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教育为抓手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2017-05-25 08:30唐承娥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汽车技术系为例,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实践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衔接,依托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实践体系,切实提升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的质量,校企合作强化师资培养等,以专业教育为抓手,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创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026-02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和扶持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思维、能力和人格的高素质新型人才,其兼顾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并以创业教育为重点,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在日常教育教学的基础上,以专业教育为抓手,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汽车技术系在这种大背景下,根据系部学生的专业特点,以专业教育为切入点,结合专业技能的培养,加强创业技能的培养,以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平台,大力推进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有力保障,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仍然受诸多问题的限制,具体表现为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不够、创业导师精英少、创业孵化基地成果少、创业竞赛价值小、创业教育成效低等。由于高职院校各自的办学理念、师资结构水平、教学管理模式等存在差异性,而且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都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模式,因此普遍而言,各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汽车技术系在大力推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着重以推进专业教育为抓手,结合各专业的特点,依托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资源,着力开展并落实教学改革,结合各专业能力的需求,完善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关注学生专业技能从零基础向熟练操作能力的提升进阶,关注学生各专项技能的综合运用与学习的物化,在满足基本能力教学的基础上,设置开放性创新教学项目,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实践内容,即将创新思维融于专业教学的始终,为学生创新设计保留余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从而达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二、以专业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一)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研室的指导下,创新创业专业课教师结合机械与汽车技术系学生的具体实际,深入行业企业,制订和完善相对完整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每学期还根据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邀请校内外专家、行业企业代表共同讨论,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

对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目前,我们面对全系学生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日常教学中,还开设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开放课程,让学生多方式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获得更全面的创新创业的学习和指导。此外,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广泛开展启发式、参与式教学,并不断推进考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二)加强实践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衔接,丰富学生创新创業知识与体验。在教学中增加市场调研、企业参观、企业见习、企业顶岗实践、企业实习等,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每学期组织专业学生深入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参观、见习,通过学生和岗位的“零距离”接触,增强他们对行业、企业、岗位的认识,提升对岗位的熟悉度,进而培养学生对岗位的创新意识。这样,通过在教学中逐步推进创业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效衔接,学生有了更直观的创新创业体验,创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业知识。

此外,我们还邀请校内外法律专家举办有关创新创业的政策法规讲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在今后的职业成长中有较好的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

(三)依托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实践体系,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在校外,与校企合作单位、创业校友企业共建创业教育基地,每学期组织学生在企业开展创业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创业技能。在校内,依托在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建立的“广职汽车美容之家”创业孵化基地、在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建立“智创空间”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按照“平台化依托、社会化实践”的思路,完善校内创业教育基地的建设,建立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每学期按照专业学生的特点,分批次组织他们到校内外创业孵化基地进行创业训练、指导他们进行创业实践等。

(四)切实提升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的质量,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如何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如何指导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实际中培育就业岗位创造者,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加注重提高就业创业指导老师提升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质量。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开始,可以通过专业体验和相互认识的“破冰之旅”开始做好指导工作,在专业体验和相互认识的互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创业意识。同时,在整个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校内老师和校外的指导老师共同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帮助他们认识自己、认识岗位,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激发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业。此外,每学期还可以通过创业课程和邀请校内外专家到校免费开设SYB创业课程,以课堂实验训练形式提高学生职业选择能力,让学生在课堂训练中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意识。

(五)校企合作强化师资培养,为创新创业工作提供保障。在原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每学期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学者共同讨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继续优化专业结构,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每学期选派一些教师深入校企合作企业顶岗锻炼,参与企业经营实践,让教师在企业中“回炉”,有力提升了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技能,培养教师的创业教育教学水平。老师们通过到企业“回炉”将最新的理念应用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水平。此外,机械与汽车技术系还邀请往届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技术总监等到学校担任兼职创新创业导师,兼职创新创业教师因为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专兼职的师资队伍,也有效地促进了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

三、成效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汽车技术系将日常的专业教育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将创新研发项目融入课程的日常教学当中,增设创新创业教学模块,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实践工作的开展。在日常的专业教育教学中,教师团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探索。学生依照项目开展任务式的学习讨论,通过团队共同努力,共同探讨,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之后进行总结提炼等来学习新的知识、锻炼新的技能。这种教与学的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较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近年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汽车技术系在创新创业教学成果上也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广西赛区选拔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第二届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成果展示会获自治区“创新成果奖”1项;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治区级比赛三等奖1项;南宁区第七届数控技术大赛(校企同台竞技)二等奖1项等。此外,师生共同申报专利26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授权10项,学生专业基础技能方面整体有了较大的提升,为他们今后的人生發展奠定了基础,在一些毕业生当中也出现利用专业技能、发明专利等进行创业的良好局面。

目前,我国还处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起步阶段,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是一个需要长期深入探索的课题。我们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继续打破专业局限,加大跨专业合作力度,加强联系行业企业,加大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的力度,提升创新服务社会的能力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毕佳洁,李海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分析[J].文教资料,2011(4)

[2]张皓.高校如何提高创业教育有效性的探索[J].科技展望,2017(5)

[3]吴青松.浅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高教学刊,2016(23)

[4]文丰安.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理性审视研究[J].成才之路,2016(18)

【作者简介】唐承娥(1983— ),女,广西玉林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电气工程等。

(责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