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架构研究

2017-04-27 00:43肖倩影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自动化系统数字图书馆架构

肖倩影

【摘要】图书馆自动化是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趋势。现代图书馆不仅需要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鉴于此,文章对图书馆自动化的含义、内容及系统的架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架构

一、图书馆自动化的含义、内容

传统的图书馆往往以藏书多少来显示作用和价值,主要职能是收藏各种图书和编制各种目录卡片,其资料传递不便且不完整,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新时代下要求图书馆增强时空观念,提高工作效率,深入了解读者,与时俱进,快速传播知识信息,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印度学者J.S.夏尔马精辟地指出:“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宝库,而且是知识的喷泉。”

随着图书馆的发展和馆藏内容及形式的多样化,图书馆工作和图书服务也在逐步深化,不仅要为用户提供原始文献,而且还要对信息进行深化加工,以满足用户对知识单元的需要,以实现图书馆工作的情报化。图书馆的业务门类较多,包括选书、采购、分类、编目、借阅、装订、上架、参考咨询、期刊、电子阅读、财务、行政管理等许多项目。广义上讲,图书馆自动化应该包括所有工作的自动化。但是狭义的自动化却有一定的范围,主要是针对图书馆工作的数据处理。美国人J.A.特德认为:“计算机在图书馆是用来帮助进行整理和情报检索的。”她把整理又分作采购、编目、流通和连续出版物管理;情报检索又分作编制索引和文献检索等,比较符合现代化图书馆文献情报中的要求。图书馆的自动化是图书馆学情报学与计算机科学等多种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在图书馆工作中主要包括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缩微复制和光学技术、视听资料技术、图书保护技术、图书馆建筑及其他技术。

图书馆自动化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自动化系统。(1)图书采访系统:著录、登记、揭示资料的选择、订购和入藏等。(2)图书编目系统:著录、登记、揭示馆藏细目等业务。(3)图书流通系统:借书、还书、挂失、赔偿、预约登记、催还通知和馆际互借等业务。(4)连续出版物管理系统:期刊编目、期刊预订、期刊记到等。(5)索引编制系统:计算机可用来编排或产生索引款目。(6)情报检索系统:详细的书目记录,既可用于计算机检索,又可用编制索引和文摘杂志。(7)图书典藏系统:馆藏登记、变更、剔除等。除此之外,还有文献标引系统、图书分类系统、自动文摘系统、机器翻译系统等。对于图书馆自动化而言,这些系统一般作为子系统处理。

二、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架构研究

(一)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整体架构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整体架构由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数据库和用户组成。硬件系统主要由计算机主机、外部设备、网络通信设备和其他设备组成。软件系统则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组成。系统软件主要指挥硬件系统工作,应用软件则根据用户需求完成不同功能。数据库是以一定格式在计算机上存储的数据资源,如可以将图书馆书籍分类信息、编目信息、采购与销售服务信息等存儲在数据库中。用户是使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人,包括系统操作员、系统维护人员(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和普通用户等。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可分为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系统和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系统包括采访系统、编目系统、流通系统、连续出版物管理系统、书目查询系统和参考咨询系统等,其中,参考咨询系统常和情报有服务机构的情报检索系统相连,以充分利用馆外各种信息资源。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人事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等。不同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可能因为图书馆具体功能不同而在子系统数目和类型上有所不同。

(二)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网络架构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一直以来应用的架构是C/S(客户端/服务器端)体系架构。根据Intranet技术的应用,在局域网环境下,自动化系统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个部分。客户端可以与图书馆用户进行信息交换,接受用户发出的服务请求,服务器端对各种数据请求进行处理。如图书馆馆员进行资源统计或系统管理时,直接在客户端完成,操作方式简便快捷。但C/S架构在每个用户的机器上都需要安装客户端应用程序,操作方式和配置计算机更为复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C/S架构逐渐被B/S架构取代。B/S(浏览器端/服务器端)架构主要利用计算机上的浏览器实现原来安装在客户端上的应用软件的图书馆服务功能,核心功能则由服务端进行提供。B/S架构更适用于Internet广域网环境,用户不再需要安装任何专用软件,通过浏览器即可选择服务。

还有一种架构则是通过C/S架构和B/S架构组成混合架构模式,在图书馆局域网环境中,可以采用C/S架构,便于图书馆馆员操作;在广域网环境中,则采用B/S架构,方便对图书馆服务有需求的众多普通用户。

目前,增加中间件的多层架构开始逐步取代传统使用的两层架构模式。多层架构模式下,通过服务器操作核心数据,中间件执行应用程序,客户端用于处理和提供用户界面的相关操作。用户无须直接访问服务器,保障了服务器端的数据安全。所以多层架构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增强了系统与用户交互的灵活性,并使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服务效率更高。

三、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架构未来的发展方向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依托网络发展,也渐渐接触到云计算技术。目前,一些国外的大型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商纷纷开始将自己的系统纳入到云架构之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OCLC)的Worldcat Management System, 这个系统是结合美国32家图书馆的使用经验研制完成的,目前其已与挪威图书馆联盟BIBSYS签署使用协议。挪威的100多家图书馆可以利用OCLC新平台提供服务。基于云环境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可以提供以下的服务。

1.系统级别。该级别是图书馆技术人员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开发人员进行软件深度研发,主要完成诸如书目记录的编辑、格式转换、统计等功能。

2.图书馆用户级别。以信息服务去中心化为目的在众多图书馆用户间进行包括数据交换、数据协作、WiKi式书目编目、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Bibliographic Records, FRBR)协作等操作,最终在图书馆间实现资源共享和联合编目。

3.书商或数字资源提供商的服务。书商和出版社注册服务、新资源发布等服务。

4.用户服务。图书馆使用用户数量庞大,数据库信息丰富,通过用户服务可以完成数据深度挖掘和采集,并为用户进行数据推送。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云架构可以解决一些存在的问题。

1.高昂的成本。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投入成本以及维护费用都是很高的。随着系统老化、升级甚至更换系统,都需要新的资金注入。这给图书馆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甚至限制了图书馆的自动化发展。

2.功能有限,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都随着数字化环境的出现发生了改变,图书馆的工作环境也不局限于馆内,一些工作拓展到馆外以及网络环境中。电子资源比例不断增加,编目和检索被新的工作方式取代。

3.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维护问题。图书馆系统的所有代码和功能都由供应商提供,馆方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供应商不能及时调整系统,这样就会给馆方使用自动化系统带来很多不便。将自动化系统软件架构在云计算平台上,该软件实际存放于运營商的服务器内。馆方直接到云平台访问和使用自动化系统,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则由运营商负责。由此可见,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云架构不仅降低了图书馆日常工作的成本,也有利于图书馆减轻对计算机、服务器和信息技术人员的投入和依赖。

在信息时代,我们要抓紧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首先要加强数字图书馆理论研究;其次要立足全局,统一部署,为适应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要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须进行整体规划;另外还需要建立现代化的技术队伍,更好地服务于数字图书馆建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建立一个成功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就要加强图书馆和计算机工作人员之间的良好联系和紧密的合作。首先,应从图书馆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系统;其次,要按照科学的要求,把整个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建立划分成若干阶段,精心组织各个阶段的工作,逐步实现总体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鹏,杨华民,田爱雪.高校数字图书馆海量信息存储系统架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135-138.

[2]王传清,毕强.数字图书馆自动化语义标注工具系统模型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4(06):17-24.

[3]刘曣辛,刘赛君,胡晓雯.国内外数字图书馆云计算应用调查与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12):90-94.

[4]李月明.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功能优化研究[J].图书馆,2014(06):133-134,140.

猜你喜欢
自动化系统数字图书馆架构
基于云控平台雾计算架构的网联汽车路径控制
浅谈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探究数字化自动系统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
刍议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及其防护策略
VIE:从何而来,去向何方
企业架构的最佳实践
三层架构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