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县西地镇寄生于家畜体表的媒介蜱形态学鉴定

2017-05-30 10:48秦占科许芸
畜牧兽医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奇台县鉴定形态学

秦占科 许芸

摘要:蜱作为一种寄生虫,是人畜共患病的传播媒介,例如森林脑炎、莱姆病、Q热、新疆出血热等疾病。而蜱的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生活史较为复杂,生活习性多样,导致防治较为困难。

关键词:奇台县;媒介蜱;形态学;鉴定

中图分类号:S85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9-0007-01

硬蜱是一种吸血的不完全变态的节肢动物,是一种家畜的體外寄生虫。在我国广泛分布,蜱不仅能够直接叮咬人、畜,还会在叮咬的同时释放出毒素,而导致疼痛等,严重的还会影响幼畜的生长发育。因为蜱除了人以外,还能够更换宿主,导致人畜共患病的传播。

新疆地区草地、牧场、和沙漠资源丰富,放牧的家畜数量多,十分适宜蜱虫的繁殖和生长。随着蜱类与人畜共患病关系被发现并开始深入研究,以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它的危害性,对蜱类分类的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高重视,发现不同蜱种有不同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对防治措施的反应也有所不同。所以鉴定蜱种,查清本地区的优势蜱种对开展地方性蜱类与蜱传疾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奇台县西地镇位于博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年降水量不足200mm,年平均气温4.8℃,蜱虫在此环境下大量繁殖,对周围农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本实验对蜱虫进行了研究,旨在找出防控蜱虫的有效措施。

1 蜱的采集

于2015年5月,在西地镇沙山子村、条湖村等部分区域,随机选取部分家畜,并采集其体表的寄生蜱,共采集到牛、骆驼体表蜱438只,装入洁净的采集瓶内,做好标记和编号后带回实验室待检。

2 试验方法

样品的保存、玻片的制片及扫描电镜样品制备

2.1样品的保存

采集回来的蜱虫需要先进行清洗,在分离鉴定前将其置于5%甘油的70%酒精中暂时保存。

2.2蜱玻片的制作

将虫体制作成标本,步骤如下:虫体投入到沸水中煮沸1~2 min,待四肢僵直时取出,放入到10%NaOH溶液中继续煮沸,数分钟后可观察到虫体内部肌肉和内脏被溶解排出,虫体外壳软化透明。将其取出用清水冲洗,排除内容物。洗净后的虫体在30%、50%、70%、80%、90%的酒精和1:1的无水酒精二甲苯、纯二甲苯中各浸泡1h,然后封胶片。制作标本,待形体学鉴定用。

2.3扫描电镜样品制备

经初步鉴定后的完整蜱,使用无水乙醇,脱水处理2次,每次1h;放入丙酮中侵泡10h后,放到二甲苯溶液中,然后先用超声波清洗仪清洗30min;再用丙酮清洗2h;干燥处理,制作样品。扫描电镜样品制备的每一部都要防止样品被污染和损伤。

2.4主要鉴定步骤

根据蜱的特点,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虫体表面盾板的形状、大小和花纹状态,气门板形状,盾板后缘缘垛的形态。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虫体的外部特征,假头部位的基本形态,口下板齿式,足基节的间距,气门板的形状和盾板的大小。最后使用扫描电镜观察虫体的超微结构,进行形态学鉴定,并整理记录其形态鉴定特征。

3结果

3.1 蜱种鉴定结果及形态描述

3.1.1残缘璃眼蜱

雄蜱的背面有明显的中垛,呈淡黄色,后中沟深。腹面肛侧板略宽,前端较尖,后端园钝,气门板大。雌蜱背面有侧沟但不明显,气门呈凸点状,背突明显伸出。

3.1.2麻点璃眼蜱

雄蜱长6mm 宽3mm左右,弧形的假头基外缘,须和肢都较粗,第2节略长于第3节。盾板呈椭圆形,前窄后钝,呈褐色。颈沟较深,后延至盾板中部。侧沟短,后中沟细窄,后侧沟较宽。眼大而明亮,向外凸出。肛侧板较宽,近三角形,副肛侧板较宽,肛下板较窄。腹面表皮附着很多细毛。气门板弯曲,背突窄长。足粗壮。雌蜱,略小于雄蜱,假头长,假头基呈五边形。须肢长,第2节长于第3节,盾板宽大,颈沟较深、较宽而长。眼大并向外凸出。生殖帷短宽,气门板大,足粗细适中。

3.2 超微结构

3.2.1残缘璃眼蜱

在扫描电镜下,雄蜱的口下板呈中指状,齿3/3。气门板大,头部卵圆形,背突由宽到细,末端钝园,背缘增厚,第一基节外距与内距等长。

3.2.2麻点璃眼蜱

在扫描电镜下,雄蜱的肛侧板较宽,近三角形,內缘凸角短钝。副肛侧板较宽,骨化斜角的宽度与肛侧板下缘相当。腹表面有细毛,生殖沟与生殖板处较多。气门板弯曲,背突窄长,末端前翘。第1足节外距长于内距,末端尖细。

3.3 奇台县西地镇区域蜱的种类

对西地镇沙山子村、条湖村部分区域家畜进行抽检,共采集蜱438只。经鉴定采集回来的是残缘璃眼蜱和麻点璃眼蜱2个品种。其中有417只残缘璃眼蜱,21只麻点璃眼蜱,残缘璃眼蜱是此区域的优势蜱种。

璃眼蜱的主要特征是体色单一,眼突起明显,假头基多为三角形,须肢窄长。雄蜱肛门附近有2~4对几丁质板,即肛侧板1对,肛下板1~2对。第一足节分叉明显。气门板形状不一,多为凸点。本研究根据以上特征鉴定归类了采集于西地镇沙山子村、条湖村部分区域的蜱438只,并对这两种蜱进行了超微机构鉴定,发现残缘璃眼蜱和麻点璃眼蜱为该区域的常见蜱种,其中残缘璃眼蜱为该区域的优势蜱种。

此次试验使我们对该区域蜱传播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特点和分布规律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使蜱媒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有了科学依据的支持。

猜你喜欢
奇台县鉴定形态学
分享平安果
浅议检察机关司法会计鉴定的主要职责
青铜器鉴定与修复初探
八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鉴定
奇台县气候资源变化分析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的鉴定与利用
医学微观形态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数学形态学滤波器在转子失衡识别中的应用
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学改变在四种类型MPN中的诊断价值
一May-Hegglin异常家系细胞形态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