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时代思想大解放及当代价值研究

2017-05-20 20:52李森��
山东青年 2017年2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

李森��

摘要:北洋时代不仅是一个乱世,更是一个思想解放、社会氛围空前调和的时期,无论是中国大学教育精神的发展、唯美爱情观念的追求、文化运动的高涨还是北洋政府本身对和谐思想、传统文化的支持都体现了那个时代独特的思想解放潮流,并为日后的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和影响。

关键词:北洋时代;思想解放;当代价值

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的时代,面对列强不断深入的殖民侵略,北洋政府显得力不从心,社会秩序混乱不堪、人民生活异常艰苦、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动荡、政治混乱的时代,出现了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奇特现象。对于这次思想解放的探索和解读能够让我们以一个清晰的眼光看待特定历史阶段的各种现象,也能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北洋时代思想大解放的内容及具体表现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上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同样处于一个乱世,北洋时代以其独特的历史及政治环境造就了以学术、舆论、爱情及政治开明为代表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一,自由、民主、宽容的中国大学精神

北洋军阀统治时代正式中国高等教育的起步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大学精神逐步形成并稳定下来。虽然北洋军阀连年混战,政治领导者更迭频繁,但这一时期的大学精神确实积极的、独立的。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各个高等学府逐步形成了学术自由、民主言论及宽容为学的大学精神。

维新运动时期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正是北京大学的前身,虽然京师大学堂一开始仍然采用封建衙门式的办学方式,但在蔡元培、蒋梦麟、胡适及马寅初等人的积极努力下,北京大学逐步形成了倡导民主与科学、支持学术自由与独立以及学生自治、学者管理的良好学术氛围。其中,蔡元培认为要:“为学术而学术”,①而不能抱有任何功利心理,做学术的首要目的就是追求科学,力求在科学文化上多做贡献。后来,蒋梦麟、胡适及马寅初将哥伦比亚大学的自由、民主、宽容的教育理念引进北京大学,上至教授,下至学生,都深受这种巨大思想力量的影响和熏陶,北大逐渐将这种理念和方法固定下来,形成了一种传统即大学精神。

在网罗人才方面,北大不仅聘用胡适、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还聘用了陈汉章、刘师培等中国传统文化大师,保证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之间的有效衔接和互动,也是学术宽容精神的一种表现。胡适曾这样评价过北大:“独立之精神,思想之自由”。②在培养学生方面,北大规定由学生作为选课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自由,并采用“教授治校制”,③竭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学生的自我管理提供保障。在选择生源发面,北大为社会各阶层的学子敞开大门,不分高低贵贱,坚持民主精神,同时,北大还将学术资源民主开放,为一代又一代的无名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机遇。

自由、民主、宽容的大学精神为北大培养了无数的人才,也为后来中国各个大学提供了雄厚的师资基础,同时,陆续创办的大学也继承了北大自由、民主、宽容的大学精神,奠定了中国大学精神的基调。正是因为这种精神,北京大学才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滥觞之地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基地。

第二,异常活跃的社会舆论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中国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待遇。日本窃取了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权益,为下一步的侵略做好了准备。“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使社会舆论一片哗然,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爱国学子们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点燃了中国人民复兴中华的民族情绪。在这场新文化运动期间,学生通过集会、游行、示威,引领了全国范围内的舆论狂潮,而此时的北洋政府并没有刻意的压制,甚至出现了“火烧赵家楼”④后,段祺瑞和士兵向学生们下跪的场景。由此可见,“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舆论可以充分表达其政治及社会诉求,而上层建筑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尊重舆论的力量。包括学生、政府在内的社会成员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而北洋政府本身的中国传统思想底蕴也比较深厚,这就为这个时期异常活跃的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

从北洋政府本身来说,在《凡尔赛合约》上签字是屈辱的,不可接受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来自舆论的压力。此外,北洋政府也充分利用了国内的舆论优势,以国内舆论反应过激为由拒绝签字。这反映出社会科学及民主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上层建筑中的思想控制也逐渐减弱,这就为自由、民主的社会舆论氛圍提供了思想保障。

第三,缠绵的爱情追求

中国封建社会以男权为核心,妇女长期处于被压制的地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了妇女追求爱情和婚姻的束缚。辛亥革命之后,中国不仅在政治上进行了变革,在妇女解放,尤其是妇女自由追求爱情和婚姻的社会氛围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为代表的北洋军阀虽然仍属于旧事力量的统治集团,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解放的思想确实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整个社会的“个性解放”形成了一股潮流,为广大妇女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婚姻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氛围。

“个性解放”与旧的礼教相互碰撞,显示出了妇女对自身爱情权利的重视和追求爱情的巨大勇气。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林徽因、徐志摩、金岳霖、梁思成以及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英国留学期间,徐志摩遇到了林徽因,作为一代才女,林徽因非常欣赏徐志摩的才华,但考虑到徐志摩的结婚,便很理性地把这份爱慕深深藏在心底。金岳霖对林徽因的追求自始而终,而林徽因也并不排斥金岳霖的爱慕,这在封建礼教至上的时代是非常难得的,而林徽因最终还是选择了与梁思成白头偕老,但心里却同时爱着两个男人。“个性解放”的潮流还波及到了统治阶层的家庭,交通部次长之女赵四小姐为了与张学良在一起,断绝了与父亲的一切往来,并在张学良被软禁的半个世纪,一直陪伴左右。如果以传统伦理去评判,赵一荻是践踏了“三纲五常”,但自由解放的潮流让这位年仅16岁的赵四小姐迈出了追求自由爱情的勇敢步伐。这样一种缠绵的爱情经历是社会氛围活跃、人性解放及爱情观念转变的突出体现,妇女逐渐拥有了自己的爱情选择权利,不能不说这是北洋时代的一个亮点。

第四,宽容的北洋政府

清政府统治时期,统治阶层对人的控制是绝对的,任何破坏统治秩序的行为都会被镇压。而北洋政府时期,虽然内阁更迭频繁,军阀持续混战,但总体上,北洋政府本身却保持了一种开明的政治态度。

中国历朝历代开国者总会消灭威胁自身同志的各方面力量,而北洋政府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显示出了一种宽容的胸怀。军阀割据、社会混乱,而北洋政府又没有能力维持社会的绝对稳定,因此,日后对北洋政府的評价多是负面的。但是,如果以一个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这一时期的话,情况却并非如此。

从“五四”运动到“八一三”惨案,北洋政府始终保持克制,后来曹锟的贿选活动也没敢公开进行,这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宽容,也体现出了统治阶层思想上的变化和进步。北洋时期,社会舆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社会动态稳定等等都与北洋政府的宽容态度、政治空气的民主化息息相关。

二、北洋时代思想大解放的原因

北洋时代的思想大解放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不仅与传统的纲常礼教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更体现出了民族危机情况下,上层建筑及民众意识的觉醒,而北洋政府统治本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新思想的传播在这次思想解放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统治精英的开明政策

面对西方列强咄咄逼人的侵略行径,北洋政府很难在外交上取得胜利,而国内各派系之间的矛盾也不能有效调和,这就导致了北洋政府某种程度上的“软弱”无能。但就北洋政府的统治精英们来说,维系国家主权、保持社会稳定乃是当务之急。无论是袁世凯、还是段祺瑞、还是吴佩孚等北洋高级将领,都以一种务实的态度看待世态变换,对社会中各种思潮和运动采取开明的态度和政策。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后并没有像历代皇帝那样清除异己,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紧张的气氛;“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⑤的“六不”总理段祺瑞在掌权期间严禁军队对学生和群众采取过激行为,保护群众的言论自由,甚至出现了“三一八”惨案后,段祺瑞长跪不起的历史现象;“青岛得失,为吾国存亡关头。如果签字,直不啻作茧自缚,饮鸩自杀也。”这是“不爱钱、不纳妾、不入租界”⑥的“三不”将军吴佩孚反对在《凡尔赛合约》上签字的通电内容,这显示就是军阀的爱国气节。总之,整个北洋政府是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登上政治舞台,而政府的决策总是伴随着爱国的性质,因此,这种爱国取向就直接催生了北洋政府本身的开明政策,为社会中的思想解放提供了政治前提和基础。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自洋务运动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逐步得到发展,尤其是在“一战”期间,中国面粉、制糖、丝绸、防治、水泥等民族工商业都呈现了一种繁荣的景象。随之而起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工人阶级的力量也在逐步壮大,新型社会阶层的兴起带来了自由、民主的新观念与纲常礼教旧观念之间的碰撞和冲突。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无产阶级为了获得自由和解放,都致力于清除封建腐朽思想,这就为社会中的思想解放提供了经济基础和保障。

第三,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

袁世凯在复辟时期掀起了一股尊孔的逆流,但西方启蒙思想已经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这就注定了这次思想逆流在舆论战中的失败。以胡适、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留洋学者坚决反对封建王朝的黑暗统治,坚决主张开启民智,将民主共和的启蒙思想提升为国民的基本意识,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传播科学、民主思想,增强民众思想觉悟,形成全社会的思想解放狂潮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

三、北洋时代思想大解放的当代价值

历史研究并不能单独存在,单纯对史实的探析并不是研究的终极目标,任何形式的历史分析都是为了更好的反映当下,以历史为依据,寻求历史的当代价值。北洋时期持续多年的思想大解放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由、民主、平等的追求,对当时中国政治开明、思想包容、外来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反观北洋时代到当今社会的历史发展脉络,北洋时期思想大解放对当下仍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第一, 对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北洋时代思想大解放大环境下,中国整个社会氛围较为宽松,对西方启蒙思想的接受范围较广,消化也比较透彻。在整个自由、民主、平等的启蒙思想的传播过程中,胡适、陈独秀、李大钊等典型的启蒙思想家更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开来。这些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以思想解放的大环境为基础,不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毛泽东本人也是在北洋时代思想解放的大背景下接触到的马克思主义。以北京大学为中心开展的“五四运动”将这次思想解放推向了高潮,毛泽东后来由湖南一师北上到达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助理员,就是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接触到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无产阶级革命著作,为日后毛泽东思想的诞生提供了前提。

这次思想大解放催生了许多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革命走向的改变,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二, 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在思想价值领域的反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精神层面的本质体现。无论是马克主义理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抑或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等都是中国人民赖以生存的价值基础和精神动力。北洋时代思想大解放充满了爱国情怀、民族意识、民主精神,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国民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和探索。而这种思想解放的精神成果并没有过时,它对每一位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对社会环境的和谐与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北洋时代思想解放的精神本质是自由、民主、平等,但这种意识的基础是强烈的爱国与爱民族,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系的本质是一致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统治层级中的反映。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张,爱国、爱民族、促进个人思想解放、实现社会思想宽容的精神实质能够为这一体系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历史经验。同时,北洋时代思想解放精神成果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其发展的历史轨迹及走向也能为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的借鉴价值。

第三, 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北洋时代思想解放的落脚点在于“人”,目的就在于开启每一位国民的思想意识,重点是以文化传播的形式影响国人。无论是北洋时代中国大学教育的发展实践,还是“五四”运动对新文化的传播,抑或是北洋政府本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都表现出了中国对文化的重视。整个北洋时代思想解放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被全盘否定,积极、优秀的传统文化基本上被继承下来,而自由、民主及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新文化也在中国生根发芽并得到了大发展,这显示出了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

21世纪的中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这种先进文化的发展理念仍然是继承中发展,发展中继承,增强文化发展的包容力,既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实践发展的结合,又要不断吸收中外先进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及融合能力,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种文化发展模式在北洋时代思想解放与大发展时期就已经奠定了文化基础,经过一个世纪的曲折发展,当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仍然要重视文化包容性的重要意义,不断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总之,北洋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但思想大解放的精神成果及对后世的经验和启示仍需要引起当今中国人的高度重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借鉴和启示。

[注釋]

①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78页。

②胡适:《胡适文集》[M],花城出版社,2013年版,第123页。

③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93页。

④易君左:《火烧赵家楼》[M],三民书局,1980年版,第39页。

⑤周俊旗:《段祺瑞》[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页。

⑥李洁:《文武北洋》[M],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第235页。

[参考文献]

[1]李洁:《文武北洋》[M],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

[2]来新夏:《北洋军阀1》:中国近代史资料论丛[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北洋军阀史料编委会:《北洋军阀史料》[M],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4]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2年版。

[5]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6]胡适:《胡适文集》[M],花城出版社,2013年版。

[7]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8]易君左:《火烧赵家楼》[M],三民书局,1980年版。

[9]周俊旗:《段祺瑞》[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南宁学院2016校级教改项目(项目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体性实践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6XJJG35)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
让长征精神照亮“新长征”征程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三重意蕴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