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迦格言》比喻辞格英译比较研究

2017-05-10 08:12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明喻辞格李氏

阳 琼 黄 信

★语言·文学★

《萨迦格言》比喻辞格英译比较研究

阳 琼 黄 信

《萨迦格言》中的比喻辞格大致可分为三类:明喻、暗喻和借喻。达文颇特和李正栓两英译本是《萨迦格言》代表性的全译本,通过比喻辞格英译策略的比较研究,发现二者在比喻形式的解构过程中都较好地做到了意义与风格层面的功能对等,在比喻形象的转换过程中虽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但都很好地实现文化层面的功能对等。

《萨迦格言》;比喻辞格;英译比较

比喻,又称打比方,指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1]比喻能使语言变得生动形象,使深奥抽象的哲理变得明白通俗,被誉为是“最普遍及最有效的语义修辞手段。”[2]然而,比喻又不仅仅是一种修辞,它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差异性,是各民族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比喻辞格的处理是翻译中最重要的问题。[3]《萨迦格言》是藏族格言诗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特征。在写作方面也是极具特色,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生动形象的比喻进行说理,喻体形象丰富、表现形式灵活,具有鲜明的藏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因而有必要对《萨迦格言》比喻辞格英译展开研究,尤其是在“一带一路,语言铺路”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等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从文化的角度探讨《萨迦格言》比喻辞格的翻译,将有助于我国少数民族典籍外译及外译比较研究。

一、《萨迦格言》及其英译本

《萨迦格言》由萨班·贡噶坚赞在13世纪初完成,是藏族文学史上第一部哲理格言诗著作。全书分为开篇、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其中正文共有九章(九品),由457首格言诗组成,均采用四句七音节的结构,主题涵盖治国安邦、伦理道德、尊崇智慧、人生哲理等,主要引导人们区分智愚、扬善抑恶,教人如何处世治学、待人接物,富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语言质朴优美,朗朗上口,是藏族先哲留下的精神宝库。

迄今为止,《萨迦格言》一共有5个英译本。首个英译本由享受“欧洲藏学之父”美誉的匈牙利学者乔玛(Alexander Csoma de Ksama) 在1855和1856年完成。乔玛从《萨迦格言》正文9个章节中分别节选出部分诗节进行翻译,共译出234首,全部为藏英对照,该译本开创了西方藏学研究的先河。1969年薄森(Jame E. Bosson)出版了《萨迦格言》藏蒙英三语对照本。这是《萨迦格言》的第一个英文全译本,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该译本流传并不广。1977年,塔尔库(Tarthang Tulku)出版了《萨迦格言》英译本。一共选译了234首格言诗,译文首次采用诗体结构分行排列,极大地推动了《萨迦格言》在美国的传播。2000年,达文颇特(John T. Davenport)的英译本问世,该译本为三人合译的全译本,宗教色彩浓厚,既注重对西藏文化的宣传,也注重读者的理解和接受。此外,2013年河北师范大学李正栓教授等学者也出版了一个汉英对照全译本,原文虽以次旦多吉汉译本为参照,但它却是国内最新的英译首本,其翻译模式为少数民族典籍外译提供了有益借鉴,对藏族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大有裨益。

二、《萨迦格言》中的比喻辞格

《萨迦格言》每四句诗中两句指实,两句为喻。作者贡噶坚赞把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动物、植物、山水、天体和佛教意象、佛教思想以及人生哲理进行比拟,从而使深邃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萨迦格言》中最为常用的修辞格是对举喻。所谓对举喻,就是四句诗分为上下两联,上联两句是本意,下联两句是比喻,[4]如:

多嘴多舌是惹祸之源,沉默寡言是免灾之本;

巧嘴的鹦鹉被关进笼中,不会说话的鸟儿自由飞翔。(第228首)[5]

上联“多嘴多舌是惹祸之源,沉默寡言是免灾之本”阐述本意,即劝诫人们“话多会招来祸害,须谨言慎行”,后两联是对本意的比喻,将自然界中学舌的鹦鹉被关进牢笼,而不会说话的飞禽却能自由飞翔的现象作为比喻,对本意加以生动形象的阐释。

从表现形式来看,《萨迦格言》中的比喻辞格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明喻

明喻就是用喻体比喻本体,通过直观、生动的比拟达到修辞效果。其基本格式为“甲像乙”。贡噶坚赞在《萨迦格言》中大量使用明喻,寓道理于具体意象之中,以使格言诗中蕴含的佛学哲理为普通民众所接受。如:

蠢人总是袒护自己的缺点,

却把知识远远抛弃;

就象茶滤子抓住了残渣,

却把精华白白扔掉。(第82首)[5]

这首格言诗的前两句写实,后两句为喻。“蠢人”和“茶滤子”分别构成比喻辞格的本体和喻体,二者由喻词“像”连接构成明喻。这种比喻结构让人很直观地感受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从而更形象生动地明晓事理。

(二)暗喻

暗喻又称隐喻,其特点是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没有喻词相连,通过对直接联想来意会作者本意。暗喻是格言诗中惯用的表现手法,多采用“甲是乙”的结构。如:

施舍是最大的财宝,善心是最大的幸福,

博学是最好的装饰,信用是最好的朋友。(第252首)[5]

作者采用“甲是乙”的暗喻结构,强调本体“施舍”、“善心”、“博学”、“信用”和喻体“财宝”、“幸福”、“装饰”、“朋友”之间的相似点,表述精辟的人生哲理,既形象又生动。

(三)借喻

与明喻和隐喻不同而是,借喻是一种省略性比喻,往往直接用喻体来代替本体,形成“甲代替乙”的结构。其特点是凸显喻体,含而不露。如:

与高尚的人亲近,对自己十分有益;

住在金山上的鸟儿,被人们看成了金子。(第343首)[5]

作者采用借喻的手法,隐藏本体,采用具体的喻体形象“金山上的鸟儿”来凸显本体寓意,宣扬“近朱者赤”的处世哲理,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萨迦格言》比喻辞格英译比较

如上文所述,《萨迦格言》运用了丰富的比喻辞格与抽象哲理相呼应,从而使格言诗中蕴含的处世、治学、待人、接物之道变得通俗易懂。喻体既有日常生活意象,又有民俗民谚、佛学典故,具有丰富的藏族文化内涵。因此,如何恰当转换原文中的比喻辞格成为翻译的关键。为了论述需要,本文以次旦多吉汉译本为原文,达文颇特(达氏)和李正栓(李氏)两英译本为比较研究对象,因为该两英译本最具代表性,分别由外国人和中国人所译,且译文时间相差10余年,社会价值观或观念的差异会使两位译者的翻译活动受到制约或影响,即产生翻译的异质性特征。[6]

(一)比喻辞格形式解构

达氏和李氏两个英译本在比喻辞格的处理上均遵循功能对等的原则。[2]具体而言,在比喻形式解构方面基本遵循原文的结构,以明喻译明喻,以暗喻译暗喻,兼顾了语言意义与形式的对等。

原文:靠福德而成就事业,就像太阳一样自己发光;

靠勤奋而成就事业,就像油灯有人点拨才亮。(第235首)[5]

达氏:Things achieved through the strength of merit,

Like the light of the sun, depend on nothing else.

Things achieved through the strength of effort,

Like the light of a butter lamp, depend on everything else.[7]

李氏:If one makes achievements by luck and fortune,

It is like the sun that shines on its own.

If one makes achievements by diligence

It is like an oil lamp brightened with other's help.[8]

这首格言诗采用了明喻的手法,将本体和喻体用喻词“像”连接,直接而又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的劝诫。上述两个译本都采用了明喻结构,均借用英语喻词“like”将原文的修辞关系显化,很好地保留了原文的语言特点,在语言意义和形式方面实现了对等。

原文:施舍是最大的财宝,善心是最大的幸福,

博学是最好的装饰,信用是最好的朋友。(第252首)[5]

达氏:The supreme wealth is generosity;

The supreme happiness is a joyous mind;

The supreme ornament is learning;

And the supreme friend is an undeceitful person.[7]

李氏:Charity is the most precious wealth;

Kindness is the greatest happiness;

Being learned is the best decoration;

Credit and trust are the best of friends.[8]

原文为《萨迦格言》第六章“观察正确处世方法”,也是萨班佛学指归思想“智”与“愚”的例证或体现。原文采用典型的暗喻结构,两个英译本也都沿用了暗喻结构,保留了原文的艺术特色。但相比而言,达氏根据《萨迦格言》篇章布局以及“智”与“愚”二元对立的特点,补充或重构了“the supreme”这一语义,在凸显语义对等的同时也考虑了语篇和风格的对等;而李氏采用更为“忠实”的暗喻结构,侧重语义和形式对等的考虑。

原文:恶人得到了财富,会变得更加可恶;

瀑布无论怎样引导,决不会向高处奔流。(第59首)[5]

达氏:If evil men have gained a fortune,

They will become worse.

No matter how a waterfall is guided,

It will never flow to a higher place.[7]

李氏:Bad people can acquire wealth, but then

Their behavior truly degenerates.

No matter how one tries to reverse a waterfall,

It is well known it can only flow downward.[8]

原文采用借喻的手法,借用人们所熟知的山水意象“瀑布”的特性,生动形象地阐释格言诗所寓含的 “不能姑息坏人”哲理,起到了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效果。达氏和李氏英译本均摒弃了原文的借喻修辞格,将其处理为无修辞形式,重在传达意义。可见在借喻的处理上,两位译者的翻译方法基本一致,主要是通过重构语言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实现源语和目的语意义上的对等。

(二)比喻形象转换比较

当原文中的比喻形象在英语中能够找到对等的文化意象时,达氏和李氏两位译者都选择了直译,再现原语形象。当喻体形象存在文化空缺时,译者都采取释义法,对其加以解释说明,帮助读者理解。然而,由于达氏和李氏所处文化背景、语言能力以及翻译目的和翻译风格等方面所存在差异,二者对喻体形象的阐释再现也随之出现不同。

原文:恶人得到了财富,会变得更加可恶;

瀑布无论怎样引导,决不会向高处奔流。(第59首)[5]

达氏:If evil men have gained a fortune,

They will become worse.

No matter how a waterfall is guided,

It will never flow to a higher place.[7]

李氏:Bad people can acquire wealth, but then

Their behavior truly degenerates.

No matter how one tries to reverse a waterfall,

It is well known it can only flow downward.[8]

原作者采用借喻的手法,借用人们所熟知的山水意象“瀑布”的特性来进行说理,生动形象地阐释格言诗所寓含的 “不能姑息坏人”哲理,起到了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效果。达氏和李氏均将“瀑布”译为“waterfall”,这表明当译入语中有喻体形象相应的对等词时,两位译者都倾向于采用直译的手法,保留原文喻体形象,实现语言层面上的功能对等。

原文:拯救众生的佛还在世上,却要去朝拜别的袓师;

明明身在恒河畔,却要去挖苦水井。(第398首)[5]

达氏:Extending devotion to other teachers

While the protector of beings, the Buddha, lives,

Is like digging a brackish well near a river

Of water with the eight good qualities.[7]

李氏:When Buddha the savior is still alive,

Do not worship other gods.

When you live by the Ganges,

Do not dig a well for bitter water.[8]

原文中的喻体形象“佛”在藏传佛教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能“拯救众生”,而这一形象在英语文化却存在缺失,从两个译本的译文来看,两者都采用了音译的手法,译为“Buddha”并辅以解释性的同位语,以帮助读者理解。达氏将“Buddha”解释为“the protector of beings”,李氏采用“the savior”,二者各有考虑,或强调“佛”的“保护神”作用或“拯救众生”的至高地位,在文化层面实现了功能对等。

原文:学者勇于改正过错,愚者怎能做到这点;

大鹏能啄死毒蛇,乌鸦则不敢如此。(第4首)[5]

达氏:The wise can eradicate faults,

But the foolish cannot.

The garuda can kill poisonous snakes,

But crows cannot.[7]

李氏:A scholar is bold to correct a mistake,

But a fool can never do this.

A roc can peck to death a poisonous snake,

But a raven does not dare to do this.[8]

这首格言借用“大鹏”和“乌鸦”的喻体形象比喻“学者”和“愚者”,以阐明本体“智者勇于改正自身错误的良好品质”。其中“大鹏”原指高贵吉祥的神鸟,*凌立教授在《康巴藏族民俗文化》中论述: 在藏族传统观念里,鸟类飞禽象征和平、欢乐和吉祥。大鹏(也叫金翅鸟)为神鸟,博大而高远,象征着高贵;多用来比喻佛具慧眼,后习俗化为具有吉祥象征意义的崇拜对象。(201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第491页)备受藏族同胞推崇。达氏采用意译,借用宗教词汇“garuda”(迦楼罗)将原文“大鹏”的隐含信息加以显化,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更能传播出藏族吉祥文化及佛教文化的内涵——因为《牛津词典》将“Garuda”解释为“an eagle-like being that serves as the mount of Vishnu”,并明确指出词源来自梵文,为“印度教和佛教典籍中记载的一种神鸟”。[5]这与达氏宣传藏传佛教文化的翻译目的有很大关系。而李氏仅简单采用“roc”直译喻体形象,这与他立足当下国家文化战略研究,传播中华文化,树立西藏形象的翻译目的分不开。

(三)典故比喻辞格英译比较

《萨迦格言》是藏族文学精华,拥有大量的典故。典故因承载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浓厚的藏族特色而成为民族文化传播的核心内容,它常出现在格言诗的后两行并以比喻的形式说明前两行所要表达的事理。《萨迦格言》中含有“鸽子杀妻”、“田鼠结友”、“乌鸦大臣”、“指母数珠”、“龙王还鸟窝”等比喻典故……数量不可谓不多。现举四例以分析达氏、李氏在这方面的处理差异。

达氏和李氏典故中的比喻英译比较

归化与异化或者直译、意译、加注补译以及套译均是典故英译的常用方法,但翻译策略的使用会受制于影响传播效果的各个因素。目前,由于“西方中心主义”和“霸权主义”等意识形态和文化因素的影响,藏族文学或文化在世界文学系统中还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典籍译者应当充分考虑译文的“可接受性”,以求得目标受众对传播信息——藏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6]达氏、李氏在英译“乌鸦大臣”、“鸽子杀妻”、“田鼠结友”三个带比喻的典故时,均无加注或说明,仅简单使用直译。这种看似简单的翻译方式对藏族文化的传播、普及还是极为有利的。因为对目标受众而言,藏族文化还暂时处于边缘地带,只有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才能实现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渐进方式,使藏族文化在目的语文化中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但在翻译典故“龙王还鸟窝”时,李氏在第四分句中刻意使用“Tibetan rulers”代替源语信息“弱者大第巴鸟”,并添加“Because”显化语义关系。同时,他用“oceans(大海)”喻指深层、隐蔽的入侵者,完美地还原了帝国主义入侵西藏的历史真相,体现了李氏外译典籍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而达氏则直接沿用佛教用语将“鹏鸟”,套译为“garuda”,如上文所述,它再现了典故所蕴含的藏族动物吉祥文化以及佛教文化,实为有效的传播之举。

结 语

比喻辞格乃《萨迦格言》最为突出的艺术特色,翻译的成败决定格言诗的传播效果。通过笔者对达氏和李氏两个典型全译本的比较发现,两位译者都遵循了功能对等的翻译原则,以明喻译明喻,暗喻译暗喻的方式对比喻形式进行解构,在语言层面做到了近乎完美的对等。而在比喻辞格形象,尤其是典故中比喻性形象的转换上两者所采用翻译策略又略有不同,但都很好地实现了文化层面的功能对等。具体而言,李氏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多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以减少译文读者的负荷,在解构喻体并进行英译表达时做了甄别过滤处理;而达氏则更多采用异化顺译的翻译策略,以忠实对等的“缩影”形式再现了原语文化,对藏族传统文化尤其是藏传佛教文化进行了较好的“移植”。

[1]范祖民.实用英语修辞[M].科学出版社,2010年,p91

[2]奈达.语言文化与翻译[M]. 严久生,译.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p278

[3] 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2-125

[4]杨镰.中国文学通史·元代文学[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p323-324

[5] 萨班·贡嘎坚赞.萨迦格言[M].次旦多吉,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0年

[6] 黄信. 民族典籍外译比较研究——以藏族《萨迦格言》英译本为例[J].外国语文,2014 年第1期,p118-122

[7] Davenport, John Thomas. Ordinary Wisdom——Sakya Pandita's Treasury of Good Advice [M].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2000

[8]李正栓. 藏族格言诗英译[Z].长春:长春出版社, 2013年

[责任编辑:朱茂青]

Translation of Metaphors: Two English Versions ofSakyaGnomicVerseas Exemplar

YANG Qiong HUANG Xin

Metaphors inSakyaGnomicVersehave three categories: simile, metaphor and metonymy. Two representative full English Versions ofSakyaGnomicVerse, namely the version by Davenport in 2000 and Li Zhengshuan in 2013, were selected as the exemplar. A comparative study was then conducted to study the strategies adop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metaphors. It is found that both Davenport and Li Zhengshuan reproduce the meaning and form of metaphor to achiev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the deconstructing of the original, but they adopt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transforming the metaphor image, which again realizes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culture.

SakyaGnomicVerse; metaphor; version comparison

阳 琼,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广西崇左,邮编:532200)

H31

A

1674-8824(2017)02-0073-07

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藏族典籍《萨迦格言》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C16WY020;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萨迦格言》汉英译本的电子化整理与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5SA0136。)

黄 信,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四川成都,邮编:610101)

猜你喜欢
明喻辞格李氏
从语言符号象似性比较隐喻和明喻
中国文学“译出翻译”的修辞研究
——以《三体》明喻翻译为例
猪李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文言文练习
隐/明喻的恰当性-规约度-熟悉度多维择选实证研究
巧缀辞格在诗词中的应用
辽《韩德源嫡妻李氏墓志》校补
如何使用拈连辞格
李氏朝鲜对明事大关系确立的历史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