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分析

2017-05-17 07:56刘明黄斌罗勤
当代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支原体肺部阳性

刘明,黄斌,罗勤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江西萍乡337000)

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分析

刘明,黄斌,罗勤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江西萍乡33700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慢性咳嗽患儿76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收治的7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行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检测,对比肺炎支原体IgM阳性率;将观察组肺炎支原体IgM阳性患儿分为组I和组II,组I实施常规治疗,组II常规治疗+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对组I和组II患儿治疗效果和副反应、退热时间、咳嗽、咽喉肿痛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76例有4例阳性,占5.26%;观察组有40例阳性,占52.63%。组II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优于组I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7,P<0.05)。组I和组II患儿在治疗期间副反应相似,均比较轻微,发生率均为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II退热时间、咳嗽、咽喉肿痛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3.24±1.40)d、(6.12±0.89)d、(6.12±1.21)d、(7.24±1.40)d明显短于组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咳嗽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于上呼吸道感染者,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患儿作用显著,可在安全用药的基础上快速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慢性咳嗽;临床效果

儿童慢性咳嗽为常见儿科疾病,一般认为持续咳嗽1~3个月或以上的咳嗽为慢性咳嗽,目前临床慢性咳嗽及时确诊率不高。肺炎支原体为小儿常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体,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患儿可出现咳嗽症状,症状难以缓解,可形成迁延性、顽固性咳嗽[1],或转化为慢性持续性咳嗽。为了探讨儿童慢性咳嗽和肺炎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我院探讨了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以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慢性咳嗽患儿76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收治的7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49例,女27例,年龄8个月~13岁,平均年龄(6.12±1.09)岁;观察组男47例,女29例,年龄8个月~12岁,平均年龄(6.01±1.05)岁;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均排除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胃食管反流、肺部肿瘤、气道异物、肺结核、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病例。经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检测后,观察组肺炎支原体IgM阳性患儿40例,随机分为组I和组II,每组2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检测方法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检测应用被动凝集法,检测结果IgM大于等于1:80为阳性判定标准,考虑肺炎支原体感染[2]。

1.2.2 治疗方法将观察组肺炎支原体IgM阳性患儿分为组I和组II,组I实施常规治疗,给予退热、镇咳、平喘、补液和雾化给药等对症处理措施。组II常规治疗+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给予10 mg/(kg·d)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确保滴注时间>1.5 h,持续用药2~5 d后停药3 d,再继续治疗3 d为1个疗程。所有患儿均治疗2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肺炎支原体IgM阳性率,对比组I和组II患儿治疗效果和副反应、退热时间、咳嗽、咽喉肿痛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显效:治疗后发热、咳嗽、咽喉肿痛和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血清肺炎支原体IgM阴性;有效:治疗后发热、咳嗽、咽喉肿痛和肺部啰音等症状减轻,痰量减少,有清晰呼吸音,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滴度在1: 80~1:40之间;无效: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未改善或加重,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无改变甚至升高[3]。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炎支原体IgM阳性率比较对照组76例有4例阳性,占5.26%;观察组有40例阳性,占52.63%,观察组肺炎支原体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组II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组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3 安全性比较组I和组II患儿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4 症状消退时间比较组II退热时间、咳嗽、咽喉肿痛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组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儿安全性比较

表3 两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比较(±s,d)

表3 两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比较(±s,d)

P值0.0041 0.0038 0.0017 0.004组别退热咳嗽咽喉肿痛肺部啰音组I(n=20)4.57±1.86 8.78±1.15 7.83±1.58 8.57±1.86组II(n=20)3.24±1.40 6.12±0.89 6.12±1.21 7.24±1.40 t值6.7463 6.9762 6.3395 6.2450

3 讨论

在儿科中,引起慢性咳嗽的主要因素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为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结核等,其中,肺炎支原体为引发慢性咳嗽主要病原体[4]。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引发气管、咽喉、支气管和肺部感染,症状可持续或迁延反复数周、数月,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患儿家长带来负担。近年来,儿科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多样,无特异性,可表现为慢性咳嗽,患儿无明显肺部体征,病情反复迁延[5]。在不开展病原学检查的情况下,很难区分肺炎支原体感染和一般病毒感染所致呼吸道感染。目前临床上关于支原体诊断反复包括培养法、抗原检测法和血清学抗体检测法等,其中,血清学抗体检测方法较为常见。有研究表明[6],50%左右的慢性咳嗽患儿中肺炎支原体血清IgM为阳性,本研究显示,慢性咳嗽患儿中肺炎支原体血清IgM阳性率为52.63%,跟相关研究具有相似性,明显高于一般上呼吸道感染5.26%的阳性率。

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大小处于细胞和病毒间,有DNA和RNA结构,具有丰富蛋白质,可引发气道炎症,临床用β内酰胺类等抗生素作用不敏感[7],因为此类抗生素均是作用于细胞壁而发挥作用,而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因而疗效有限。对肺炎支原体感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干扰蛋白质合成,减少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对气道上皮黏液过度分泌进行抑制,有效保护呼吸纤毛上皮,消除气道周围巨噬细胞和中性白细胞浸润,发挥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8]。本研究中,组I实施常规治疗,组II常规治疗+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显示,组II治疗总有效率优于组I,且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副反应相似,均比较轻微,提示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患儿作用显著,可在安全用药的基础上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1]郭晓军,林立,卢敏君,等.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慢性咳嗽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24):29-30.

[2]厉敏香,范铮,方成超,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9):996-997.

[3]于潐.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15例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50-51.

[4]刘小花.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6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5,24(17):66-67.

[5]张卫华,倪银枝,刘玉洁,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咳嗽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学,2013,14(9):149.

[6]秦春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肺热咳嗽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3):149-150,160.

[7]赵建国,程冬梅.止嗽散合三拗汤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期咳嗽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4):107-108.

[8]叶志光,曾庆祥,丘文静,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 (11):1177-117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5.034

猜你喜欢
支原体肺部阳性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鸡败血支原体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