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2017-05-17 07:56倪洪岩姜静孙美波
当代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达拉神经功能脑梗死

倪洪岩,姜静,孙美波

(辽宁省大连庄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辽宁大连116400)

依达拉奉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倪洪岩,姜静,孙美波

(辽宁省大连庄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辽宁大连116400)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采取依达拉奉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7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实验组(常规治疗+依达拉奉治疗),各36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1.67%,较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72.00%显著要佳(χ2=4.60,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ADL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改善,实验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8.52±26.53)分、(17.81±6.56)分,对照组分别为(52.48±22.21)分、(21.32±7.36)分,而实验组改善更为显著(tADL=2.782,tNIHSS=-2.136,均P<0.05);此外,治疗后,两组IL-18和TNF-α表达量均显著下降,实验组上述指标分别为(75.33±17.52)ng/L、(97.22±20.45)ng/ L,对照组分别为(92.62±30.45)ng/L、(134.52±25.18)ng/L,而实验组下降更为显著(tIL-18=-4.877,tTNF-α=-6.362,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显著下降,而实验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减轻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调节机体的炎性环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效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疗效;脑梗死;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常常发病急,无前驱症状,预后较差。依达拉奉为自由基清除剂,改善梗死周围局部脑血流量,阻止脑水肿和脑梗死进展,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本研究探讨脑梗死患者采取依达拉奉治疗的疗效,现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72例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老年脑梗死患者,均经CT、MRI证实,符合全国第9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均为发病后2~3 d内住院,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有风湿免疫性疾病或伴有内脏器官严重感染者;(2)有神经疾病史者;(3)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4)脑肿瘤等其他脑部器质性病变;(5)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均有36例患者。实验组中,女13例,男23例,年龄66~83岁,平均(72.6±7.5)岁,病程2~48 h,平均(22.5±9.6)h。对照组中,女12例,男24例,年龄65~82岁,病程3~46 h,平均(21.8±9.2)h。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抗血小板药物、减少脑水肿、脑细胞保护剂等综合治疗。实验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吉林省博大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 20051992),在100 mL、0.9%氯化钠溶液中加入30 mg依达拉奉稀释后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给药2 w。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8检测:治疗2 w后清晨抽取静脉血5 mL,并置于-20℃环境中待检。采用北京中衫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IL-8和TNF-α试剂,检测应用ELISA法,按试剂说明书严格操作。并于治疗前、治疗2 w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

1.3 观察项目(1)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卒中量表(NIHSS)。疗效评定[1]:基本痊愈:治疗后,患者病残程度为0级,NIHSS评分减少不低于91%;显著进步:治疗后,病残程度1~3级,评分减少46%~90%;进步:治疗后,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治疗后,评分减少在18%以内;恶化:经过治疗,评分增加>18%。本文将进步、显著进步、基本痊愈归纳为临床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分析实验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组间比较

2.2 TNF-α和IL-18疗前疗后变化治疗后,两组IL-18和TNF-α表达量均显著下降,而实验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血液流变学变化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显著下降,而实验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NIHSS评分和ADL评分疗前疗后变化治疗后,两组ADL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改善,而实验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不良反应两组治疗期间监测血压、脉搏均无异常,实验室检查中,三大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

表2 TNF-a和IL-18疗前疗后变化(±s,ng/L)

表2 TNF-a和IL-18疗前疗后变化(±s,ng/L)

组类IL-18 TNF-α基线2 w治疗后基线2 w治疗后实验组(n=36)147.42±34.56 75.33±17.52 198.52±34.55 92.62±30.45对照组(n=36)143.45±29.63 97.22±20.45 196.38±42.51 134.52±25.18 t值0.523 -4.877 0.234 -6.362 P值>0.05<0.05>0.05<0.05

表3 血液流变学变化

表4 NIHSS评分和ADL评分疗前疗后变化(±s,分)

表4 NIHSS评分和ADL评分疗前疗后变化(±s,分)

项目ADL NIHSS评分基线2 w治疗后基线2 w治疗后实验组(n n=36)34.37±10.2 68.52±26.53 27.96±7.65 17.81±6.56对照组(n=36)35.44±9.96 52.48±22.21 26.89±6.54 21.32±7.36 t值-0.45 2.782 0.638 -2.136 P值>0.05<0.05>0.05<0.05

3 讨论

由于脑梗死造成脑组织局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氧、缺血,继而可引起脑组织缺血坏死,周围缺血半暗带发生缺血反应,再灌注损伤不可避免。诸多研究已证实[2],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组织损伤和脑水肿与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密切相关。脑缺血、血氧后可通过化生四烯酸代谢、线粒体呼吸链损伤等途径产生自由基。再灌注后氧供充分可促使大量自由基产生。自由基主要作用于脂质膜结构中的多个不饱和双键,使其发生过氧化反应,导致脂质膜通透性增加,加重细胞毒性脑水肿。依达拉奉是一种较强的抗氧化剂和羟自由基清除剂,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并且对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进行抑制,减轻脑水肿,稳定脑细胞,能防止氧化性细胞损害,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减少缺血半暗带的面积,发挥抗缺血作用。

高芳[3]研究发现,依达拉奉的应用,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本研究中,实验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要佳(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ADL评分、NIHSS评分无均显著改善,而实验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显著下降,而实验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表明依达拉奉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与文献报道一致[4]。TNF-α是重要的促炎反应介质,具有复杂的生物学活性,目前TNF-α在脑梗死后引起的炎性损伤已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5]。IL-18是具有重要免疫调节功能的白细胞介素因子,可诱生干扰素(IFN)-γ,还可与其他细胞因子共同参与体内免疫反应的炎症反应,在脑梗死的发展中具有促进作用[6]。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IL-18和TNF-α表达量均显著下降,而实验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表明依达拉奉能有效下调TNF-α和IL-8水平,有效调节机体的炎性环境,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此外,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可见依达拉奉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对于病情危重、各项身体机能较差的老年脑梗死患者较为适用。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能有效减轻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调节机体的炎性环境,促进肾功能恢复,有效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1]何国美,戴薇.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IL-6、IL-1 3及ET-1表达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6):1043-1044.

[2]谢守嫔,彭晓兰,严雯,等.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4):2761-2762.

[3]高芳.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5991-5992.

[4]屈继波,刘岭.依达拉奉联用尼莫同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1,40(33):3404-3405.

[5]朱远群,谭双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44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104-105.

[6]杨波.依达拉奉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IL-8的影响及其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591-59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5.012

猜你喜欢
达拉神经功能脑梗死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