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念图的初中生物学复习教学实践

2017-05-12 07:16朱卫娉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江苏苏州215021
生物学通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防线全体学生概念图

朱卫娉 (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 江苏苏州 215021)

初中生物学学业水平测试主要是针对初中阶段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虽然在中考基础上降低了要求,但学业水平测试本身对很多学生来说却并不轻松。紧张的课时量,课后零作业要求,不融入中考等学科特点导致学生在复习之初对新课中所学知识(特别是概念性知识)遗忘比较严重,知识网络的重建难度较大。按照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需要用最少的时间,覆盖最大的信息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直面这样的教学要求,概念图是一个有效而又不失新意的复习方法。

1 利用概念图提高复习效率

苏科版初中生物学教材总共26章64节。8年级下学期常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仅剩1~2个月的时间完成复习,这对教师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传统的复习方式很难达到“轻负高质”的教学目标,利用概念图进行复习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1.1 灵动的知识再现 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是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大量的概念性知识不易记忆,长期缺乏课后复习与巩固极易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为了提升知识记忆的准确性、趣味性和挑战性,教师可将概念图应用在生物学复习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概念图将多个零散的概念按其内在联系整合在一起,此整合过程恰恰是学生对知识最有效的加工过程。将丰满的教材内容浓缩成一幅幅简笔画一样的概念图,相同的知识概念,不同的思维喜好,可以呈现出很多不一样的“简笔画”。如此可将枯燥的复习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参与热情显著提高,知识内化更加主动积极,避免在灌输式复习课中让学生进行单纯记忆,使得各类知识形成完善、系统的网络,提高复习效率。

1.2 直观的评价平台 概念图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了更为直观的评价平台。教师和学生都可根据绘制的概念图结构、连接词和清晰程度,准确判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进行正向引导,实现生物学知识的扩展与迁移。而知识的漏洞在简洁的概念图上一览无余。例如:

图1 关于“遗传物质传递和性别决定”的错误概念图

如图1所示的概念图中,划线部分是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而在此图中,教师可轻易看出学生在该知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清晰的讲解,作出针对性的纠正。纠正后的概念图如图2。

图2 关于“遗传物质传递和性别决定”的正确概念图

2 利用概念图培养学习能力

新课程要求达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育目标。利用概念图不仅有效提升复习效率,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还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1 主动的学习方式 利用概念图进行复习不是单纯的背诵概念图,而是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动手参与完成概念图的绘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够使学生理解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利用概念图梳理概念,分析比较概念间内在区别和联系能够使学生不断培养自身能力明晰概念。绘制修改完善概念图这种主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知识构建的方式、速度及知识呈现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再者,由于生物学科基础的不同,逻辑思维方式的不同,传统灌输式、步调一致的复习方式必然导致复习过程中马太效应的产生,而主动的学习方式则正好兼顾了学生的差异性,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2.2 独立的思维要求 在复习教学中,较多遗忘的知识点需要学生在绘制概念图之前通过教材、笔记、练习等收集和处理信息;学生需要分析各个关键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构建知识框架结构图。在概念图的节点、连线、连接词和层次4个基本要素中,层次要素的正确把控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很高,一份正确的概念图需要学生结合各关键知识的内涵,进行深度剖析和思考,厘清脉络和层次才能构建,这些都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完成。用概念图进行复习是一个不断训练学生的独立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的过程。

3 巧用概念图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导致传统的复习课很难全面兼顾所有学生,在复习进度的要求下,学生往往感到困难,会囫囵吞枣甚至一无所获。而放下“一吐为快”的灌输式复习,走向“自给自足”的概念式课堂,教师可为每个学段的学生量身定制一份复习套餐。

根据学生已有基础,将构建概念图分A、B、C、D、E 5个层次进行教学。层次A:不给出任何提示,独立收集信息完成概念图;层次B:给出1~2个核心概念词,在提示基础上思考延伸关键概念词,逐渐构建概念图;层次C:给出所有关键概念词,学生在此基础上完成分层和连线,填充连接词;层次D:教师给出关键词并完成分层,学生根据给出的概念图基本要素,结合课本信息完成连线,补充连接词;层次E:给出完整的概念图,学生可结合课本,看懂概念图,厘清知识脉络。以“人体的免疫防线”知识模块为例,复习任务设置如下:

1)层次A:不给出任何提示,独立收集信息完成概念图。

2)层次B:根据核心概念词“人体的免疫防线的构成”完成概念图。

3)层次C:利用下列关键概念词“人体的免疫防线的构成、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病原体和骨髓,以及胸腺淋巴结等、吞噬细胞、杀菌物质、免疫细胞、免疫器官、皮肤和管道黏膜、黏膜上的纤毛”完成概念图。

4)层次D:根据以下概念词及分层,完成概念图。

5)层次E:了解并掌握下面概念图。

图4 关于“人体免疫防线”的概念图

通过上述的方式,教师为每个知识体系设置相应层次性任务。这样的复习方式适宜于全体学生的发展,使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徐洪林,刘恩山.生物教学中引入概念图策略实验研究.生物学通报,2003,38(3):38.

[3]林宝忠.新课程改革视野下高中生物概念图教学策略研究.考试与评价,2014(10):97.

猜你喜欢
防线全体学生概念图
概念图在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做好三道防线,孕育完美“天使”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江苏省淮安市繁荣小学活动掠影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当前学校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探析
概念图教学功能初探
概念图构建中概念关系提取方法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概念图策略在生物复习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