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7-05-10 11:02陈田
新课程·中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小学教育

陈田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

摘 要:通过对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43所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就校本教研工作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

一、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围绕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现状展开,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师资与设备现状,包括教师的专业、担任本课程时间等;二是教学与评价情况,包括研究性学习情况、课程落实情况、评价问题等;三是教研现状与建议,包括教研活动遇到的突出问题及建议等。

本调查主要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前期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先在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指标体系,然后与部分校长、主任、教研组长及教师进行沟通,进而确定指标,编制问卷。后期主要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先通过问卷测试,整体把握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然后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学校类型和对象涉及集美区普通完小、中心小学、直属学校,但未包含民办学校。由综合课程教研组长发放问卷410份,收回410份,问卷收回率达100%;其中有效问卷407份,有效率为99.3%。

二、结果与分析

1.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师资整体水平不高

一是专业性不强。调查显示,现有45名综合实践专职教师,专业特长相符者有29名,占总数的64.4%。现有407名专兼职教师中没有省级学科带头人或省级骨干教师,有29名市级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1%,有2名区级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0.5%。可见,本学科的各级骨干教师人数明显偏少,师资队伍中缺乏综合实践专业知识背景和专业的引领,这成为本学科师资队伍的先天不足。二是经验不足。专兼职教师教学本门学科的平均教龄仅为5.6年,教学经验显然不足。三是课时安排不均。专兼职教师中担任本学科课时数平均为6.7节课,兼任其他学科课时数平均为6.1节课。四是缺少带教教师。近年招了不少综合实践专职教师,但带教力量明显不足,有48名教师安排带教,占综合实践专兼职教师数的11.8%,有58名教师安排被带教,占综合实践专兼职教师数的14.2%,还有占总数的74%没有安排带教或被带教。可见缺少带教教师。

2.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施设备配置不高

一是专用室不足。抽样调查中发现,3-6年级去年227个教学班,配备本学科专用室37个,平均每6.1个班级才有一间专用室;二是实践基地缺乏。建立了28个实践活动基地,平均每8.1个班级才有一个实践活动基地。这些基地中又以德育教育基地、军事夏令营居多,真正能让学生动手实践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地少之又少。

3.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存在差异

一是对综合实践课程的认识存在差异。认为目前所在学校重视综合实践教学的老师有395人,占教师总数的97%,认为所在学校不重视综合实践教学的老师有12人,占教师总数的2.9%,由此可见,老师对课程落实认识较到位,但存在差异。二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差异。一学期中开展1次研究性学习的有124人,占总数的30.5%;2次的有74人,占总数的18.2%;3次的有61人,占总数的15%,还有148人说不清楚多少次,占总数的36.4%,说不清道不明的比例令人担忧。三是对教学中突出问题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116人认为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资源缺乏,占总数的28.5%;有97人认为是教材缺乏,占总数的23.8%;有172人认为经验不足或专业缺乏,占总数的42.3%。四是区级期中抽测的成绩存在差异。近三年对直属学校、中心小学的三个班级进行期中质量抽测的成绩分别是:平均分90.3分、90.4分、86.9分;及格率都是100%;优秀率87.2%、93.7%、84%。可见,三所学校的成绩有所差异。

4.对教师缺少针对性的评价

调查显示,认为学校有针对综合实践教师进行专门评价的324人,占总数的79.6%;认为没有专门评价的83人,占总数的20.4%。多数教师认为综合实践的评价应针对专职教师,而非兼职教师,因为兼职教师的工作量已经很大了,难以与专职教师“平起平坐”接受专门的评价。

5.教师之间互相听评课有差异

调查显示,407人教师中互相听评课如表:

由此可见,多数教师都能互相听评课在10-15节之间,互相学习、相互切磋是教师教研活动的主流。

6.教师外出教研活动的机会偏少

综合实践活动的教研活动,每学期市级一般安排3次左右,区级安排4次左右,市区级教研活动受场地、规模等因素的限制,一般只安排教研组长或专职教师参加,兼职教师参加市区一级的教研活动的机会少之又少。

7.校级教研活动的开展被边缘化

虽然我们有规定的“教研日”,但实际校级教研时间往往被语、数、英给挤占了,据统计,兼职教师参加综合实践教研活动仅占46%左右,校级教研活动被忽视、被边缘化。

8.对教研活动的建议

对综合实践教研活动的开展您有什么建议?我们设计了:专家讲座、专项培训、专题教研、跨校交流、其他五个选项,138人选专家讲座,占总数的33.9%;102人选专项培训,占总数的25%;85人选专题教研,占总数的20.9%;41人选跨校交流,41人选其他,各占总数的10.1%。可见,多数人偏向于专家讲座、专项培训和专题教研项目。

三、思考与建议

1.从课程角度出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实施好综合实践课程,解决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可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学校领导要依法治教。确实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与领导,指派专人负责本课程的整体规划、组织与实施,做到学校活动有人负责,年级活动有人统筹,班级活动有人实施。二是专职教师要充分利用。专职教师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专业素养,参与本学科教学研究的机会及自身的教学实践机会较多,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有更多的思考和经验,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揮专职综合实践教师的引领作用相当重要,要做到“让专者精通”,不能“招而不用”,不能“用而不全”,说是专职教师却还让兼任其他的学科教学。三是兼职教师要加以培养。只靠专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是满足不了教学要求的,许多工作需要依靠兼职教师来完成,要做到“让兼者胜任”,不能“厚此薄彼”。要通过专项培训、拜师学艺、师徒带教、跨校实践等形式加以培养,使兼职教师也能胜任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工作。四是舍得让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学校应该多方面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比如:参加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年会”“相约名师、聚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等,或组织专题培训,或委托高校培训。

2.从解决突出问题着手,加强教学工作指导

一是建立自助教研组。常规的学科教研组往往存在着学科单一、管理简单、重教轻研、安排机械、研讨浅表、教研功利化等问题,自助教研组由教师自愿组合,自定研究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和形式,是一种基于问题的、任务的、松散的、临时的组织,不拘泥于学科或年级的限制,这种自助教研组的建立有利于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开展和问题的解决。二是学会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对具体教学中突出问题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如果能换个视角,那么教学中的“问题”也许就变成了个人成长的“机遇”。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学必须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为使命、为崇高境界。具体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不管是教学资源问题,还是教材问题,或者是经验方法问题,所有问题往深里说,就是我们需要怎样教?叶圣陶老先生给我们的妙方是“教是为了不教”。“不教之教”,首先是一种理念,即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其次,“不教之教”的核心指向的是能力与智慧,而非只教知识。再次,“不教之教”是一种策略,在关键的时候教,教在关键的地方。“不教之教”才能解决把综合实践活动只当成学科教学来教的诸多具体突出问题。我们要坚信,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动手练出来、悟出来的。三是尝试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學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回到教学中来加以解决。这就好比游泳,如果只在岸上讲解练习,不到水中感受,谁能练好游泳?没能经过春风秋雨必要的洗礼沐浴,就无法真正催熟一颗香甜的果实。只有大胆尝试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有良好的教育生成,教学中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如,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对象重大轻小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思路重虚轻实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内涵重外轻内等问题都有待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究和解决。

3.从教学资源整合入手,拓展实践活动空间

一是努力解决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施设备配置不高问题。综合实践活动专用室不足,这就需要学校领导参照科学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一样来配置综合实践活动室,有了学科专用室才有利于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偏少,这就需要学校领导合理规划、调整和整合现有的活动基地,把少先队体验教育基地、德育活动基地、学校特色项目创建等统筹规划,为综合实践活动所用。还可以把学校的课题研究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结合起来。二是不断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空间。要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加以整合与利用。要把综合实践活动空间向家庭、社会延伸。如:《综合实践活动》的“可爱家乡”主题,可与《海西明珠》中的“爱国华侨陈嘉庚”“乐善好施的杜艮”等整合利用,把家乡的人、事、物有机地串起来,丰富课程资源,拓展活动的空间。三是课程资源与时俱进。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性质告诉我们: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的课程。社会资源、时事新闻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教学内容利用起来。如:社会新闻中的“小悦悦事件”“毒奶粉事件”与六年上册“关注我们身边的食品安全”相联系。只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课程资源与时俱进,综合实践活动就会有无限的空间。

4.从改进评价体系开始,完善教师工作考核

多数教师认为综合实践的评价应针对专职教师,而非兼职教师,兼职教师难以与专职教师“平起平坐”接受专门的评价。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方面下工夫。一是变评价老师为评价学生,我们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所讲的“一课一得”,并不是指学生的学习得到了什么,而是学生的学习生成了什么,生成了多少?二是变单一评价为多项评价。不能拿评价专职教师的标准来评价兼职教师,而应该区别对待,做到下有保底上不封顶。三是变评功摆好会为纠错改进会。当下的教学研讨会,常常可见:执教研课的教师“逢场作戏”,听课的教师“观看好戏”,研讨的时候“零敲碎击、火力分散、蜻蜓点水”,通常是优点多说,尽力吹捧,不足少说或不说,避重就轻,把一个研讨会开成了评功摆好会。难怪老师不喜欢,应该端正研讨会的会风,变评功摆好会为纠错改进会、双赢互利会。四是变科研教研两张皮为教科研同一体。时下的教师职评与课题主持前三名挂钩,催生了教师的科研热情,但也要警惕科研教研“两张皮”的现象,科研政绩化、功利化严重并非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因而,教育科研在这些学校就成了形式和花瓶。有人说:工人的科研在车间,农民的科研在田间,教师的科研在课堂间,应该变科研教研两张皮为科研教研同一体,从是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否促进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从解决“上什么?怎么上?上得怎么样?”这些方面做好指标考量,完善教师考核工作。

有位作家写得好:你要种的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快乐树,而不是一棵被修剪、捆绑得伤痕累累的盆景。生命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健康地成长,过多的捆绑和约束只会让生命扭曲。我们期待综合实践活动让更多的生命个体在活动中自然地生长、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邹开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6).

[2]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含义、价值及其误区[J].教育研究,2002(6).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小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