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及脑钠肽的相关性分析

2017-05-11 08:08韩岳萍
宁夏医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支数二聚体糖化

韩岳萍,马 斌

·经验交流·

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及脑钠肽的相关性分析

韩岳萍1,马 斌2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及脑钠肽(BNP)检测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32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住院病例资料,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将其分为3组,即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立即行HbA1C、DD、CRP及BNP测定,分别对3组患者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对3组患者HbA1C与DD、CRP及BN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20例患者中单支病变组105例,双支病变组130例,多支病变组84例。双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较双支病变组的HbA1C、DD、CRP及BNP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DD、CRP及BNP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HbA1C、DD、CRP及BNP水平有相关性,可以作为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评价指标。

冠心病;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

冠心病(CHD)为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导致的一组心脏疾病的总称,是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疾病之一。糖尿病(DM)患者CHD的患病率较非 DM 患者高 2~4倍[1],而血糖控制是否良好与CHD的发病密切相关。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反映机体内8~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有研究显示,其与CHD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2-3]。D-二聚体(DD)、脑钠肽(BNP)及C反应蛋白(CRP)作为反映机体纤溶状态、心功能状态及炎性反应状态的指标,其与CHD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4-5]。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DM合并CHD患者冠脉病变与HbA1C、DD、BNP及CRP的相关性,评价其在老年DM合并CH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宁夏人民医院综合科收治的老年CHD患者320例,其中男168例,女152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92岁,平均(68±17)岁。

1.2 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CHD及DM的诊断标准[6-7]。②均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符合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6])。③就诊前存在胸痛、心悸、心前区不适等冠心病症状,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提示存在ST-T异常,存在以上情况者经冠状动脉增强CT检查证实存在冠状动脉狭窄,且至少有1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50%~75%。④年龄≥60岁。

1.3 排除标准:①入院前已经存在心功能衰竭的患者;②合并其他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梗死等;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④合并感染及炎症;⑤合并风湿及免疫性疾病;⑥合并外伤;⑦肿瘤;⑧长期卧床;⑨存在免疫缺陷的患者。

1.4 研究方法:将320例CHD患者根据冠状动脉增强CT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3组,即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立即行HbA1C、DD、CRP及BNP测定(正常参考值:HbA1C4%~6%,DD 0~0.243 μg/mL,CRP 0~6 mg/L,BNP 0~125 pg/mL)。分别对3组患者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别对3组患者HbA1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DD、CRP及BNP进行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2.1 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320例患者中单支病变组105例,平均年龄(77.36±9.44)岁,其中男50例,女55例;双支病变组130例,平均年龄(75.68±9.42)岁,其中男64例,女66例;多支病变组84例,平均年龄(75.46±9.42)岁,其中男41例,女43例。3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3组患者HbA1C、DD、CRP及BNP的比较:双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HbA1C、DD、CRP及BNP均增高(t=-11.24、-19.31、-20.25、-10.2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多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相比,HbA1C、DD、CRP及BNP均增高(t=-4.48、-5.99、-7.90、-11.9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间HbA1C、DD、CRP及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HbA1C、DD、CRP及BNP的比较

2.3 HbA1C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DD、CRP及BNP的相关性分析:HbA1C值越高则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DD、CRP及BNP值越高,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DD、CRP及BNP均呈正相关性(P<0.05),见表2。

表2 HbA1C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DD、 CRP及BNP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CHD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有人认为60岁以上人群每增加10岁,其病死率增加1倍左右。有研究显示,社区居民46~75岁患病率高达86.0%[8]。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往往同时合并多种疾病。DM合并CHD为临床上常见情况[9],而DM血糖控制不佳易导致微血管病变,导致或加重心脏疾病[10]。已有研究显示,血糖控制不佳,HbA1C增高时CHD的发病次数明显增加,其与CHD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11]。

本研究显示,由于血糖控制不佳,HbA1C值越高,患者CHD病变的支数也越多,二者之间呈正相关性(r=0.59),并且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多支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虽然HbA1C与CHD之间并无直接联系,但其可以提示DM患者既往血糖控制情况,间接地反映了既往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其CHD的严重程度也越重。

CHD时,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心肌缺血,纤溶系统异常,DD、CRP及BNP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高[11-15]。DD水平为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降解产物,其含量高低与体内血栓性病变及继发纤溶亢进有关。已有研究显示[16-17],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导致血管内膜损伤,使局部出现纤溶系统异常,而冠心病时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DD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因此,DD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以及CHD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检测斑块是否处于活动期的血清标志物。本研究显示,随着HbA1C增高,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增加,DD出现不同程度增高,且HbA1C水平与DD呈正相关性,这提示DM合并CHD患者血糖控制越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越严重,也从侧面提示HbA1C可作为DM合并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辅助判断指标之一。而随着冠状动脉的病变支数增加,DM合并CHD患者CRP的值越高,这也符合CRP在CHD中的病理生理过程。通过相关性分析还发现,HbA1C与CRP之间也呈正相关性,血糖控制是否良好与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存在重要的相关性,而微血管病变又可以导致CRP的增高,CRP增高又进一步加重冠状动脉病变,也提示血糖控制的好坏与CHD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BNP高低能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心脏功能的好坏与否,而通过本研究还发现,病变支数越多BNP的值也越大,这可能与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多),由于冠状动脉灌注不足而导致心肌缺血程度也在增加,进而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功能下降有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bA1C也与BNP呈正相关性,间接反映了DM合并CHD患者血糖控制与CHD患者的心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可能原因为血糖控制越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狭窄)越重,心肌缺血程度越严重,心肌收缩力越差,心功能越差。

综上所述,HbA1C与DM合并CHD患者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且HbA1C越高,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严重。DD、CRP及BNP也与CHD的严重程度相关,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上述指标越高,可从不同方面评估CHD患者病情。而HbA1C与DD、CRP、BNP的高低也具有一致性,可作为老年DM合并CHD患者病变程度的评估指标之一。

[1] 张素华.2型糖尿病与冠心病[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1,9(4):1-4.

[2] Das RN.Relationship between diabetes mellitu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J].Current Diabetes Reviews,2016,12(3):285-296.

[3] 赵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14.

[4] Peng Wei,Qiang Fu,Jie Bai,et al.Study on the levels of BNP,hs-CRP and stress blood glucose in ACS patient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extent of the coronary arterylesion [J].Heart,2011,97(3):144.

[5] 赵洁,吴俊,贾玫.冠心病患者血液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3):227-229.

[6]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33-751.

[7]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5):353-367.

[8] 朱忠芳.冠心病社区防治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7):148-149.

[9] 路春燕.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流行病学现状与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产业,2012,11(22):189.

[10] 王丽芳,董小英,赵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宁夏医学杂志,2006,28(9):683-684.

[11] 刘浙波,夏豪,曾彬,等.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析[J].广西医学,2015,37(7):907-909.

[12] 李基克,魏方,李军,等.D-二聚体与Lp(a)联合检测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4,21(4):394-395.

[13] Wei Peng,Wang Haibo,Fu Qiang,et al.Levels of BNP and stress blood glucose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ati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J].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2014,68(3):535-539.

[14] 曾小茹.脑钠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预测价值[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0,8(4):268-270.

[15] 顾顺忠,王德琴,周永华,等.血清脑钠肽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J].江苏医药,2015,41(20):2412-2414.

[16] 吴玉塘.D-二聚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分析[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15.

[17] 曾统军.D-二聚体检测在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变程度中的意义[J].西部医学,2013,25(3):386-387.

10.13621/j.1001-5949.2017.04.0337

1.宁夏人民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2 2.宁夏体检康复保健中心,宁夏 银川 750004

R473.5

B

2016-06-13 [责任编辑]王凯荣

猜你喜欢
支数二聚体糖化
心电图U波倒置深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联性分析
降低A牌号细支卷烟含梗签烟支数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乌斯特让检验纱线支数测量更精确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量观察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