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7-05-16 13:37吴锦锋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1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微课教学方法

(柘荣县第一中学,福建 柘荣 355300)

摘要:微课是因为信息技术水平进步而形成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过程中,采取微课实现教学效果的进步,是有其丰富理论基础支持的。针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所发挥的日益重要的作用,现对其基本理论、制作方法及具体应用加以总结。

关键词:微课;高中生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277-02

近些年来,教育界所形成的“微课”之风长盛不衰,随处能够听到同微课相关的话题内容。出于促进微课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目标早日实现考虑,我们有必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使学生得到培养和锻炼,使之同教师一道,适应该方法的新颖性。

一、微课的基本理论

1.基本概念。微课即微型课程,最初在美国诞生,其创建人是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微课意为指向教学目标的微型视频,在微型视频里,教师可以将授课内容指向某一个或者数个重点与难点内容,当然也可以就某一具体教学环节而施设富于情景化意味的视频。

2.基本特点。一般来说,微课所重点指向的是教学发生过程中的某一个或者几个知识点,同其他形式的课堂教学比较起来,微课的片段特征明显,通常并不具有系统性。这也就使得微课显现出下述突出特点:主题明确,内容具体,背景的资源支持力度较大,富有真实情景特色,节奏紧凑流畅,等等。对于微课而言,其形式虽然偏重于一个“微”字,可在内容上也同时追求了“精妙”性。另外,微课的时间长度多数在10分钟甚至更短。

3.基本功能。制作微课的手段有多种,其所依赖的设备可以很先进,也可能只是利用一部手机、几张纸。而无论什么样的设备、哪种形式,微课实质上都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资源,和传统教材比较起来,微课这类教学资源更符合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如果应用得当,学生完全可以主动思考,依据自身学习情况进行更具针对性的选择。对于教师而言,则可以借助微课平台,实现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优化。

二、高中生物微课的制作方法

1.生物微课的类型。依据高中生物学科的内容与教学要求,可以将生物微课划分成下述类型:一是讲授型,主要涉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二是概念型,重点涉及生物核心概念;三是检测型,主要突击方向为高考基础知识;四是实验性,侧重于生物实验的设计、实施和演示等。

2.生物微课的制作方法。高中阶段生物学科微课资源的形成,可以有下述几种方法:一是加工改造法,也就是把已经形成的优秀课例进行再次加工,加工方式可以是视频转录,也可以是知识点分割、合成、加字幕等,使之形成课堂所需要的辅助教学资源。在本方法中,重点任务在于优质课堂视频的下载和收集,难度较小,一般教师均易于掌握。二是原创开发法,也就是由教师自行制作和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在本方法中,需要以教师的基本功暨课件制作为基础,使课件转化为视频资源,这具有一定难度,也是阻碍教师制作微课的一大障碍。

三、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微课可以从多个角度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在预习引导、新课导入、答疑释难等环节,教师都可以不失时机地插入微课形式,以保证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分别具体分析如下。

1.微课对预习的引导。在预习引导时融入微课形式,将有助于带动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并掌握有关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我们都知道,在生物学科里面,会涉及到众多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既琐屑又繁多,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很大,而如果教师能够把这些知识点纳入到微课资源中来,并遵从教育规律及教学基本目标,使之得到恰当的分类与在线发布,那么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便可以基于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理性而恰当的选择,实现高效自主预习目标。比如在接触到分子和细胞有关内容时,会涉及到细胞器在系统中的分工与合作知识。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完本部分知识后,需要有能力列举出几个细胞器所具有的特殊结构及基本功能,指明细胞膜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的独特之处。另外,要求学生有能力独立或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用于实验的临时装片,借助高倍显微镜的辅助,观察并了解叶绿体及线粒体,等等。很显然,如果仅凭教材中的那些文字叙述和图片指示,学生只会产生一个大致的印象、形成粗浅的了解,但是却难以在头脑中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教师如果能够意识到各种类型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点是重中之重,那么便可以将和细胞亚显微结构有关的视频资料当作微课课件,让学生先行了解有关知识。而如果教师能够让借助高倍显微镜对叶绿体及线粒体进行观察的实验,以微课预习的方式提供给学生,同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消化知识。

2.微课对导入的帮助。微课可以帮助高中生物教师巧妙导入新课教学。一节课的开始,仿佛一次话剧的序幕,更像是一首完整音乐的序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平时生活中所常见的且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闻、广告、轶闻趣事等素材,利用微课的形式展示出来,以微视频播放的办法呈现在学生面前,将会起到良好的促进课堂教学迅速转入正轨的效果。比如在讲解分子和细胞知识中关于细胞中的无机物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的形式给学生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片段,片段中,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人到底是什么做的?男人和女人有什么区别吗?因为形象化的视频作为引导,学生迅速产生了求知的好奇心,课堂引入也变得极为顺利。

3.微课对释疑的帮助。如果在遇到重难点内容时,有效融入微课形式,将会促成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潜能的释放。比如像光合作用的过程、细胞的呼吸方式、基因组合规律、染色体等项内容,都属于重点且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如果单独借助教师讲解,显然无法提起学生兴趣。大量的教学实践成果表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融入动画和视频的微课形式,则可以让上述重难点问题更好的解决。比如在接触到穩态和环境部分知识时,关于神经系统调节的内容中兴奋是如何进行传导的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出于形象化再现传导过程的考虑,教师可以在制作课件时,更多采取类似于互动游戏的形式,在没有刺激或者是刺激无效的情况下,神经冲动不发生,而在刺激有效的情况下,则出现神经冲动。

4.微课对拓展延伸的启发。理想的生物课堂教学,应当是各取所需的,也就是说不同层次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获取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知识内容、能力锻炼方法,而微课恰恰具备这种优势,这是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应当认识到的。因为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进步,这种优势应当被更大地发挥出来。现今,有很多学校都在尝试将ipad一类的移动终端设备引入到课堂上来,这使微课的拓展延伸功能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据此,教师可以设计出层次差异明显的课堂练习内容,并利用微课的形式传播、讲解,保证学生需求得到同步满足。比如当接触到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有关内容时,教师即可以考虑到学生层次的差别,设计出相应的微课素材,用以帮助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知识。

5.微课对总结复习的帮助。在总结与复习时,微课可以起到帮助学生再现知识框架的作用,而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难以达到的效果。在微课利用过程中,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学习情况出发,自主选择所需要的复习课件资源,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再三观看,一直到真正掌握为止。特别是在总复习时,这种学习效果更容易得到体现,因为高三时期,或者是每学期期末的一段时间,学生吸纳了很多知识,有些已经被遗忘,借助教师融入到微课中的章节知识框架、重难点内容总结、概念流程图等,学生可以独立将遗忘知识重新拾取回来。

总结

在当前多种新型教育理念的影响和支持下,微课已经日益成为高中阶段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中生物教师来说,应当在悉心探索教材内容的前提下,利用多种可以应用的信息技术手段,再从互联网中提取有价值的资源,制作出精干的微课素材,并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随时拿来实现自主学习,保证生物教学质量借机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岩丽.个性化学习促生物学科研教相长[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52-53.

[2]沈宗琦.试述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路[J].科教导刊(下旬),2015,(11):43-44.

[3]徐佳.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论坛,2016,(10):19-20.

[4]黄睿航.基于自主学习的中学生物微课设计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17):44-45.

[5]张纯颖.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探讨[J].学周刊,2016,(13):25.

收稿日期:2016-11-30

课题项目:福建柘荣一中“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编号:ZR-2016-SW01

作者简介:吴锦锋(1981-),男,汉族,籍貫:福建寿宁。学历:大学本科,职务:福建省柘荣县第一中学高中中学一级生物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微课教学方法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