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辅助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7-05-17 07:56刘钦查承志艾时刚
当代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根治性结肠癌结肠

刘钦,查承志,艾时刚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西景德镇333000)

手辅助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刘钦,查承志,艾时刚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西景德镇333000)

目的探析手辅助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比较手辅助腹腔镜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对200例结肠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手辅助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记录两组病例手术前、后相关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95.5±24.7)min、术中出血量(84.3±25.4)mL、术后并发症率5%、术后疼痛时间(1.3±0.6)d、术后首次通气时间(3.2±1.4)d以及术后恢复活动时间(2.3±1.2)d。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手辅助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具有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具备很好的推广前景。

手辅助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微创手术

结肠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对人类健康构成危害[1]。通常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根治性切除治疗,而传统的开腹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对于患者损伤较大。随着腹腔镜等微创手术器械的不断发展与改进,手辅助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由于其手术安全性高,操作方法简便,患者损伤小以及术后恢复迅速等诸多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本院对从2012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结肠癌患者予以手辅助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对从2012年5月~2014年10月本院治疗的200例结肠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都经过纤维结肠镜及病理活检确诊为结肠腺癌[2]。观察组患者予以手辅助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其中男50例,女50例,平均(62.3±3.1)岁,肿瘤病灶平均(4.1±1.1)cm;对照组,其中男50例,女50例,平均(61.8±3.5)岁,肿瘤病灶平均(4.3±0.9)cm,进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病患均排除严重基础疾病以及心肺功能不全等手术禁忌证情况,符合手术条件。手术前均已告知病人及其家属,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之间的基础临床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观察组病例予以手辅助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对照组病患进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

1.2.1 手辅助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观察组患者术前取仰卧位安置于手术台,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确切后,环绕脐部行5 cm切口。腹腔探查无误后,安置手辅助设备。在腹部脐平面建立套管针孔两个,其一作为操作孔,另一作为观察孔,脐下再建立一操作孔,并建立人工气腹。按照解剖顺序,对腹腔内重要动静脉,输尿管以及结肠进行再次探查。明确肿瘤病灶部位、大小、范围以及结肠肠腔梗阻情况,并据此确定根治性切除的范围。夹闭、结扎肠系膜下动脉,使用超声能量刀对拟切除范围进行根治性切除。然后对结肠残端进行吻合,冲洗手术野,放置引流,手术结束。

1.2.2 开腹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取仰卧位,选择腹部正中切口,开腹探查如果发现肠梗阻比较严重,则先进行术中减压,依照肿瘤的根治原则对拟切除肠段进行游离、切除,并进行结肠单腔造瘘术,手术3~6个月后进行结肠造瘘口的还纳术[3]。

1.3 术中、术后评价指标术中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量作为评价指标。术后密切随访患者,对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时间,术后首次通气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活动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其中术后首次通气时间反映患者消化道功能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恢复活动时间反映患者整体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对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相较于进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对照组,予以手辅助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观察组病例术中指标更为理想。观察组病例术后疼痛时间有所减短,术后胃肠道及全身恢复情况良好。观察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所降低(P<0.01);观察组病例发生5例术后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3例,尿路感染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对照组病例发生18例术后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7例,肺部感染5例,胃排空障碍2例,吻合口漏2例,尿路感染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0%。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相关指标比较

3 讨论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发病率一直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由于结肠癌早期没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以及我国尚未普及纤维结肠镜检查进行早期筛查,往往患者就诊时,病情已经进展至晚期,病灶较大以及肠腔发生不同程度梗阻情况。因此进行手术治疗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传统的开腹手术方法,对患者损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易发生,术后恢复较慢。与全腹腔镜相比,手辅助腹腔镜既保留了术者的精细触觉,同时兼顾了腹腔镜清晰的手术视野[4],使得手术的安全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本研究中,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应用手辅助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手术用时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有所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疼痛时间有所减短,术后胃肠道及全身恢复情况良好。术中出血减少可能与采用新能量平台超声刀使得创面剥离以及血管结扎等操作更安全洁净有关[5]。本研究主要对术中以及术后近期指标进行观测,下一步拟通过跟踪随访对远期治疗效果进行研究。

总之,采用手辅助腹腔下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手术切口小,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少,具有很高的手术安全性;患者术后疼痛得到缓解,患者术后创伤性应激情况减轻,消化道及全身功能恢复迅速;操作方法简便,医师相关技术培训难度降低,因此具有广阔的临床推广前景。

[1]陈超,奉典旭,左青松,等手助腹腔镜在结肠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评价[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4,19(4):358-360.

[2]林良庆,刘逸,揭志刚,等.手辅助腹腔镜左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35):5561-5566.

[3]冯慧远,周定耕.TLC与HALS治疗急诊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或直肠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 (3):368-371.

[4]韩方海,李洪明.手辅助腹腔镜(HALS)直肠癌根治术[J].消化肿瘤杂志,2012,4(1):59-61.

[5]石刚,董明,宋纯,等.手助腹腔镜与全腹腔镜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5,21(2):113-11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5.057

猜你喜欢
根治性结肠癌结肠
根治性肝切除与外囊摘除治疗肝包虫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对比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
后腹腔镜下与开放式两种肾根治性切除术疗效对比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
“泻剂结肠”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7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