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05-17 07:56周敏崔艳霍凤娟张淑娟张革联
当代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发作

周敏,崔艳,霍凤娟,张淑娟,张革联

(大庆市中医医院综合内科,黑龙江大庆163311)

中医护理技术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周敏,崔艳,霍凤娟,张淑娟,张革联

(大庆市中医医院综合内科,黑龙江大庆163311)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18例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为72.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GRQ评分比较,观察组呼吸症状(30.64±10.75)分,活动受限(33.53±11.62)分,疾病影响(30.65±9.87)分,优于对照组的(42.46±15.64)分、(41.27±14.85)分、(39.62±14.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情况也是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62±2.88)vs(15.46±3.39),t=4.90,P<0.05)。结论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技术;老年支气管哮喘;生活质量;焦虑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临床表现为气喘、咳嗽、咳痰三大症状。一般在夜间或清晨发作,病情很容易加重。中医学认为因宿痰加于肺上,外加客观因素如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肺气逆上,痰阻于气道,气道挛急而导致,气阴消耗,反复发作,致使肺、肾、脾诸脏俱虚[1]。本研究采用中医护理技术,提高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文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2月本院治疗的118例病程均在5年以上的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全部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能够积极配合完成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包括男35例,女24例,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66.4± 7.6)岁。对照组患者包括男36例,女23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8.5±6.8)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辩证论治。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例如入院宣教、用药指导、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雾化吸入、观察生命体征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

1.2.1 辩证施护综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结果,判断患者体质及疾病性质,然后确立证型[2],再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急性发作期患者痰液粘稠难出,窒塞肺络,淤积不散,顽痰胶固,进一步瘀塞气道[3]。此时应速去其痰,使其肺气开通,呼吸顺畅。患者居住的房间应通风向阳,不潮湿,避免花粉、烟尘刺激,起居有节,睡眠规律,寒哮患者要尽量少受风寒,注意保暖,避免阴冷潮湿环境。中药汤剂宜温服,热哮患者衣被适中,防止闷热,保持空气新鲜而凉爽,但要避免直接吹风。虚证患者要注意休息,用药科学合理,按时按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2.2 饮食调理中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发病主要是由于脾、肺、肾的功能发生障碍有关,我们应指导患者饮食多样化,合理搭配,选用健脾益肺的药物,例如百合、党参、淮山等。饮食清淡,营养丰富,蛋白质和铁充足,忌肥甘厚腻,多饮水,可有利于痰液咳出。可多食用大红枣、胡萝卜、西红柿、南瓜、青菜及含钙较高的食物,不可食用海腥、油腻、味厚之品,也不可食用鸡蛋等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戒烟酒,常喝咖啡。忌食产气食物,例如碳酸饮料、大豆、地瓜、马铃薯等,以免因腹胀影响呼吸。寒哮患者应避免生冷油腻的食物,宜食用猪肝、雀肉、胡椒、红糖、石榴、杏仁、大红枣、龙眼肉、樱桃、葱、姜、荔枝等,这些食物顺气温热,可有辅助散寒宣肺之功效。热哮患者宜食用如薏苡仁、白萝卜、甲鱼、苦瓜、冬瓜、藕节、柚子、西瓜、甘蔗、梨等寒凉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应清淡易消化,还可以喝清热润肺并具有化痰功效的枇杷叶粥、川贝母粥等调理。虚证患者辅以滋养食物食之,以养正祛邪,注重营养全面,不可偏食。

1.2.3 情志护理支气管哮喘遇寒遇劳即发,乃沉痼之病,根治困难,反复发作,患者思想负担较重,会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解除思想顾虑,以防止气滞痰阻导致病情加重。具体方法[4]:(1)以情胜情法:采用中医“喜胜优”的思想,用中医以情胜情的方法,通过喜来抑制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可以给患者讲幽默的笑话、有趣的故事,使其心中喜悦,以克服抑郁,忧伤等情绪。(2)借情移情: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移情法、满足法、暗示法等情志疏导法,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气机和顺,心情愉悦,并与病友相互鼓励[5]。(3)调畅情志:为患者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来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

1.2.4 中医特色护理

(1)平衡火罐法:在患者的背部涂适量甘油,将玻璃火罐沿双侧膀胱经对称穴位进行闪罐5个轮回,留罐3~5 min[6]。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为患者遮挡,并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2)针刺法:寒哮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发作剧烈时可针刺肺俞、膻中、大椎、定喘、内关、列缺、尺泽,每天3~5次,大口径拔罐,可缓解症状[7]。对于热证患者用针刺大椎、曲池以退热,以良性药物为主,以达到清热化痰、滋阴润肺的效果[8]。

(3)穴位按摩:按摩百会、合谷、太冲,2次/d,每次15 min,辅以必要的良性暗示,引导其意念和深呼吸,可起到舒肝理气,安神静志的作用。

(4)艾灸疗法:第一组取肺俞、风门、膏盲俞,均双侧;第二组取天突、膻中、中府双侧。首次治疗选择第一组穴位,第2次治疗选择第2组穴位。将点燃的艾条,距施治部位约2~3 cm,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灸至皮肤灼红为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原则,两组穴位交替使用,12次为1个疗程[9]。

1.3 观察指标(1)2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评价标准,显效:患者的哮喘症状完全缓解;有效:患者的自觉症状减轻,哮喘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无效: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变化[6]。(2)随访6个月,每个月进行1次生活质量评分问卷调查,应用StGenorge’s呼吸问卷(SGRQ),共有50个问题,分为3个功能区,呼吸症状(咳嗽、咳痰、喘鸣、呼吸困难)活动受限(穿衣、家务、游戏、爬坡)、疾病影响(痛苦、焦虑、失眠、不安全感),分值为100分,分值越低代表患者健康状况越好[10]。(3)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情绪的评分。为患者发放自焦虑自评量表(SAS),SAS分值越低,说明焦虑程度越轻。

1.4 统计学方法对全部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3,P=0.031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2.2 护理后两组SGRQ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SGRQ评分相比较(x±s)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SAS)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SAS)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SAS)评分比较(±s)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1,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bP<0.01

P值>0.05<0.01时间干预前干预后研究组(n=59)18.94±4.5 12.62±2.88ab对照组(n=59) 19.72±4.7 15.46±3.39at值0.92 4.90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中医学属于“哮症”、“喘症”、“痰饮”范畴,发作时危险性很大,无论是对社会、家庭及个人,带来的负担都是沉重的,因此必须给予科学的治疗及护理。实践证明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效果欠佳。本研究中,我们对观察组患者在中医辩证论治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措施,掌握辩证施护的基本原则,注重饮食调理及情志护理,再加上中医特色护理,从患者的生理、心理出发,实施个体化的辩证施护,有针对性的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其中火罐法可有效激发经络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使各经络气血运行通畅,并调整机体免疫力,从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护理后SGRQ评分及焦虑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1]刘学建.中医护理对支气管哮喘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4(30):175-176.

[2]罗丽梅.中医护理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3(9):802-803.

[3]王少平,康卫红,周静.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护理[J].四川中医,2012,30(8):152-153.

[4]庄岚,陆沛,吴金峰.中医护理改善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抑郁和焦虑的临床观察[J].老年医学保健,2013,19(3):190-192.

[5]将祖贵.中医护理对改善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焦虑情绪的意义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5):126-128.

[6]康平中医特色疗法配合红外线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6):108-109.

[7]于素静,蒋艳茹.支气管哮喘中医综合护理[J].河北中医,2011,33(3):443-444.

[8]牛丽红.中医护理对支气管哮喘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114.

[9]王琳.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浅述[J].光明中医,2009,24(8):1600.

[10]梁春华,赵从会,安媛,等.中医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4,36(4):609-61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5.083

猜你喜欢
支气管哮喘发作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