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治疗外感咳嗽1例

2017-05-18 01:46伊丽萦黄海涛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青龙汤散寒干姜

伊丽萦 黄海涛

1.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 100013 2.山东省莱西市人民医院

小青龙汤治疗外感咳嗽1例

伊丽萦1黄海涛2

1.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 100013 2.山东省莱西市人民医院

小青龙汤;外感咳嗽;支气管炎

患者,男,56岁。就诊时间:2013年10月17日。

病史:患者因晚间洗澡后背部倚靠凉椅,感背部发冷,不久即咳嗽,呈阵发性,发作频繁,每次发作5~6 min,无吐痰,无发冷发热,影响患者入眠。第二天患者自购阿莫西林、蛇胆川贝枇杷膏治疗,咳嗽不见好转。白天咳嗽轻,夜间加重,如此反复两个晚上,不能安稳入眠,患者深感痛苦,前来就诊。舌质红,苔薄白,脉浮。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断:咳嗽(风寒咳嗽)。处方:麻黄6 g,桂枝9 g,白芍9 g,干姜6 g,细辛3 g,五味子6 g,半夏9 g,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用。患者服1剂后,当晚即能安稳入睡,继服2剂,痊愈。

按:背部属足太阳膀胱经所行部位,太阳主表,风寒邪气自表侵袭肺经,肺失宣肃引发咳嗽。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为解表蠲饮之剂,具有辛温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主治外寒里饮证。《伤寒论》第四十条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伤寒论》第四十一条曰:“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本证为风寒袭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治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为主。方中干姜、细辛、五味子3药为温化水饮之用。痰饮是小青龙汤证的辨证要点。临床有些患者并无咳吐痰液之症状,似乎可将干姜、细辛、五味子3药移除,但临床实践非但不支持这一观点,并证实应用3药疗效甚佳。《本草求原》曰:“五味子为咳嗽要药,然必合细辛、干姜以升散风寒,用此以敛之,则升降灵,咳嗽自止。”《医学衷中参西录》小青龙汤方解中载陈修园论述曰:五味子以司肺之阖,干姜以司肺之辟,细辛以发动其阖辟活动之机。按五味子能阖,干姜能辟,细辛能发动阖辟之机,以此3药调和肺之阖辟功能,再辅以他药,恢复肺之一呼一吸功能。外感寒邪,自表入肺,干扰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即阖辟功能),由于肺的阖辟呼吸功能失调,故咳嗽频作,病由寒邪引发。麻黄辛温,入肺与膀胱经,善发汗散寒。《本草通玄》云:“表真有寒邪者,始为相宜。”麻黄有“发表第一药”之称,故用麻黄宣肺以达邪,祛邪外出,防止邪壅肺脏。桂枝既可助麻黄以宣肺,又可降气以止咳。细辛归肺、肾二经,性善走窜,通彻表里,可助麻黄祛风散寒以解表。白芍防止麻黄、桂枝宣散太过,即宣中有收之意。肺具阖辟之力,其阖辟之力适均,且机关灵动活泼,则呼吸自顺。由此观之,方中诸药各司其职,共奏宣肺止咳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小青龙汤有明显的止咳作用[1]。麻黄中所含麻黄碱有较强的止咳作用,其作用机制为兴奋支气管平滑肌β受体,松弛平滑肌;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α受体,收缩血管,降低血管壁通透性等[2]。五味子、白芍对组胺造成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有松弛作用,从而起到祛痰止咳的作用[2]。细辛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起到止咳作用;细辛醚也有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3]。

临床上治疗外感风寒咳嗽时,若患者咳嗽轻微,肺之机能尚可,可用三拗汤或麻黄汤;若咳嗽狂作,肺之阖辟功能失调严重,则不妨用小青龙汤一试,笔者从理论上揣摩小青龙汤可能会优于三拗汤及麻黄汤。

[1]廖永清,陈玉兴,简雪芹.小青龙汤分煎与合煎药理作用对比研究[J].广东医学,1999,20(11):829-830.

[2]沈映君,陈长勋.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穆文华.细辛用量研究初探[J].医药世界,2007(S1):106-107.

《中国民间疗法》杂志创刊优惠邮购

为纪念创刊25周年,本刊创刊优惠邮购活动开始啦!2013年全年12册79元;2014年全年12册99元;2015年全年12册99元;2016年全年12册109元。更多优惠活动请关注《中国民间疗法》杂志官方微信,微信小店可查询购买。

2016-06-06)

猜你喜欢
小青龙汤散寒干姜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健脾暖胃、散寒止痛 试试桂花三红茶
艾草
《新方八阵·热阵》中干姜应用特色探析
手足偏凉 艾叶青蒿泡脚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胃泰灵
我用小青龙汤的故事
姜有干鲜,不可混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