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高校导师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7-05-25 08:29秦红波张应红南江霞王瑛肖经张平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导师制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秦红波 张应红 南江霞 王瑛 肖经 张平 杨道国

【摘 要】本文阐述导师制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分析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导师定位不明确、生师比过高、缺乏配套规章制度、导师能力不足等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导师制 高校 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024-02

努力提高地方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对促使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在地方院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是实施个性化和针对性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实现“专升本”的地方高校有640多所,占目前全国本科院校的一半以上。目前,地方高校培养理论型人才的比例过大,培养技能型人才较少,学校同质化的现象较为严重,存在办学定位不明确、专业特色不明显、与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地方高校教育结构失衡使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创新型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因为高等教育结构存在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2016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56万,而2017年预计将达到795万人,这样的供给规模已远超过当前传统就业渠道的吸纳能力。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能实现自主创业和就业,极大地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同时,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和能力培养,能够明显提升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从而提升整体就业率。

地方高校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加强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国家、高校和学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下降,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要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而不是过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如果不能实现高校教育结构的转型,将会出现低端劳动力和研究型人才供给过剩而应用型人才稀缺的现象。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更多的大学生培养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能够为我国的创新体系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基础,最终推动国家经济的成功转型和升级。此外,对地方高校和毕业生的自身发展来说,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同质化”的培养模式将会导致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相对于研究型大学(重点大学)和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无竞争优势,就业困难。在教育观念日趋理性的今天,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势必影响地方高校的生源规模和质量,使得部分地方高校在夹缝中步履维艰,出现学风不佳与学生就业能力差的现象,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地方高校差异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地方高校毕业生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地方高校与其毕业生的“双赢”。

二、导师制在创新創业教育中的作用

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在大学教育阶段展开。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模式尚存在很多不足。在教学组织结构上,高校大多按专业和班级组织教学,学生所学课程、内容和顺序等均严格遵循国家或学校的规定,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程设置上,虽然绝大部分高校都实施了选课制和学分制,但是学生往往不清楚自身发展的需要,选课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功利性。同时,很多情况下本科专业无法开设所有的选修课程,跨院系、跨专业选课也不可能,学生往往很难选到感兴趣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上,多数地方学校实施大班授课,导致教师与学生间沟通和互动少,教师在讲台上讲课,而不少学生在底下“开小差”,即便是认真听课的学生,往往也只是记住老师所讲的内容而没有时间去思考。

要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就必须改变“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培育适合大学生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的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主动地学习知识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地方院校中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有利于改变学生选课选题的盲目性和功利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利于挖掘潜力、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成长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

三、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对导师制的定位不明的问题及对策。新形势下,许多高校不能正确定位导师的角色和职责。有些高校引入导师制的目的只是指导学生选课,从而使导师制成为学分制的附庸;有些高校认为导师的职责是指导专业课程,造成不少教师以为导师的作用是解答专业知识的疑惑;还有些高校认为导师要关心学生生活、学习、情感、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混淆了导师、辅导员、班主任的职责,造成导师不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什么都导”的后果往往是“什么都导不好”。以上问题造成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学校对导师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无法满足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要解决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导师制定位不明的问题,应实施组团学习模式,邀请权威专家进行培训和讲座或者组织全校范围的大讨论。只有学校管理部门及领导能正确地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导师制的积极作用和重要地位,出台正确的指导文件,相关的认识误区才能得以消除。

(二)生师比过高的问题及对策。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导师制的核心是“个性化”和“项目化”指导,必然对高校师资力量提出更高要求。地方高校师资力量不足也给导师制实施带来困难。接照教育部规定,高校生师(教师只能是专职教师,不计兼职教师和行政人员)比不得超过18∶1,但是绝大多数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一般都超过这个比例,不少高校甚至超过30∶1。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该校为省部共建立高校,目前学校本部(不含北海校区和民办独立学院)学生人数为27000余人,教师人数为1775人,由于广西财政编制饱和的限制,约15%教师不得不以人事代理(校编)聘任。表面上生师比约为15∶1,达到规定要求,但是根据2015年教育部专家组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结果,去掉行政、管理和兼职等人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本部专职教师岗人数尚不足千人,实际生师比约为27∶1,在编制饱和情况下却出现生师比严重不足的现象,专职岗教师缺口达500余人。

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由于指导学生过多,导师很难对每一位学生都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导师制实施效果必然大打折扣。针对生师比过高的问题,长期来看要进行财政编制制度改革,优化人员结构,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而短期来看可实行全员导师制和精英导师制相结合的办法。比如,一年级实行全员导师制,为每一位大一学生分配一位指导教师,其后两年实行精英导师制,遴选特长学生进入各种学术俱乐部、社团和科研基地,由经验丰富的导师给予更深入指导,大四后接受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专业班(学生人数一般20-35人)的班主任主绝大多数为拥有博士学历或教授职称的青年教师。新生入学后,每个班配有两个班主任助理,班主任助理均为在省部级以上科技和创新创业竞赛中多次获奖、历年成绩优异且有学生干部背景的大三学生,可协助班主任实现对班里所有学生的指导。大二时,有特长和能力的学生可通过学校“教科协同”计划参与有在研项目的教师团队,参与课题研究或技术开发,获得课程学分或替换毕业设计;同时,大二学生也可参加“国家级众创空间”、校“创新学院”、各类“基地”和实验室、社团等平台接受导师指导。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例,到大四年级,约55%学生有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学术或创新创业类比赛获奖的经历,大四学生就业经常供不应求,多数毕业生能力得到用人单位好评。

(三)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及对策。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实施导师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认可。新形势下,许多地方高校虽然明确实施导师制,但并没有建立配套的操作规范和考核制度。一方面,高校管理部门认识到了创新创业教育中导师制的重要性,但是没有实施导师制的经验,也找不到成功模式借鉴;另一方面,高校管理部门无力进行导师制涉及的各种配套制度的制定,希望各学院自行摸索和解决,最后各学院的导师管理制度也就无章可循、无规可依。另外,很多高校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奖励与监督机制,造成指导教师干好干坏都一样,必然对优秀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造成打击。针对导师制制度不健全的问题,高校可以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的导师制度,在结合自身特点的前提下学习和借鉴他人先进的制度,建立配套的操作规范和考核制度,完善奖励与监督机制,提高优秀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积极性。

(四)导师能力不足的问题及对策。理想的创新创业教育要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通过项目运作获得科研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及为人处事能力。要胜任以上工作,指导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品德,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備高超的指导技巧,能够从事学业及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辅导、学科竞赛和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的工作。现实中,虽然很多导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学术水平,但是对本专业外的领域知之甚少,在指导经验和技巧上也有不足。不少学生反映导师指导的内容枯燥乏味,理论知识狭窄,缺少实际意义。因此,学校除了重视教师课程教学、科研能力水平的培养与提高外,还应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综合能力的培养。进修培训、参观访学、讨论交流等,这些都是促进教师育人能力提升的有效措施。此外,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并非每个指导教师都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胜任所有的工作,可将导师的工作根据其特点和特长进行细化。比如专业能力强的教师担任专业指导教师,人生阅历丰富的教师担任人生导师,社会人脉和企业资源丰富的教师担任创业或就业导师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5-05-13)[2015-10-2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2016JGA201;2015JGA216);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JGA201503)

【作者简介】秦红波(1986— ),男,河南新乡人,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导师制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