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状黄芩中的新克罗烷型二萜化合物

2017-05-17 08:05肖凯张雷韩庆通戴胜军
中国中药杂志 2016年18期

肖凯+张雷+韩庆通+戴胜军

[摘要]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高效制备薄层等方法对盔状黄芩中的二萜单体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化学结构进行解析,发现并鉴定了14个新克罗烷型二萜,分别为半枝莲碱D(1),scutolide A(2),scutol-ide K(3),scutebata J(4),scutebata I(5),6-乙酰氧基河南半枝莲碱A(6),半枝莲素C(7),scutolide E(8),barbatine C(9),半枝莲碱Y(10),半枝莲碱B(11),scutestrigillosin A(12),scutebata O(13),scutolide B(14)。化合物1~14均为首次从盔状黄芩中发现。

[关键词]唇形科;黄芩属;盔状黄芩;新克罗烷型二萜

盔状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盔状黄芩的干燥全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国内主产于陕西、内蒙古、新疆等地,国外主要分布于欧洲各国、蒙古、日本等国家。盔状黄芩性寒、味苦,归肺胆、脾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利尿消肿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淋症、肝炎、疟疾等疾病。

预实验中,课题组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对盔状黄芩95%乙醇提取物的细胞毒活性进行研究,发现其95%乙醇提取物对肺癌A549、淋巴癌P288及乳腺癌MCF-7细胞株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文献调研发现,研究人员对盔状黄芩中抗肿瘤物质基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黄酮、苷类、酚类等化合物。通过TLC,HPLC.MS等方法发现,盔状黄芩95%乙醇提取物含有二萜化合物,为此,通过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盔状黄芩95%乙醇提取物中的二萜化合物进行了研究,共发现14个新克罗烷型二萜单体。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确定,包括:6个二萜(化合物2~5,7~8),8个二萜生物碱(化合物1,6,9~14),化合物1~14均为首次从盔状黄芩中发现。

1材料

XT4微型熔点测定仪(温度未校正),Perkin.ElreeF 241型旋光仪,Autospec-ultima ETOF型质谱仪,AVANCE IIITM 500型核磁共振仪(TMS内标);聚酰胺(30~60目)购自上海今瑞化工产品有限公司,Sephadex LH-20为北京金欧亚进口分装产品,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硅胶(200~300目)及高效制备薄层硅胶板(HPTLC,20cmX20cm)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盔状黄芩全草采自新疆乌鲁木齐,由烟台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李桂生博士鉴定,标本(YPl3065)保存于烟台大学药学院标本室。

2提取和分离

取干燥的盔状黄芩全草40.0kg,粉碎后用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得总浸膏2.8kg。将浸膏悬浮于水中,依次用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反复萃取,萃取液分别合并、减压浓缩,得氯仿部位305.7g。氯仿部位首先使用聚酰胺柱色谱,分别用去离子水、45%乙醇洗脱,45%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得浸膏109.8g;浸膏通过硅胶柱色谱(10cmx120cm),环己烷.丙酮梯度洗脱(90:10~50:50),分为20个组分。组分7(9.0g),8(13.0g)先后经Sephadex LH-20柱色谱(氯仿.甲醇洗脱,1:4)、高效制备薄层(20cmx20cm,氯仿-丙酮展开,92:8)分离得化合物1(232mg),2(65mg);组分11(14.1g)先后经过SephadexLH-20柱色谱(氯仿.甲醇洗脱,1:4)、高效制备薄层色谱(氯仿.丙酮展开,9:1)分离得到化合物3(68mg),9(132mg);组分15(10.2g),16(13.1g)先后通过Sephadex LH-20柱色谱(氯仿.甲醇洗脱,1:4)、高效制备薄层色谱(氯仿.丙酮展开,82:18)分离得到化合物4(31mg),5(113mg),6(70mg),7(43mg),8(110mg),10(64mg),11(58mg),12(44mg),13(60mg),14(10mg)。

3结构鉴定

4讨论

预实验显示,盔状黄芩95%乙醇提取物对肺癌A549、淋巴癌P288及乳腺癌MCF-7细胞株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从盔状黄芩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4个新克罗烷型二萜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根据之前的文献报道,实验得到的新克罗烷型二萜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活性,结合预试验中该植物95%乙醇提取物具有的的抗肿瘤活性,对新克罗烷型二萜作为盔状黄芩的抗腫瘤药效物质基础进行了初步探明,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盔状黄芩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