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05-17 07:56谷云飞
当代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中度肺癌情绪

谷云飞

(抚顺市第五医院二疗区,辽宁抚顺113003)

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观察

谷云飞

(抚顺市第五医院二疗区,辽宁抚顺113003)

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取本院综合科66例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同时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症状,同时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无严重抑郁患者,中度抑郁患者5例,轻度抑郁患者19例,无抑郁患者9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严重焦虑患者,明显焦虑的2例,中度焦虑的6例,轻度焦虑的20例,无焦虑的5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9%,对照组为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肺癌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患者更好的融入到生活和治疗中。

心理护理;焦虑;抑郁;肺癌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均有着严重的威胁。对于患者来说,通常存在较大的疼痛,因此,很容易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的负面情绪,影响患者治疗,因此,需要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管理[1]。心理护理能够针对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情绪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病情。本研究选择了66例肺癌患者,对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抚顺市第五医院二疗区综合科66例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进行干预,其中,男16例,女17例,年龄41~63岁,平均年龄(53.6± 11.2)岁,平均病程(11.4±7.6)个月;观察组患者同时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男17例,女16例,年龄40~63岁,平均年龄(54.1±11.7)岁,平均病程(12.2±6.4)个月,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学会审批。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管理,包括健康教育、疾病管理、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内容。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如何配合治疗,例如服药、呼吸、氧疗等内容。告知患者戒烟、戒酒,不要接触粉尘类物质,防止感冒、着凉。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患者要以少量多餐的方式进食,食物应选择高蛋白、高纤维、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患者不可进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防止便秘[2]。护理人员也要指导患者适当进行运动,主要以舒缓类型为主,例如散步、太极拳等等,要选择空气良好的天气外出运动。同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指导,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患者管理周期为8 w,共进行2个周期的管理。

1.2.2 观察组患者采用规定心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包括传统的心理疗法,例如宣泄疗法、心理支持、社会支持、认知行为、放松疗法,同时要对其进行积极心理疗法,例如表达感谢、充实生活、好人好事等等内容。患者管理周期为8周,共进行两个周期的管理。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动员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家属同时还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督,更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调查,患者焦虑和抑郁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评估。

1.4 评价指标

1.4.1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总分超过29分者为严重焦虑;21~29分为明显焦虑;14~20分为中度焦虑;7~13分为轻度焦虑;7分以下无焦虑。

1.4.2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总分超过35分者为严重抑郁;20~35分为中度抑郁;8~20分为轻度抑郁,7分以下无抑郁。

1.5 统计学方法文中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抑郁情况比较观察组无严重抑郁患者,中度抑郁患者5例,轻度抑郁患者19例,无抑郁患者9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患者焦虑状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无严重焦虑患者,明显焦虑的2例,中度焦虑的6例,轻度焦虑的20例,无焦虑的5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抑郁情况

表2 两组患者焦虑状况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91%,对照组为6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者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肺癌患者病情严重,患者生活质量低下,且疾病死亡率非常高,因此患者发生负面情绪的几率也非常高。以往临床中并未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治疗,仅对患者疾病进行治疗,但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已经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不良的心理情绪甚至会加重患者疾病的发展[3]。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已经逐渐将患者的心理治疗作为常规管理项目。

对于患者来说,良好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同时也能够促进患者身心健康,使患者更好的参与到治疗和护理工作中。且规范、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科学的护理指导,减少护理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4]。传统的心理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改善不良的心理情绪,本院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增加了表达感谢、充实生活、好人好事等内容,此种方式更加注重患者的美德和幸福,能够用正能量引导患者,帮助患者走出不良情绪的影响[5]。

本研究观察组无严重抑郁患者,中度抑郁患者5例,轻度抑郁患者19例,无抑郁患者9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抑郁情绪明显改善,且能够更好的投入到生活中,也能够感受到来自周围人群、社会的关心,多数患者不再闷闷不乐,也愿意融入社会中,与家人的交流明显增多,对待生活的态度明显更为积极。观察组患者无严重焦虑患者,明显焦虑的2例,中度焦虑的6例,轻度焦虑的20例,无焦虑的5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护理后焦虑症状明显改善,不再出现急躁、乱发脾气的状况,且患者表示,多数时间心情能够保持平静。因此,也证明了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焦虑。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明显提升,因此,可以认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拉近患者与护理人员间的距离,消除两者间的陌生感,使其更愿意与护理人员交流,更信任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治疗也有着非常有利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中的干预效果非常理想,其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焦虑和抑郁、焦虑的情况。

[1]潘少兰,王俊.心理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6):117-119.

[2]任攀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心理干预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

[3]Yohannes AM,Wil lgoss TG,Baldwin RC,et al.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chronic hear t fai lure and chronic obstruct ive pulmonary disease:prevalence,relevance,c l inical impl ications and management pr inciples[J].Int J Geriatr Psychiaty, 2010,25(12):1291-1221.

[4]张雅琼.情志护理干预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依从性的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36):126-127.

[5]黄建敏.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J].中国实用医药,2013,8(4):221-22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5.072

猜你喜欢
中度肺癌情绪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小米手表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特异性抗P . g-IgY龈下冲洗液对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