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传统文化之石攻德育教育之玉

2017-05-02 16:07张静
未来英才 2016年24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传统文化融合

张静

摘要:本文提出在学校德育课中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一些思考,阐述如何通过德育课堂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构建学生道德体系的设想,意在抛砖引玉与广大德育工作者一道进行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教育;融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这样定义:教,上所施下所效;育,教子使作善也,其两大主轴是“长善”“救失”。德育教育的本质是教人如何做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人的德性和铸造人的灵魂的精神生产工程。本文侧重略述将德育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思想民族精神相融合的思路。

一、将圣贤教育与德育相结合

圣賢教育重“仁爱”:儒家讲“明德”,佛家讲“佛性”,道家讲“道法”,其实质都是大爱,本善。学习传统思想,重在解读、善用。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孟子言人皆有之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道家的辩证法;法家的唯物思想;兵家的军事思想;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的逻辑学领域的名家之“诡辩”术等,在今天依然光芒闪烁。可以重点借鉴儒家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借鉴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借鉴儒家的“以义制利”精神,来启示学生正确对待物质利益;借鉴儒家的仁爱精神,培育学生“仁厚宽广”的情操。

二、将伦理教育与德育相结合

儒家思想的核心可浓缩为“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五伦”大道指五种关系: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君臣有义。“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四维”指礼、义、廉、耻,乃国之四维。“八德”指“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古为今用的意义在于,我们在“五伦”之中,就应当扮演好每个角色,履行好每种身份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处之学。“忠”要求我们应该忠于组织忠于事业忠于家庭;“恕”启示我们面对不公正对待和无辜的伤害时,生发出宽容之心,有包容别人的气度和雅量,以“仁者无敌”的襟怀感化对立的人和事,化解矛盾,建立和谐关系。“五常”的现实意义在于警醒教化世人:仁者不杀(伤害生命)、义者不盗(偷盗抢劫、占便宜、贪污腐败)、礼者不淫(好色、沉迷网络游戏)、智者不饮(酗酒、吸毒)、信者不欺(妄语、欺骗、无诚信)。学习就能明义,懂得做人的根本乃敦伦尽分。

三、将因果教育与德育相结合

因果定律不仅是宇宙的根本法则,也是科学、哲学上重要的定律。2015年11月23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学荣休校长做客央视《文明之旅》探讨“科学与佛教”时讲到:“探究因果定律正是科学的方向。因果并不都是直接的,也许报在自己,报在儿孙,报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佛教的本质是教育”。通俗地讲:“因”就是我们所有的思想、言论、行为。这个“因”就如同种子,当种子遇到了适宜的土壤阳光养分之后就会生长开花结果。土壤阳光养分这些能够促成种子生长的因素,就是缘。种下的因,遇到适合的条件就会产生一个结果,这是个很客观的道理。所以,人要想有好的结果先要种好的种子,再要广结善缘,缺一不可。善恶轮回受报自有其规律,“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正如老子所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因果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懂得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令其对宇宙天地、自然万物升起敬畏之心,对天下苍生常存悲悯之情,从而守住道德的底线,做个仁厚良善、正直宽和之人。

四、将养正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

学习《弟子规》的热潮,是一种文化回归、拾遗补缺的明智之举。《弟子规》全文1080字、讲述一百一十三件事,经文简短而涵义隽永,具体列出为人子第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教导为人子弟者尽守本分、约束邪念、保持诚实,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并传承忠厚家风涵养性德的最佳教材,是童蒙养正、安身立命教育古今的宝典,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或许有学生会问:《弟子规》学童学习的啟蒙规范,我是大人了,为何还要学习?现在扎根还来得及吗?没错!这是一个学童的啟蒙扎根最基础的教育范本,但众所周知,从晚清到民国,到八年抗战,我们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殆尽,在没人教没人懂的情况下,或许八十老翁都懂不得做不到,更何况现在90、00后的学生。经书云:“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所以,《弟子规》长幼皆宜,读之能将缺失的道德智慧补上。“修不嫌早、悔不嫌迟”,要导正社会人心、解决社会问题,只有从教育着手,如果老师能将《弟子规》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指导学生逐条落实,则善学者当下即可扩充心量,收到潜移默化、净化心灵,濡养正气之功效。

五、将礼仪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和遵守礼仪,是培育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是经营一个人和谐内心的一种方法,礼仪也是一面道德的镜子,折射着“礼仪之邦”的智慧和现代文明的光辉。讲究礼仪是道德修养提升的重要表现和标志,学习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用传统礼仪来严格规范自己、约束自己,把自己修炼成谦谦君子、有德君子。

德育教育要“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笔者相信,只要我们能以急社会所急想家长所想的认知对待教学,本着教会学生“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的宗旨,去粗取精将传统文化的精华糅合渗透进德育教学中,定会硕果累累!每度春华秋实,我们交付给社会的将是技术过硬、人格健全、内心强健、道德体系完善、精神家园丰美的社会公民!

参考文献

[1] 张成军.浅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新西部,2012(12).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传统文化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