄山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上古汉语。

猜你喜欢
楚辞
一部科学、全面、精审的杰作
目录学在楚辞研究中的作用
《诗经》到《楚辞》乐风的嬗变
爱过的人会殊途同归
古诗词英译研究与文化传播
先秦审美精神演变
朝华已披 夕秀方振
以《诗》释《骚》
诗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