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铭记的烽火战事

2017-05-25 00:37曹健全
山东档案 2017年2期
关键词:叶飞司令员泰安

文·曹健全

泰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铭记的烽火战事

文·曹健全

泰山万仙楼北侧有一座“泰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此碑通高约1110厘米,分三层。底层为须弥座。中层为正四棱柱体,南面刻《烈士纪念碑志》,其余三面刻700余名烈士衔名及籍贯。上层为梯台形碑身,南面题词:“革命烈士纪念碑”“新四军第一纵第三旅”和“一九四六·七·一”;西面题词:“英名与东岳并寿,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而死,虽死犹生”;北面题词:“先烈们,你们的死重于东海泰山,永垂不朽”;东面题词:“功业同日月争光,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永远鼓舞着我们勇敢前进,我们要为完成你们未竟事业而奋斗到底”。《烈士纪念碑志》是时任新四军一纵三旅司令员何克希撰写的铭文。全文如下:

烈士纪念碑志

新四军一纵三旅,原系浙东抗日纵队。过去驰骋淞沪,转战四明、会稽,直到日冠无条件投降,伟大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受降开始,我淞沪浙东健儿,为贯彻我党和平民主建国方针,继念相忍,为国至意,毅然撤至山东。其间,经过钱塘、黄浦、长江诸大河,沪杭甬、陇海等铁路,公路则难数计。叠突重围,历尽艰险。澉浦之战,粉碎了反动派袭澉阴谋;沪郊屯兵,摇撼了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恶梦。泰安攻城,三日得手,民间传为奇谈,前未曾有。

此役,由于我党教育全军,对人民应尽其全忠全孝,以全心全意服务人民,而烈士忠魂正宜不朽。在民族抗日战争与反内战自卫战争中,我全体指战工作人员伤亡以千百计,用特将烈士英名勒诸于石,所以志不忍忘,以策来兹。

国家多难,好战分子竟掀起惨痛内战,美国新式械具,正用于屠杀自卫人民,伟大的人民解放事业,尚有待于我辈之最大努力。

泰山,往昔用示统治地位永存;而今而后,则更象征人民不朽。为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牺牲的烈士们精神不死!

何克希氏题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七月五日建立

一九五三年三月重建

何克希 (1906~1982) ,原名和成孝,四川峨嵋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在峨嵋县组织暴动。1938年后,参加开辟苏南抗日根据地。1944年1月,任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员。1945年10月新四军浙东抗日纵队北撤到苏北和山东,何克希先后任华野一纵队三旅政委、一纵队副司令员兼二师师长和三十五军政委。何克希亲历并参与指挥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以及渡江等历次重大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何克希任华东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务院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助理、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授少将军衔。1982年病逝杭州。

铭记“泰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的烽火战事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做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党中央命令山东主力部队奔赴东北,新四军挺进山东。1945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指示,将北撤至涟水的苏浙军区第二纵队(即浙东纵队)、第四纵队和苏中军区教导旅合编为新四军第一纵队,由原苏浙军区副司令员叶飞任司令员。纵队下辖3个旅,何克希被任命为新四军一纵三旅政治委员。第一纵队组建后,原计划也去东北。到山东后,因情况有变化,中央军委令第一纵队留在山东。此时国民党军第十二军李延年等部占领泰安,被收编为国民党先遣军第五路军的伪和平救国军第三方面军的副司令宁春霖被委任为泰(安)兖(州)警备司令。宁春霖部气焰嚣张,在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停火协议后,仍不断抢修工事,向我方开枪挑衅,累计进犯200余次,打死打伤我部军民数十人之多。

1946年1月7日,中央军委决定将新四军军部与山东军区合并,组成山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黎玉任政委。新四军第一纵队划归山东野战军建制,叶飞仍任司令员。按照山东野战军命令,第一纵队进驻到津浦铁路线泰(安)兖(州)段,执行攻兖围泰的作战计划。同时,鲁南军区警备第八旅及鲁中地方武装一部配合第一纵队作战。1月8日夜,第一纵队第一、第二旅向兖州之敌发起攻击,第三旅进占泰安以南地区。1月13日,国共两党谈判签署的停战令生效。第一、第二旅未能攻下兖州,奉令停止了攻击,对兖州之敌实施严密包围和监视;警八旅则攻下了宁阳和姚村(火车站);第三旅占领了泰安火车站和泰城西关,与城内宁春霖部隔街对峙。

日本宣布投降后,驻泰安地区的日军华北方面军第十一独立警备队(洼田旅团)约3000余人,接到国民党密令,准备到济南交械。为粉碎敌之阴谋,决不能把抗战果实拱手让给国民党反动派。叶飞司令员当即命令第三旅迅速占领大汶口,阻止包围北撤之敌,迫其交械。在泰安以南,第一纵队先后缴获日军各种炮11门、轻重机枪56挺、步枪1000余支、汽车37辆、各种炮弹子弹3万余发。还有大量军用物资。同时截获企图随日军逃跑的伪军万金山(已被国民党政府委任为泰安专员)部近千人。

1946年6月1日,中共中央给华东局下达了“先打泰安,再攻济南”的指示。第一纵队司令员叶飞先后两次派遣人员进入泰安城侦察敌情变化及地形情况,在掌握了泰城守敌的兵力部署、工事构筑、障碍火力、火力配置后,于6月6日发出“关于泰安、大汶口战斗作战命令”。6月7日晚10时总攻开始,提前进入指定地点各旅开始向预定目标之敌发起攻击。第一纵队第一旅部队攻击东门、南门。第一纵队第三旅前线指挥部设在蒿里山,主攻泰城西门及北门。在大炮的掩护下,部队勇猛冲锋。指战员越战越勇,与敌展开了巷战,战斗殊为激烈。第一纵队第一旅第一团第一营于6月8日与敌争夺制高点天主教堂时,三连九班班长吴春林带着杨根思(后成为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特级战斗英雄),冲在最前面。杨根思连续打出一箱子手榴弹,压住了敌人的炮火。不料,杨根思头部负伤。但他轻伤不下火线,依然用手榴弹打击敌人。经两小时激战,第一营占领了天主教堂。第三旅部队也打下了梳妆楼、博济医院、电灯公司等制高点。残敌撤至岱庙后,依然负隅顽抗。第一纵队部队乘胜追击,向伪宁春霖的最后巢穴实施猛烈进攻。我军以连续爆破的战术,炸开围墙,攻入岱庙,与敌展开交手战。经40分钟战斗,全歼残敌。泰安战役,经过四昼夜的激烈战斗,除宁春霖带少数残敌从地道逃窜外,共歼敌4000余人,其中毙伤1000余人,俘敌3000余人。缴获迫击炮36门,轻重机枪 38挺,步枪2761支,各种弹药26万发。在攻打泰安的同时,第一纵队第二旅发起了围攻大汶口之战,歼敌一部。泰安战役的胜利,是新四军进入山东后,在叶飞司令员指挥下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战斗中,第一纵队第一旅参谋长邱玉权、第三旅几位营连级干部不幸壮烈牺牲。

泰安解放后,第一纵队司令员叶飞任命第三旅副政委张文碧为泰安城防司令。解放后张文碧历任南京军区装甲兵政委、南京军区工程兵政委、浙江省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6月14日,国民党飞机轰炸泰安城,炸中第三旅司令部所在地——泰安铁路宾馆,造成十几人伤亡。6月15日,第三旅司令部转移到泰安城南旧镇,进行战役总结。于7月4日,东去莱芜休整。第一纵队走后,泰安城防司令张文碧带领部分人员,处理战后遗留问题。为纪念在解放泰安及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由第一纵队第三旅和泰安县政府共同于1946年秋建成“革命烈士纪念碑”。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时,此碑被毁。1953年重建。1997年春整修,并立石作一题记。

(作者单位:泰安市档案局)

猜你喜欢
叶飞司令员泰安
“子弹头”背后的故事
极致的乡愁——泰安九女峰“故乡的月”仪式堂
叶飞在玉井
泰安杂记
爱琳
Transform Yourself into a Butterfly
泰安无性系引种品种的红茶适制性初步研究
天下第一
驰骋中原 转战川黔——记第5兵团司令员杨勇
百万大裁军中的福州军区司令员江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