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辅助治疗宫颈息肉53例临床探究构建

2017-05-17 07:56马银
当代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息肉微波宫颈

马银

(河南省原阳县红十字医院妇产科,河南新乡453500)

微波辅助治疗宫颈息肉53例临床探究构建

马银

(河南省原阳县红十字医院妇产科,河南新乡453500)

目的探讨宫颈息肉采用微波辅助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宫颈息肉患者103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传统手术治疗(对照组,n=50)与微波辅助治疗(观察组,n=53)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宫颈息肉病例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1例出血,并发症率占1.9%;对照组出血3例,感染1例,宫颈粘连2例,复发2例,并发症率为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2例。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宫颈息肉患者,采用微波辅助治疗,可使术中痛苦明显减轻,促受创面积减少,对术后宫颈形态恢复有促进作用,且操作简单,有较高治愈率,并发症及复发率低,对保障远期预后意义显著,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微波;宫颈息肉;临床效果

宫颈息肉为临床妇科常见疾病,属慢性子宫颈炎表征,由宫颈管在慢性炎症刺激下,黏膜组织增生,向宫颈外口突出引发息肉样改变所致[1]。以尿频、阴道出血、白带增多、性交痛等为常见症状,若治疗不及时,除引发不孕和外阴不适外,还明显增加了宫颈癌几率,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2]。以往多常用传统手术和药物治疗,效果一般,随着微波热凝疗法近年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已为本病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次研究选取相关病例,采用微波辅助治疗,效果理想,现回顾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宫颈息肉患者103例,年龄27~65岁,平均(45.2±2.8)岁,均已婚,有分娩史97例,其中阴道分娩57例,剖宫产40例;放置节育器72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按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划分,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观察组:本组应用微波辅助治疗,术前行血常规和凝血时间检查,将血液系统疾病排除。并行常规妇科检查,取分泌物行滴虫和霉菌检测,若有阴道炎或盆腔炎者需积极抗炎。微波辅助治疗按排在月经结束后3~7 d,将输出功率设置为10~20 mA,调整电凝固时间为3秒,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阴道和外阴,应用阴道窥镜暴露宫颈,擦拭清除宫颈分泌物,对息肉位置常规探查,若体积较小或根部在宫颈外口,应用针状微波辐射器予以凝固处理。若息肉体积较大,需用鼠齿钳夹住,再用针状微波辐射器将息肉凝固并去除。若根部局限在宫颈管内,需先摘除息肉,在凝固止血根部。取龙胆紫液在治疗后涂抹局部。术后7 d内,属患者避免重体力劳动,性生活和盆浴需禁2个月,取潜硝唑服用,术后每半个月复查1次。对照组:本组病例应用常规手术方案,术后注意事项同上。

1.3 疗效评价标准[3]治愈:疗后阴道出血、白带多、性交痛等症状消失,宫颈涂片检查正常,宫颈糜烂面完全愈合,光滑,无触痛,无复发;显效:阴道出血、白带多、性交痛等症状疗后明显好转,宫颈糜烂面修复;有效:阴道出血、白带多、性交痛等症状好转,宫颈糜烂面修复;无效:症状和体征改善均不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文中涉及数据均在SPSS13.0中输入,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选取的宫颈息肉病例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2例。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

3 讨论

宫颈息肉是对妇女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常见疾病,以已婚已育女性为好发群体。多在宫颈颈管发生,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性激素作用、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阴道pH变化、性生活、药物应用影响、分娩等与其发生有一定相关性[4]。但此病早期症状并不典型,故常被患者忽略,使上皮组织受损,最终引发宫颈糜烂,糜烂面积随病程进展而不断扩大,进而诱导宫颈息肉形成。宫颈息肉一旦检出,需积极治疗,切忌仅实施单纯摘除息肉体部术,以免根部残留,引发复发事件,严重者甚至发生恶变[5]。

临床通常采用液氮冷冻、激光等对本病治疗,严重破坏了宫颈表面分布的结缔组织,使患者术中痛苦增加,有较高复发风险,效果欠理想。近年来,随着微波手术在临床的广泛推广应用,在宫颈息肉治疗上取得显著成效[6]。微波治疗作用机制为通过对机体本身的热凝效应利用,使病理组织自行修复、坏死。此法除损伤小外,且效果确切。另外,微波治疗是人体对温度的变化尚未察觉的情况下,通过微波电极产生的瞬间高热反应,诱导病变组织发生凝固,进而发挥对息肉切除并止血的效果,使患者术中的痛苦明显降低,防范了并发症的发生,且可防控感染,操作简单,显著保障了预后[7]。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选取的宫颈息肉病例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占1.9%;对照组并发症率为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2例。表明应用微波辅助治疗,相较传统手术,具更高有效性和安全性。此外,宫颈息肉的病发同慢性宫颈炎有一定关联,同时存在两种疾病者,需在对宫颈息肉治疗的同时,积极治疗慢性宫颈炎。因细胞增生程度不同,故宫颈息肉有恶变风险,因类型不同,恶性倾向也存在差异,通常情况下,摘除宫颈息肉后,预后一般良好,故临床需积极对本病治疗。

综上所述,宫颈息肉患者采用微波辅助治疗,可使术中痛苦明显减轻,促受创面积减少,对术后宫颈形态恢复有促进作用,且操作简单,有较高治愈率,并发症及复发率低,对保障远期预后意义显著,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1]蒋莉莎,水丽君,卫兵.宫颈息肉摘除术后应用保妇康栓的临床疗效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16-17.

[2]徐会玲.使用微波治疗宫颈息肉及宫颈糜烂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6):204-205.

[3]董玉雄,奚瑞义.微波治疗子宫颈息肉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6):219-220.

[4]孙新.微波治疗宫颈息肉的效果探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3):70-71.

[5]仝瑞华,魏素萍.探讨宫颈微波术与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 40-41.

[6]杜文兰.微波治疗宫颈息肉及宫颈糜烂170例分析[J].中国校医,2012,26(8):620-621.

[7]田伟.微波治疗宫颈息肉和宫颈糜烂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6):258-25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5.041

猜你喜欢
息肉微波宫颈
白兆芝治疗胃息肉经验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为什么
一种USB 接口的微波开关控制器设计
微波冷笑话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