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7-04-26 07:52张倩倩蔡文伯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4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问题与对策

张倩倩++蔡文伯

摘要: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中职师资管理得到不断的完善改进,但是还是在教师的招聘、教师任用、教师培训、教师激励等师资管理中存在着招聘理念落后、双师型教师招聘不足、职称结构不合理、培训机制不健全、激励方式单一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可用改进更新招聘理念、拓宽双师型教师来源、改进完善职称评定制度、建立健全培训机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激励,通过这些具体的对策可以完善中职师资管理。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管理;问题与对策

一、 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招聘指导理念落后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必然有什么样的行动”。当前中职招聘中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与其背后指导理念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招聘理念中存在着问题,这是导致当前中职招聘存在的首要问题,也是中等职业院校师资管理存在的首要问题。据笔者深入调查了解当前中等职业院校在招聘理念中存在着招聘理念落后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招聘过程中注重学历文凭,用学历文凭作为招聘唯一依据,不可否认学历与学校出身与学生的能力有一定关系。但是学历与学校出身不错的就一定能够胜任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吗?这是一个值得让人深思的问题。这种落后的招聘理念必然导致中等职业院校在招聘过程中出现务虚不务实的,不能够招到真正符合中等职业院校发展的人才等问题。

(二)既懂理论又精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招聘数量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从事社会某一行业的专门技术型人才,而要成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专门技术型人才,就必须既懂理论又懂实践。“要培养这样符合社会需要的学生就要求中等职业院校有一支庞大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培养出符合中职培养目标及其符合上一等级职业院校要求的教师。当前中等职业院校理论的知识与专门实践完全分开,之所以这样是由于中职招聘过程中很少招到或者根本没有招聘到既懂理论又懂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所造成的。缺乏双师型教师使得中等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陷入职业教育“两张皮”的境地,双师型教师招聘不足也就是中等职业院校师资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三)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

当前中等职业院校师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问题,就是职称结构不合理。据了解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职称评定不合理,体现在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太少,绝大多数中等职业院校教师的职称都集中在初、中职称,这种职称结构的划分很显然不利于中等职业院校的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能否顺利的发展成为骨干教师,对中等职业院校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还影响到中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流动状况及中等职业教师队伍的稳定。因此职称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是当前中职师资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中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是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障碍。

(四)在职培训机制不健全

“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教育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管理的重要环节”,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管理的培训环节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就是培训机制不健全。表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培训目的不明确,培训对象的选择有偏差,培训内容不符合中职要求,培训效果缺乏具体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章制度做保障的情况下,当前许多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把培训看成仅仅是提供带薪休假的福利,或者视作自己评定职称的敲门砖。这固然与教师本人关系密切,但是不能不说这和培训机制有着重大关系,中职培训偏向于那些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老教师,而真正渴望提高自身的青年教师被拒绝门外,而把培训视为对教师提供的一种福利。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培训机制不健全,所以培训机制不健全也是中职师资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五) 激励方式单一

“教师激励对于师资队伍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教师激励对于教师价值追求及进行自我教育有着主要的推动作用”。教师激励这么重要,在师资管理中对于教师激励就不得不足够重视。反观今天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激励工作,很容易发现教师激励方式单一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当前中等职业院校对于教师的激励就是冷冰冰的物质激励,用无任何生命的几个数字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对教师进行物质奖励。当前中等职业院校用不科学的绩效考核作为对教师进行激励而且仅仅是物质激励自然是有问题的。目前中等职业院校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除了方式单一,还有就是不懂灵活变通。

二、中等职业院校师资管理的对策

(一)改进更新招聘理念

招聘理念落后是当前中等职业院校师资管理中存在最核心最首要的问题,思想认识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思想认识入手改进更新招聘理念才能解决招聘理念落后的问题。有关部门进行组织对中等职业院校招聘部门进行最新招聘理念的培训,通过外部培训这种方式使得中等职业院校从事招聘的相关人员认识到改进更新招聘理念的重要性;中等职业院校有关招聘人员应该学会更新招聘理念的自我教育,可以通过学习网上先进的招聘理念,进行自我反思教育,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加强自我反思,通过这种不断的反思提高自己思想认识。总之,思想教育的途径无非就是内外这两种途径不断地进行改进更新。

(二)扩宽双师型教师来源

针对当前中等职业院校师资管理中存在着双师型教师招聘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内部挖潜的方式,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内部有培养成双师型的青年教师,进行专门的在职培养教育,如果他们是缺少理论就进行理论培训,缺乏实践就进行专门的实践教育,这种内部挖潜能够一定程度地缓解中职双师型教师不足问题;坚持以实力、能力、需要三者结合为标准,进行中等职业院校教师招聘,只有按照这样的标准进行教师招聘,才能够走出教师招聘的误区,招聘出符合学校需要的双师型教师;另外可以通过学校教师推荐或者社会人员自荐等多种形式扩宽双师型教师。

(三)改进完善职称结构

针对当前中等职业院校师资管理中存在着师资职称评定结构不合理,不能够有利于大量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问题。改进完善职称评定结构。首先探寻调查中职教师职称评定要求,通过制定问卷或者访谈获取本校教师群体的职称评定要求,调查了解学校的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对职称评定的需求,需要说明这里只是了解情况,在问卷的制定、访谈尽量要做到客观公正的记录,问卷或者访谈的答案,为后面进行相关分析奠定基础;其次分析讨论这些要求,在此过程中可以征询有关专家的建议,让专家参与到分析讨论之中;最后按照讨论的建议制定出合理的符合学校需要的职称评定结构。当然职称评定结构的合理还离不开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只有形成一股合力一定能够促进中等作业院校师资评定结构合理。

(四)建立健全培训机制

笔者以为可以通过下面几种具体的途径。首先进行教师职业培训意识教育,也就是说让培训人员明确培训的目的,使得其树立为了提高自身能力水平,进而确立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奉献一生的信念;其次通过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确定培训对象的選择,真正选择出那些具有培养前途而且愿意进行培训的教师作为在职培养的对象;最后加强中等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效果监督评价制度,也就是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跟踪的评价,不能评价完了就不闻不问,这是不行的。只有加强培训效果的监督,才能够督促培训人员进行认真培训。从培训意识、培训对象、监督评价入手就一定能够建立健全培训机制。

(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激励

针对当前中等职业院校师资管理过程激励方式单一,而且激励的依据不科学的问题,解决之道就是选择较为科学的依据,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激励。教师工作许多是复杂的不可以量化的,这就需要改变目前对于教师依靠数字绩效考核做为依据,而是应该向定性方面转化。对于教师的激励方式也不应该单纯的依靠物质激励这种方式,而是应该向精神激励方向转化,通过深入调查的方式了解需要,然后依照需要对教师进行激励,而且还应该依据性别、年龄阶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激励,对教师多一些人文关怀、弹性工作时间等方式进行激励,不能够拘泥于某种具体的激励方式,而是应该依据教师的合理需求进行激励,以达到最大程度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为最终的目的,只有围绕这目的进行激励才不会走错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梦卿,杨妍旻.“双师型”视阈下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的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13,19:53-58.

[2]张桂春.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制及经验[J].教育科学,2013,05:91-96.

[3]赖秀龙,周翠萍.论国外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政策支持系统[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12:7-15.

■ 编辑/吕秀妍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问题与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唐山城市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