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笑话的内涵界定及其产生的环境因素

2017-05-16 06:36□木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后土万荣笑话

□木 星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

万荣笑话的内涵界定及其产生的环境因素

□木 星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

万荣县是闻名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县,地处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与黄河交汇处。生动有趣、机智幽默的万荣笑话,就扎根在这块古老的黄土高坡上。2008年,万荣笑话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和研究开发。笔者从分析、界定万荣笑话丰富内涵入手,探索产生万荣笑话的环境因素,以期推动对于万荣笑话的发展过程、内容特色、文化内涵、社会意义、研究状况、传播路向等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促进万荣笑话的发展与繁荣。

一、万荣笑话的内涵界定

(一)万荣笑话的定义

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从现有的资料看,万荣笑话虽然源远流长,但真正进入学者们的视野,时间却很短,万荣笑话至今还没有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下面的这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准定义,也多是对其某些基本属性的一般性描述。

1.万荣笑话是万荣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当中创作出来的一种口头文学,她是万荣人民勤劳智慧、敢为人先的精神体现[2][3]。

2.万荣笑话起源于明末清初,发源地在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的谢村,是一种独有的文化土特产②。

3.万荣笑话是万荣人民在长期的劳作中创造出的草根文学,经一人讲,百人听,万人传,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是黄土高坡上的民间口头文学,是不屈不挠、敢为人先的万荣精神的体现,是人们休闲、娱乐、消遣的文化快餐③。

4.万荣笑话是在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下产生的一种地方性民间文学,是当地民众生活、思想、情感的自然表露和适应自然的结果[1][4]。

前四种准定义,都从不同的视角,揭示了万荣笑话的部分实质。而管喻先生的定义,笔者认为是目前相对确切的定义。其特点是既把新、旧万荣笑话区别开来,又把万荣笑话与周边地区的笑话区别开来[4]。当然,这个定义也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但主张用“争”字的占多数。认为“争”的褒贬二解,更多地切合了万荣笑话有褒有贬、亦褒亦贬而又侧重褒扬的本质特点[6],较为准确地表达了万荣笑话中某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内涵。当然,也有人认为“挣”是“纵横”二字的合音,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遗风,用 “挣”比“争”更符合万荣笑话故事构成模式和万荣人的犟劲儿。

(三)万荣笑话的渊源

(四)万荣笑话的产生时间

据史志载,张仪、苏秦拜鬼谷子为师学艺的地点,就在今万荣与临猗交界的大嶷山(古称云梦山)上。张仪故里就在嶷山脚下的张仪村。在张仪 “纵横之习”遗风影响下,当地的社情民风中浸染了一种扎堆闲谝、编故事、讲笑话的风气[6]。

二、万荣笑话产生的环境因素

万荣之所以会产生地方特色明显的万荣笑话,与当地封闭的地理环境,古老的历史和浓厚的后土信仰,灿若群星的文化名人,幽默诙谐、争强好胜、耕读传家的淳朴民风等,息息相关。经过千古历史的积淀,世代人文的孕育,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万荣笑话的产生自然因素和文化生态因素。这些因素深度交融,共同积淀为万荣笑话发端的文化沃壤。万荣笑话的产生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不无关系,但是更重要的,是其灿烂厚重的文化生态因素。

(一)封闭的地理环境

万荣县地处晋陕豫三省交汇的三角地带,介于临汾、运城两盆地之间,位于运城市西北部的峨嵋台上,汾河与黄河在县西南的庙前村口交汇。古称汾阴、“汾阴脽地”。万荣县版图像一只展翅飞翔的蝴蝶,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十年九旱,土厚水深,地下水资源奇缺,农业灾害频繁,自然生产条件较为恶劣[8][12]。

其实,在元代以前,晋南一带林茂粮丰,风调雨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元末明初农民战争风起云涌,秦豫鲁皖等地的难民大量涌入,人均耕地锐减。人们为了谋生,对中条山、吕梁山,砍伐森林,过度垦荒,致使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10]。再加上明清政府残酷统治,民不聊生,农民的反抗情绪日盛。越来越多的针砭时弊的讽刺笑话,广泛流传,逐渐形成了一种民间文化现象。

万荣笑话就扎根在这块古老贫瘠的黄土地上。条山巍巍,大河奔流,造就了万荣封闭的环境,保留了许多古风古俗,张仪的纵横之习也得以继承,从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舌辩艺术之花历久而不衰。

(二)古老的历史和浓厚的后土信仰

万荣境内宝井乡的汾阴后土祠中供奉的圣母女娲,是抟土造人、化育万物的人类元祖[6]。几千年来,我国历代帝王多次在后土祠举行重大的国家祭祀活动,祈求国泰民安。轩辕黄帝,唐尧、虞舜二帝,夏、商、周三代君王,都多次到汾阴祭祀后土[6]。从汉代至宋代,共有8位皇帝24次来汾阴祭祀后土。汉文帝更为重视祭祀,汾阴后土“三年亲郊祠,而泰山五年一修封”。汉武帝曾6次到这里祭祀,创建了海内祠庙之冠的后土祠和秋风楼,泛舟汾河上即兴所赋的《秋风辞》,为人们千古传颂。此后宣、元、成、哀等皇帝、东汉光武帝曾先后11次祭祀。唐玄宗亦三次亲临祭祀,宋真宗扩建后土祠于大中祥符四年(1011)亲临祭祀,并御制御书了“汾阴二对配飨之铭”碑。从明清两代开始,后土祠的祭祀由官祭改为民祭[6]。足见万荣这片土地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多么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在华夏文明源起的汾阴之地,由祭祀而衍生出的后土文化,形成以后土信仰为重心的庙会文化,由庙会文化发展而来的社火活动、民间百戏、唐代参军戏等,都取材于民间生活,含有大量的滑稽搞笑的内容。在宋金元时期,百戏、杂剧传入万荣地域,遍及乡村里社,为万荣笑话提供了孕育的土壤[6]。

(三)灿若群星的文化名人

在后土文化涵养下,万荣民众自古重视教育,文化发达,名人辈出。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代表人物鬼谷子、苏秦、张仪等,都曾在万荣这块土地上讲学或游说。隋末唐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王通,其著名学生有唐初名相功臣房玄龄、李靖、魏征等。才高八斗的王通之孙王勃,位尊“初唐四杰”之首。隋末唐初的大儒薛道衡,有“河东三凤”之称的薛收、薛元敬、薛德音[6]。薛元敬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设教河汾。元代织布机改革家薛景石、明代著名理学大师薛瑄、大书画家薛稷、大孝之子董永等。明清两代,万荣多处设有义学、私塾、书院等。

万荣县所在的运城市古称河东,其历史文化积淀十分丰厚,自古就是一个历史的大舞台,一代代豪杰俊秀上演了无数历史大戏。嫘祖养蚕、后稷稼穑、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先祖们的许多惊天之举都发生在这里。关云长、柳宗元、司马光、关汉卿、薛仁贵等一大批历史名人也诞生在此[3]。几千年来,英雄豪杰层出不穷,氤氲了浓厚的文化气息,醇化了古朴的民俗风情,并沉淀在这片土地上及人们的性格当中[1][6]。

(四)幽默诙谐、争强好胜、耕读传家的淳朴民风

民众谝闲习惯有力传承了纵横之习和舌辩之风,促进了万荣笑话的创作与传播。当然,当今的万荣笑话与先秦舌辩之风发生了质的区别,形成了一种健康向上的幽默文化。它是对万荣民众精明能干、创造奇迹的精神总括,是对其幽默诙谐、争强好胜、执着拼搏、敢闯敢冒精神、刚健耿直的赞颂与弘扬。当然,不可否认,也是对其偏拗倔强、认死理的思维趋向缺点(不足)的流露、规劝和讥讽。

三、结语

注释:

②师艳芳,张芳萍.郭育红.《万荣笑话的语用特色分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02期。

③王成林.万荣县委书记卫孺牛与万荣笑话,山西新闻网http://www.sina.com.cn,2008年11月01日。

④以“确切”、“简要”的定义的基本要求衡量,笔者的这个准定义也很不成熟,还需要继续锤炼。

⑤《祁氏二争 立碑为证》大致是说:相传一个为人吝啬的土财主祁二争,请邻村有名的石匠王万年为父刻碑。王万年早就想奚落一下财主,刻碑时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中间。祁二争不懂碑法,还不懂装懂。立碑那天,宾客盈门,有好心人看见不对,请其重刻。祁二争摆摆手说:算了,算了,重刻还要花钱哩。 他王石匠是想重刻挣我双份工资,我才不上他的当哩。(据永济新闻吧)

⑥王雪樵.黄土地上的幽默之花——“万荣憎”初探[J]. 运城高专学报,1994(3): 30-35。

⑦吴建生,赵宏因.万荣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吴建生《万荣“zèng”考》,晋阳学刊, 2001(5):111-112。

⑧2016年7月8日 , 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艾斐在《一种文化性格一种拼搏精神》一文中说明《万荣72挣》的正本出现于明清之交。

[1]李海争(导师:魏晓虹).万荣笑话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D].太原: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14-06-01.

[2]王建科,王成林,董良芳.万荣笑话:一座挖不尽的文化金矿[N].山西日报,2009-08-21.

[3]姚夏池.感受万荣笑话[N].中国档案报,2001-11-30.

[4]惠金义.笑话大王——管喻[J].记者观察,2004(5).

[5]支红霞.万荣笑话的幽默机制[D].太原: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10-06-01.

[6]罗小丽.万荣“争”:后土文化的智慧结晶[J].先锋队,2012(10).

[7]李海争.万荣笑话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S3).

[8]谢红萍(导师:周福岩).现代化境遇中的民间智慧[D].大连:辽宁大学硕士论文,2011-04-01.

[9]王旭.作为表达资源的笑话——以山西万荣笑话为例[J].民间文化论坛,2015(1).

[10]黄娟.万荣笑话浅议[J].太原大学学报,2010(4).

[11]解放.万荣笑话:黄土高原上的一株幽默奇葩[J].文化月刊,2011(7).

[12]谢红萍,薛文礼.万荣笑话的社会文化价值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13]师艳芳,李伟英,崔艳宁.心理语言学视角的万荣笑话分析[J].长治学院学报,2012(1).

本文责编:董 娜

The Connotative Definition and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Wanrong Joke

Mu Xing

(Shanxi TV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27)

Growing up in the loess plateau, Wanrong Joke is a kind of flower of humor. As one of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Wanrong Joke is the special collection of folk humors and folk tales. Studying on the definition of Wanrong Joke, the character “Zeng”, the origin of Wanrong Joke, the generated time and the positive or negative meaning of “Zeng”, the article tries to analyze the connotative definition of Wangrong Joke. The isolate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ancient history, the rich folk belief, the numerous cultural guru, and the honest custom of humor, competitiveness and “cultivation and read to bequeath to the family” compose the natural factors and cultural ecological factors of Wanrong Joke.

Wanrong Joke; definition; “Zeng”; origi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belief; cultural guru; honest custom; natural factor; cultural ecological factors

2017—03—07

木 星(1961—),男,山西万荣人,山西广播电视大学,编审。

G237

A

1008—8350(2017)02—0083—05

猜你喜欢
后土万荣笑话
内外模台车滑移法在明挖隧道二衬施工中的应用
山西万荣:现代农业示范区闯新路
晋中南地区后土图像流变及原因述论①
山西万荣 香菇首次出口东南亚国家
解放:万荣笑话的活字典
万荣后土祠大殿楹联赏析
幽默笑话
幽默小笑话
笑话两则
试论山西介休后土庙道教建筑群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