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怼,只是套路的开始

2017-05-22 04:06
中国新闻周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摩拜滴滴单车

摩拜和ofo在共享单车市场上的明争暗斗越来越白热化。平时,小车们就在各条街道上争风吃醋;这一周,暗战变明战,双方由嬉笑怒骂到互爆粗口,一副你死我活的架势。

趁摩拜一周岁生日之际,ofo官方微博发了一条祝福:没有你的那一年我很孤单。之后,摩拜对这条生日祝福给出了回应:答应我,下次碰面时,机械锁换个密码好吗?

一家以生日祝福为由暗讽对方“出道”晚,另一家则以表达感谢暗损对方机械锁太LOW。两家公司的創始者都是小年轻,玩得也跟小孩一样。这不但让吃瓜群众捡了笑料,更让共享单车的用户心头暗喜:掐,继续掐,估计明天又要免费了。

寡头竞争,百姓受益,这样的好日子当然是越长久越好。但蛋糕诱人,吃相未免越来越难看,刚刚还打情骂俏的二位,转眼间就势不两立。

事态升级的导火索是,北京就共享单车征求意见,提到企业投放车辆要安装卫星定位装置。摩拜单车随即呼吁相关政府部门,强制要求行业内所有企业立即召回、全部销毁不具备卫星定位功能的共享单车。

如此呼叫,当然是暗指大量使用机械锁的ofo。ofo虽然刚拿了4.5亿美金的巨额融资,但要马上换锁显然力有不逮。不过,这不妨碍它怼回去“你心态扭曲,你是法盲,销毁是对规则的无知与蔑视”。

行业的老大和老二打到火并,让坐等拿免费券的群众也难以淡定了。如果摩拜借助公共政策“秒杀”竞争对手,哪里还有我们的免费午餐呢?

一年中,共享单车改变了城市,改变了生活方式,但也乱象横生。在这个机遇与乱相并存的时间点,行业领头羊本应拿出社会责任感,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但他们却急着 “扼杀”对手,正如ofo自己所说,这种竞争心态已经不健康。而“狂躁”至此,是不是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共享单车的洗牌已经开始?

虽然本是同根生,但两种小车其实代表了两种商业思维:摩拜希望推出优质可靠的产品来吸引用户,而ofo则通过资本推动加大投放来占领市场。

它们的存亡,将会由市场说了算吗?双方已经在单车投放量、入驻城市、活跃用户、补贴等领域较量过几个回合,谁是劣币,谁是良币,仍未终局。不过,无限制的自由市场也造成恶性竞争,这和当年滴滴快的烧掉10多亿颇为相似。

或者由资本大战说了算?摩拜与ofo两家一直“孜孜不倦”地在融资、扩张的模式上走着。不过,为了节省时间和机会成本,当恶性烧钱大战不可持续时,双方的投资人必然会撮合两家合并。别看现在打得欢,摩拜和ofo过两天在一起了,也不新鲜。不信你看,视频、专车、点餐行业,不都是在资本激战时背地里谈判成了一家人。

又或者由政府说了算吗?政府关心的首要问题是公共利益,往往既鼓励创新,又希望加强规范。共享单车制订规则时,提高单车硬件标准,以便于管理,这几乎是肯定的。不过,本着维护行业发展的立场出发,起码会留下一个过渡时间,让平台可以减少损失,更换单车。

作为消费者,哪怕没有烧钱大战,哪怕少占了便宜,但只要行业能回归理性,能真正解决痛点,都喜闻乐见。只是,别翻版了滴滴一家独大后的频繁涨价。endprint

猜你喜欢
摩拜滴滴单车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滴滴”上的叮咛
Rough Ride
摩拜的宿命
滴滴爷爷
单车三人
摩拜单车CEO王晓峰谈与ofo合并:不觉得有可能
不要吝啬鬼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