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认识 聚焦核心
——《认识分数》教学

2017-04-28 01:36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份数研习涂色

吴 欢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6~78页例1、例2,以及随后的“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上学期,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吴老师这儿带来了三个长方形,你能分别说一说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吗?

师:长方形大小都相同,涂色部分大小也相同,为什么表示的分数却各不相同呢?

生: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涂色部分也不同。

师:看来,到底用哪个分数来表示,首先要看它究竟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又表示了其中的多少份。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观察辨析,突破难点

师:吴老师这儿带来了一些桃,把它们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呢?

师:在练习纸上就有这样的8个桃,请你先画虚线分一分,再想一想每只小猴究竟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带研习单投影展示)生1:把8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

师:真好!这是你的想法。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生:没有了。

生:因为这些桃被平均分成了4份,取走了其中的1份,所以是

师:听明白了吗?仔细想想,到底哪一个分数更合适呢?

师:因为我们把8个桃看成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4份,而每只小猴分得这样的1份,所以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很显然在这里就不太合适了。

师:真不错!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终于弄明白了这个问题。

三、学以致用,内化新知

师:如果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呢?如果把16个梨,也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又能分得这些梨的几分之几呢?研学单第2题,先分一分,再填一填。

师:谁来汇报第一道题?(指名带着研习单,投影汇报)

师:同意吗?谁来说说第二个问题?

生:因为没有把这些梨平均分成16份。

师:回顾我们刚才的学习过程,分的水果不同,它们的个数也不同,为什么每只小猴都分得这些桃的

生:因为它们都平均分成了4份。

师:看来啊,无论分什么,分多少,只要是4等份中的1份,就是它的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师:吴老师这儿还带来了一些图,你能给出合适的分数吗?

(指名口答)

师:你能把12个正方形,先分一分,再涂色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吗?动手试一试。

师:(出示5种情况)明明都是12个正方形,为什么表示的分数却各不相同呢?

生: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

生: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师:真不错!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想挑战吗?

生:(齐)想!

师:你能自己想办法,像刚才那样创造一些素材,先圈一圈,再分一分,然后涂色表示这个分数吗?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师:我邀请了一些同学,他们都表示了三分之一。我们一起看一看。

(学生展示)

教师小结:看来,无论是一个图形、一个物体,还是一些图形、一些物体,它们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只要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它的

五、课堂回顾,总结提升(略)

猜你喜欢
份数研习涂色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如何利用题组训练提高分数“量”与“率”的区分度
对提单及保单出具份数的思考
涂色
涂色
涂色
研习新媒体: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拥抱
涂色
泰拳的研习方法及身体的生物适应性研究
吴家麟先生是我研习宪法学遵从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