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城”式懒政与腐败危害一样大

2017-05-22 03:57
中国新闻周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信访局连城当官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古语对治理当前“为官不为”仍具有迫切的警示意义。如果说贪腐是党和国家的“致命伤”,那么懒政则是党和国家的“慢性病”。

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不但火了“达康书记”,也火了“信访局窗口”。“达康书记快来看,郑州现实版信访局窗口”:剧中被达康书记批评的光明区信访局低矮的窗口引起了广大网友共鸣,人们不断发现这类小窗口的现实版。继郑州社保局等多地服务窗口被曝后,云南昭通彝良县旅游局门口被曝出一个3米高的意见箱,让群众“可望而不可即”。

人们呼唤“达康书记”、调侃“信访局窗口”,是对目前正蔓延的懒政现象忍无可忍。“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回走,出现难题就上交”,一些官员感慨“为官不易”“官不聊生”,这是懒政还不自知。

有些人会替孙连城喊冤,他一不贪污二不受贿三不碰女人,是个沉湎于浩瀚宇宙的天文爱好者,凭什么说他是个庸官。错!孙连城辜负了人们的期望,没有按“人民的名义”干事情。拿钱不干事、当官不作为,成天琢磨“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如此的“官混子”不比贪腐的危害性小,不仅给群众办事带来不便,也在戕害政府的公信力。

庸官懒政不除,改革前景无望。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到“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发生在各个层级的庸官懒政让改革政策大打折扣。

最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深改组第三十四次会议,强调拓展改革督察工作广度深度,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效,要盯责任主体,抓“关键少数”,落实不力、整改不到位的就追究责任。牵头部门和地方是抓改革的责任主体,要加强改革自查,定期跟踪并报告改革落实情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曾严厉指出,“有些地方确实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更是再次强调“庸政、懒政同样是腐败”。可以说,如此三令五申强调“庸政、懒政同样是腐败”,犹如当头棒喝,更应引起各级党政部门和党员干部的高度重视和反思。

医治“为官不为”顽症,一方面为官者要提高思想觉悟,另一方面,也是更根本的,是要靠制度建设。

一要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担当精神。对党员干部加强宗旨意识和从政道德教育,使之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是公职人员,牢固树立“当官须为民、为官须有为”“当官与发财应当两道”“干部的价值就在于担当”“不干事也是腐败”的理念,以干事为荣,以避事为耻,引导干部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干其事,建其功。

二是完善用人机制,引导为官有为。通过完善用人标准、完善考核办法、加强干部交流工作、建立和完善干部退出机制,及时撤换那些精神懈怠、能力滑坡、不思进取的庸官懒官。

三要强化监督机制,克服为官不为。让为官不为者及时受到问责和惩戒;加强群众监督,开展群众问政、民主评议、民意调查等工作;通过“满意度调查”让民众评议各部门的服务态度和质量,并纳入绩效考核;加强舆论监督,及时褒扬勇于担当、干事创业的干部,鞭挞为官不为的干部,在全社会营造干事创新的良好氛围。

电视剧中沙瑞金说:“各级政府不是养猪场,不能养这些糟蹋老百姓粮食的懒猪。要建立能者上、平庸者下、劣者汰的干部机制。”尽快实行“干部召回问责制度”,不胜任的干部就“回炉”,不行就开除。这才是真正的以“人民的名义”。

实际上,不贪腐不滥权只是为官做人的底线;为官一任,“在其位谋其政”只是基本要求;而“为官不为”则是失职渎职,对其警惕程度应提高到与反腐等同。

下一步的改革攻坚需要干部有担当精神。尤其在经济换挡转型期,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需要在地方落地实施,这些都需要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切实履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必须看到,打造一个大家想干事的环境,要通过建立“负面清单”以有利于明确职责范围,为“为官敢为”者提供干事的环境,厘清权力与市场的边界,防止“乱作为”。但这还不够。考虑到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还需允許想干事情的官员试错,拓展体制机制创新的空间,以此让有进取心的官员轻装前行,带动整个官员群体上进。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访局连城当官
“官必上”
敬 佛
官必上
当官要有什么样的“官样”
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策略
刍议如何做好信访局档案管理工作
和猫狗一起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