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里的女儿:在思念的高地你不必《低处盛开》

2017-04-26 16:47思语
知音(月末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兔子女儿母亲

思语

2017年1月8日,当红女作家沈熹微因肺部感染导致心肺衰竭,在三亚离世,年仅32岁。消息传来,网上200多万的粉丝无不为之哀痛惋惜。

沈熹微,原名李璇,这个自称“兔子”的姑娘,从16岁起就患上了“不死的癌症”:类风湿。她曾无数次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却在母爱的守护下,在人生低处顽强“盛开”;她深知自己的病情,懂得母亲的伤悲,生命既然注定短暂,她要用精彩的活过、用温暖的文字,陪伴和宽慰母亲的余生……

“低处盛开”,母爱守护女儿疼痛的人生

2001年12月,远在广东省中山市的王和英接到母亲电话:“兔子最近老发烧,你快回来看看!”王和英挂了电话,火速往四川省江安县老家赶……

王和英1965年出生,是四川江安县人,在当地一所小学教书。通过介绍,她认识了部队军人李新岩。1985年,两人结婚,那年10月,两人有了女儿李璇,因眉目如画,活泼可爱,家里人都喊她“兔子”。李新岩退伍后,转业到当地跑运输,后来承包了一个车队,结果因经营不善,欠了不少外债。此时,学业优秀的李璇考取了县里最好的高中,为了养家,王和英将女儿托付给母亲,跟着姐姐跑到广东开餐馆。谁知,这才不到一年,女儿就生病了!

归家已是深夜11点。母亲正用冷毛巾给兔子物理降温。王和英心疼地呼唤:“兔子,妈妈回来了!”第二天天不亮,她就把女儿带到泸州医学院。医生告诉她:“你女儿患有严重的类风湿,这是不死的癌症,你要有心理准备。”类风湿?这不是老人才得的病么?女儿才16岁!王和英不甘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也要救女兒!

2002年2月,王和英听从医生的建议,给女儿办了休学手续。李璇沮丧地问:“妈妈,我的病能不能治好啊?”王和英指着远处走路蹒跚的老人安慰她:“你看,这些老人都有关节病,不也活得好好的!别担心,你一定会好起来的!”听完母亲的话,李璇心中涌出一丝希望。她开始一边治疗,一边在家看书。有时候怕女儿太累,王和英就让她闭目养神,打开一本书给女儿朗读。伴着朗读声,李璇写道:“请一定坚持下去,就算只为爱我的妈妈。”

经过一年的治疗和休养,李璇的病情得到控制,重新回到学校读高二。2003年高考,她考上了成都武警指挥学院。眼看生活平静下来,2005年12月,李璇忽然在宿舍发起高烧。王和英火速赶到学校,将女儿送往医院。这一次,李璇休学了一个学期。躺在病床上,她无限懊悔:上早操课不应该逞强;爬四楼宿舍不该一气爬完;晚上不该熬夜去网吧……王和英强颜欢笑安慰她:“傻孩子,没事的,我们已经打过一次胜仗,这一次,我们还会赢。”

接下来,王和英再次带女儿奔走在求医问药的路上:去重庆类风湿研究所吃黑药丸;去西安贴秘方膏药……李璇记录下那段经历:“那些在各地医院奔波的日子竟都是幸福的,走不了时有父亲背,抽完血后母亲立即递上灌汤包,等待化验结果时就去附近的小街逛逛,每一次出门都像是旅行。”

半年后,病情好转的李璇重返大学。2007年毕业后应聘到成都一家杂志社做编辑,一年时间,就升为编辑部主任。她给自己取名“沈熹微”,开始写作。她以为,所有的劫难已经结束了。谁知,2008年4月,李璇去昆明看望工作搬迁的父亲时,在出租车上,突然咳出血来,随即陷入昏迷!

王和英闻讯赶到,将女儿送进延安医院。心急如焚中,她一天收到三张病危通知单。直到第六天,李璇才苏醒过来。医生对王和英说:“你女儿因并发症感染胃出血,加上重度贫血,能活过来已是奇迹。”

接着,李璇又发烧腹泻了两个月。这一次患病,对李璇是沉重的打击。她通过网上查阅,得知这病无法痊愈,关节疼痛会随时间推移密布全身,然后导致内脏受损、身体残疾……简单说,就是一时不会死亡,但随时都可能面临死亡。这个真相,让李璇跌入深不见底的绝望。出院后,李璇辞职了。虽然她留在了母亲身边,却整天把自己关起来,对着镜子偷偷哭泣:眼前这个明眸皓齿的女孩,有一天会变得面目全非吗?会变成一个废人吗?会死吗?为什么,为什么是我!

王和英担忧地敲着女儿的门:“兔子,出来跟妈妈说说话!”李璇却赌气一言不发,也不开门。

这天,王和英端了一碗鸽子汤来到门口:“快开开门,尝尝妈妈的手艺!”“别来烦我!”李璇打开门,用力一推,打翻了碗,热油汤泼在母亲手上。李璇吓坏了:“妈……你没事吧?”王和英咧着嘴笑起来:“没事,妈再去给你添一碗。”看着母亲烫红的手掌,李璇一阵内疚。那天夜里,她失眠了。醒来后,她听到低低的抽泣声。她循声走到阳台,看到月光下母亲正掩面哭泣。这是平日里乐观坚强的妈妈吗?此刻的她多么绝望、无助,仿佛比白天苍老了十岁!那一刻,李璇的心被刺痛了:原来父母比她更难熬,他们不过是住在隔壁的炼狱。

2010年6月,李新岩在昆明买了新房。花园、书房,一切都是李璇喜欢的模样。住进去后,王和英每天变着花样给女儿做美食;饭桌上,她和丈夫天南海北地聊天;饭后,她唱歌丈夫吹笛子,夫妻俩一唱一和……父母的付出,李璇一点点看在眼里,她终于被温暖的亲情唤醒,内心升起活下去的勇气:既然改变不了命运,那就用精彩的活着陪伴父母,直到最后一刻吧!她开始学着接受、珍惜。

2010年9月,李璇再次病发,王和英将女儿送到北京协和医院住了两个月。病痛的日子里,李璇经常一连十天,连一口水都喝不下,眼看女儿一日日消瘦下去,王和英肝肠寸断,她终于意识到,女儿这病怕是再也好不了了……

李璇不想躺着等死,稍稍有了一点精神,她对母亲说道:“妈,我想出去旅行!”王和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听临床的病友说,这时的青海湖特别美,于是,李璇刚出院,王和英就买了两张软卧,带女儿去了青海。旅行归来,李璇将这次“生病日记”结成作品集《低处盛开》,交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她写道:“我很庆幸遭受过命运的剥夺,它在剥夺我的同时,也给予我拥有的能力,让我从一个不容易快乐的人,变得随时随地都可以大笑出声。”她笔下的乐观豁达,深深地打动着读者。

行在路上,用精彩的活过温暖母亲的余生

母亲深深地感受到,旅行带给女儿的快乐。身边的亲戚朋友劝她:“女儿身体这么弱,就不要让她东跑西跑了。万一路上出事怎么办?”王和英怎会不知这个道理?她含泪道:“她现在身体已经这样了,我不能不满足她的愿望。哪怕将来倒在路上,只要她心里快乐,也就没有遗憾。”

为了更好地行走在路上,王和英以45岁“高龄”自考了驾照。没多久,丈夫给母女俩承包了一辆车。那时,李新岩在西藏林芝买了一个运输公司,王和英便带着女儿去了阳光明媚的林芝。

一个晴好的天气,一家人坐飞机去了拉萨。看到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李璇忍不住激动起来。见父母很想参观,李璇也大步向前走。地面有坡度,李璇每走一步关节都钻心地疼。不一会儿,豆大的汗水砸在地上,她却咬紧牙关,笑着坚持。登顶后,她开心地抱怨父母:“你们俩真慢,连我都追不上!”其实,她何尝不知道父母是故意落在她后面。她只希望,将自己最美好的样子,刻在父母的心中。

2013年3月,母女俩去了香港;4月,她们从云南自驾出发,经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一路跑7000多公里。近乎一个月的时间,母女俩都行在路上。虽然旅途中要自己导航、寻找住宿,还要时而停车,给女儿舒缓筋骨、准备热水、果泥或营养液,但想到女儿是快乐的,王和英再累也有使不完的劲。李璇在母亲的陪伴下,写道:“苗寨夜间璀璨如繁星的灯光,黄海清晨温柔的波浪,我见证过黄叶是如何飘落,一朵降落伞是如何徐徐在天空盘旋,复又落下——那时我不知道,它们是这样纷纷扬扬,悄无声息落在我贫瘠的田野上,那些珍贵的片段像一味镇痛药,缓释了多少困頓煎熬的日夜。”

只是,旅行并不能包治百病。几乎每年,李璇都有几个月在医院里度过。一个生煎包能让她胃出血;一次牙疼能让她发高烧;拉便血拉得不敢上厕所;血管太细承受不住缓慢流淌的液体……无数次夜深人静,王和英躲在角落,想到女儿遭遇的苦难,想到有一天她会先走,就忍不住放声大哭。可是,等眼泪擦干,她还要做女儿的“开心果”。因为她明白,自己的乐观是女儿活着的信念。

不管女儿在哪里住院,王和英都陪床到凌晨4点,帮助女儿方便一次,然后拿好女儿换下的脏衣服,轻轻带门回“家”。那之后到七点的间隙,她给女儿洗衣服、带上一日所需,来不及在沙发上稍微休息,又要折返医院。王和英对女儿说:“凌晨四点我一个人开车穿过空寂的大街,身边那个位置上没有你,我觉得好寂寞,回到家没有你,我也很寂寞。”李璇听了,红着眼睛说:“我也常这样想呢。”

2014年冬天,李璇因为关节变形,肠胃溃疡,体重只剩73斤,再不能行走。王和英从德国订了一台手动轮椅,开始推着女儿旅行。很多时候,王和英一边带着急救箱,一边推着轮椅,累得腰酸腿疼,还曾拉伤了筋骨。李璇感念母亲:“顽强忍耐得像一只在沙漠中默默垂头行走的骆驼。”她开始有意为母亲写些什么。她想到,万一哪天走了,这些温暖的文字,可以陪伴母亲的余生!她告诉母亲:“我以后要写本《妈妈推着我去旅行》!”王和英笑道:“那妈妈一直推着你,你就可以一直写下去!”

这些年,为了看病,李璇花了接近200万。父亲为了挣钱,总是不能陪她一起旅行。李璇深知父母不易,总想减轻家人的负担。2015年5月,她出版了小说集《不曾爱过,怎会懂得》,收到近万元的版税。2015年底,她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取名“低处盛开”。她对母亲说:“这上面写文章,读者可以打赏!”王和英并不喜欢“打赏”两字,但她明白,女儿只是想为这个家尽一份力。李璇用粉丝的打赏给父亲买了皮鞋,给母亲买了衣服。那年12月,她还出版了散文集《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日渐成名后,她得意地对母亲说:“妈妈,我以后会养活你的!”王和英笑着点头,心却早已透湿。

一次次云开雾散,一次次化险为夷,时光终于来到2016年。这年年底,李璇的身体也进入寒冬,耳鸣、咳嗽、胸腔积水、尾椎骨溃烂,睡觉只能坐着:“身体变成被白蚁啃噬的房子,随着时间推移,该垮的地方,一一垮了下来。”为了避开冬寒,那年12月9日,王和英开车自驾带女儿驶向温暖的三亚。一路上,她要给女儿的尾椎骨消炎、换药,辛苦异常。目睹母亲的疲惫,李璇不无内疚:“其实何尝不知道,这样的情况下出门,对妈妈的心力是多大的考验。”王和英看透女儿的心思,动情地说道:“兔子,你坐在车上,我觉得全世界都满了,只希望那段路可以永远开下去,不管去哪里。”

如候鸟般,母女俩在三亚安顿下来。心情好时,李璇就写下温馨一幕:“我因为虚弱常躺着,妈妈走进走出,忙碌着那些永远忙不完的家务:洗衣服,叠衣服,为我蒸止咳的糖水,煮饭,洗碗,照顾我吃第二顿加餐,到楼下收包裹,为我换药,擦桌子,然后又到了吃水果的时候……”心情差时,她也不避讳疼痛:“生命的寒季里,多少人头顶雪片命运褴褛,孤零零走在自己的荒原上。他们的痛就是我的痛,我的无助也是他们的无助。痛啊,我甚至很长时间写不下只言片语。”

她坚持把每日心情写在公众号上,众多网友纷纷点赞。有病友留言:“我现在展示出来的勇气、乐观,和坦然的态度,就是依赖于你的低处盛开。”“不知不觉泪水就决了堤,懂得这文字间对妈妈的爱,也懂得一个母亲的全部内心。”而在所有的评论里,最特殊的一条来自王和英:“我是妈妈,生命中也许有许多生如夏花,但我和女儿只有冬夏。”

这世间,女儿所有的快乐和疼痛,都被这个母亲悄无声息地背在了肩上。

续写微博,让女儿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可是,这安宁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2016年12月28日,王和英刚为女儿在海上观音许愿健康平安!29日下午,李璇就吐了血。王和英连忙送她去三亚人民医院。检查结果出来,血色素测量只有22,接近濒死的数字。连续输血后,刚好转一点,李璇就要离开,她用严重变形的手指在公众号上写下:“医院不是好地方,没有任何一个病人愿意被捆绑在床上。我会战斗到最后,但不是在病床上。”

王和英不是不知道这时出院有多危险,但看着女儿的文字,她含泪在出院单上签字。回家路上,李璇就发起烧,不住地咳嗽。1月7日她重返医院。王和英守在抢救室门外,透过玻璃窗,她看到女儿用干瘪的嘴唇对她说:“妈妈,不哭。”

次日凌晨3点18分,李璇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无数次害怕这个时刻来临,而它终究还是来了!王和英忍住眼泪,走到女儿床前,给她换上她最喜欢的红上衣、蓝裙子。怕女儿冷,她把每件衣服都焐到怀里,暖热了,抚平整,再给女儿一一穿上去……

第二天中午,李新岩从老家赶到医院。王和英扑到他怀里哭道:“对不起,这次我把兔子带没了!”李新岩紧紧抱着妻子。当晚他躺在女儿睡过的床沿,泪水一次次涌出眼眶。1月9日,夫妻俩将女儿的遗体火化,抱着女儿的骨灰盒回家。一路上,王和英抱着盒子不敢落泪。晚上夜宿贵阳,她跑出门外,抱着一棵大树,哭得撕心裂肺。她登录女儿的微博,写下:“太冷了,我的宝贝。虽然妈妈万分不舍,但还是终于要放手让你走。永别了我的李璇乖女,永别了我的沈熹微宝贝。”

消息传来,李璇的粉丝震惊了,文坛朋友也都惊呆了。黄佟佟、柏邦妮等作家朋友纷纷写文悼念,十几位作家朋友从全国各地赶到四川,很多老同学自发来到追悼会现場,一起为李璇送行。

处理完女儿的后事,王和英虚脱般回到家,她在女儿的房间点了一盏长明灯。环顾这个屋子,书桌上翻了一半的书、藤篮里扎头发的发卡、洗脸盆上的小方巾、枯萎的绿萝……王和英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大哭起来:“女儿,你走了,我也不活了!”不知什么时候,丈夫走到她身边,哽咽着抱住她:“你走了,我怎么办啊!”是啊,自己如果随女儿去了,丈夫怎么办?还有80岁的老母亲怎么办?可是,这毫无希望地活着是多么煎熬啊!

这天晚上,她登录微博,看到网友几千条留言,在众多痛惜哀婉的评论中,还有很多关切的声音:“兔子妈妈怎么样?一定要坚强!”“挺住啊,勇敢的妈妈!”“阿姨,想说话就上来说说话吧,我们听着!”而自从女儿去世后,王和英的手机就不停地有朋友添加进来,他们均是女儿文学圈的朋友。

看到这些温暖的问候,王和英擦干眼泪。是啊,女儿虽然走了,但还有很多没有完成的事情:她的新书正在热销;她的公众号还有粉丝在不停打赏;出版社要再版她已经售罄的《低处盛开》;诸多病友还在等着她的安慰……既然不能选择死,那就带着女儿的遗愿活下去吧!王和英擦干眼泪,在女儿的微博上写下第一篇文字:“来也熹微,去也熹微,名也熹微,命也熹微,生如天上璀璨的星辰,如墙边浅紫色的雏菊默默地在‘低处盛开,如今她也像天使般离去,永远消失在人群里……”

这之后的每一天,王和英都会在微博上写点什么。外出散步她写道:“散步回来看见幺儿的窗口亮着灯,依稀感觉是你在张望,‘妈妈你回来啦,回过神来也是隔世,只是妈妈在你房间点的长明灯,怕你找不到回家的路。”看到大街上一对对情侣,她这样感慨:“1985年你来到我身边,本以为可以看到爸爸牵着你的手托付给另外一个可靠的男生,看到你结婚生子,看到你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没想到你比我们更早地离开这个世界。”

当她一点点写下这些相思,她发现,女儿在她心里活了过来,那些朝夕相处的点滴清晰如昨。网友们读着兔子妈妈的文字,又欣喜又感动:“每次看兔妈回忆兔子的点滴都忍不住泪目。”“文笔真好,希望兔妈替熹微写下去。谢谢您。”看到这些留言,王和英找到了写下去的动力。

2017年2月29日,是李璇离开的第49天,传统说法上的“七七”。王和英怀着锥心的思念,写下:“妈妈会记得对女儿的承诺,以后会带着你去往你从未到达的地方。放心吧,我的宝贝……从此妈妈忍住悲伤,擦去泪水,带着宝贝重新出发。”那一夜,她终于梦见了女儿。在梦里,她听见女儿笑着说:“妈妈,别哭!妈妈,好好活下去,我始终和你在一起!”

(如果想了解更多的母女信息,请扫二维码关注并回复“李璇”。)

编辑/王茜

猜你喜欢
兔子女儿母亲
大三的女儿
海的女儿
兔子
给母亲的信
守株待兔
想飞的兔子
可爱的兔子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悲惨世界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