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

2017-05-27 12:04钱涌宁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和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导致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于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入手阐述了高职心理健康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一切资源进行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校园网路、专家讲座;发挥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情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革教学评价机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模式

中圖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52-01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上越来越重视经济利益,社会的组织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的方式和手段倾向于多样化。而这些变化反映在教育领域,则表现为学生的升学压力逐渐增大,家长、教师以及社会上的其他群体通常是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决定该学生是否优秀,学校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以分数为主,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等等。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扩招,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改革也日益深化,诸如开始实行缴费上学、学生毕业后不包分配,由学生自主择业、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以成绩为主、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学生实行淘汰制等等。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的这种变化,无形中增加了高职学生的心理负担。

另外,高职学生大多数正处于青年时期,他们的心理水平介于未成熟与成熟之间,也就是说他们既保留有儿童时期的种种不成熟的心理及行为表现,而作为一个刚刚步入大学生活的学生来说,又渴望像成年人一样自主的生活和学习。这一时期的高职学生,内心世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自尊与自卑的矛盾, 性冲动与性压抑的矛盾, 交往需要与闭锁心理的矛盾等等, 呈现出青年期特有的动荡、脆弱的心理状态[1]。高职学生一方面面临着来自社会、学业等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一方面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遇到挫折无法很好的面对,因而产生了很多心理困扰。而且,高职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份子,其心理状态经常被忽视,而且由于社会上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即在大多数人眼里,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只有表现较差的学生才会被迫选择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使得高职学生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而言,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更大,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积极构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把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全民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来,真正推动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本文在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模式:

1 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高职学生由于面临的心理压力过大,导致校园暴力、酗酒、赌博、自杀等不良行为逐渐增多,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虽说目前很多人都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但绝大多数人关于如何减轻心理压力,释放不良情绪等心理健康的知识知之甚少,尤其是高职学生。因此,我们在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1.1 校园网络

利用学校网络,开设专门针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咨询的网页,网页可以按照心理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如学业问题、情感问题、就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等,每个板块都安排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在线对学生的心理困惑进行解答,通过网络的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1.2 专家讲座

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心理专家来学校开展心理讲座,宣传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以及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认识自己面临的心理问题,并积极通过咨询、自我调节等措施减轻心理负担。

2 发挥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课堂是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只有充分利用教学向学生传授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并通过课堂上教师的实际行动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才能够真正促进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1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在教学上,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一方面,我们应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对高职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开展思想政治课时,应避免单纯的讲解枯燥的政治知识等,应善于利用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提高思想教育的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学习。

2.2 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情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贴近高职学生面临的实际心理困扰,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的讲解和心理辅导。社会大环境的多元化以及高职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的复杂性要求教师要不断根据学生的实际请款调整教学的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断提高心理教育的实际效用,真正做到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3 改革教学评价机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选修课,课程评级方式往往是写一篇小论文即可,评价方式过于随意,教师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应付性。因此,在今后的心理教育中,应逐步改革以分数为主的评价机制,对心理健康课程考核应该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于考查学生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分析并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因此识记性的基础知识则不成为考核重点[2]。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加强教师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潘春丽.浅谈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科教文汇, 2006.03:23-24.

[2] 陈瑞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社版),2014.10:158-160.

作者简介:钱涌宁,女,汉族,陕西省汉中市人,硕士学历,讲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英语。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