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017-04-27 15:04黄佳沁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4期

黄佳沁

摘要:一般来说,语文教材具有很高形象性,具有很强的情感特点,通过对于文章的阅读我们可以进一步感悟文章的内涵,体会文章中景色之美,人文之美以及艺术之美,给予学生不同的人生体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学在平时应该积极地组织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情操。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32-01

青少年在这个阶段有着自己的特点,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思维发展都处在最为关键的阶段,性格特征也在逐步的走向稳定,对于美得追求也是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而通过语文知识的传授和教学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使得学生的人格变得更加健康向上,这些都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东西,也是最重要的任务。

通过老师的教学与指导,不断地体验文章的美,发现文章的魅力所在,使得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受到感染和熏陶,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使得学生感同身受,体验其中的乐趣,感受智慧的魅力。

1.合理地利用教材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生活中美丽无处不在,我们需要用我们的眼睛来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大力的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引导学生去积极地品味文章的好句子,通过对句子的美的发现来进行文章的鉴赏;比如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文章的实际情况,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给予学生呈现文章的美景,让学生通过阅读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子,通过对句子的分析来发现其中的美,来品味其中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文章的欣赏和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也会增加学生的情感,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

2.通过文章的品读来发现其中的自然美

在语文的课本中,有很多的文章都是来写美景的,作者通过语言的表达再现了客观的景色,对于这类的文章,教师一定要指引学生进行仔细的阅读,在进行反复阅读基础上来感受自然地美,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引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得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可以产生共鸣,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文章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的技巧。

许多的文章散文都是对景色的描写,通过感受文章可以领悟其中美丽、清新的自然之美,同时作者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审美以及自己的理想和情感,使得文章变得更加有生机和活力,把自己的理想与希望寄托在美丽的事物上面,使得情感很自然的融入到景色当中,使得文章的境界有所提升,如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品读到这些内容,那么学生的审美素养一定会大有提高。

3.对于文章要进行"美读",大力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学生可以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来进行文章的体验和感悟,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受文章中的思想情感。阅读方式可以有很多的方式,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感受文章的美丽,体会其中的情感,也可以进一步唤起学生的想象力,给予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内心的真情实感,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通过文章的美读,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脑海当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表现出文章的自然之美,再加上教师的合理引导,以及老师的深度讲解,自然而然起到了一定的美乐作用。

4.对于文章的品味要深入,达到审美情趣的升华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去欣赏文章的美,还要帮助学生去体会文章中作者的审美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熏陶,促进学生进行自我的修养提升,帮助学生来感受文章的美,可以进一步掌握鉴赏文章的技巧。

5.仔细的分析文章中的形象,引导学生追求精神美

在语文课本中一个感人的形象,可以激发很多人的情感共鸣,也可以给予人们一種积极向上的信念,而一个丑恶的人可以遭人唾骂,受到很多人的憎恨。文章中形象月鲜明说明对于学生的影响越发的深刻,通过作者情感的表达,必然会让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从而促进学生产生一种学习人物内心美好的举动。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人物的形象特点和情感特征,让学生体味其中的美与丑,树立一个好的审美观;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科学的审美标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进而促进学生去追求美,使得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有意义,也更加的丰富多彩。

6.通过阅读带动写作,启发学生的像,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

通过对学生的审美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审美素养,从而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进行审美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创造,发掘更多的美,真正的把生活中的美挖掘出来进行语言的再创造。通过进行研究与分析,进行实际的写作可以使得语文教学走向更高的层次,使得学生不断的拓展自己的视野,深化自己的知识体系,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修养,使得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加高尚、健康、积极。

参考文献:

[1]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