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柳公权楷书的用笔特征

2017-05-30 12:42刘春娥
大东方 2017年9期
关键词:柳公权楷书用笔

摘要:柳公权身为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书法自成一家,自创“柳体”,书法技艺高超,其楷书作品体势劲媚,骨力遒劲。与颜体相比,柳字则稍清瘦,有“颜筋柳骨”的称號,成为历代书艺的楷模。

关键词:楷书;柳公权;用笔

一、楷书的来源

(一)楷书的定义

1.楷书是一种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

2.“楷”用于书体的名称,较早见于卫恒的论述,其《书势》云:“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指的是“八分楷法”,孔子曾经说过:“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式”。

3.楷书有模楷的意思,张怀瓘《书断》中已先谈到过。六朝人仍习惯地用着它,例如羊欣《采》文,王僧虔《论书·韦诞传》中云:“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那是“八分楷法”的简称。

(二)楷书的演变过程

楷从隶来,六朝是真书的大发展时期,当时正处在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可谓百花齐放,姿态各异,至唐已登峰造极,达到大盛。今人学楷惯以鼎盛时期的唐楷为法,在甘肃居延原址出土的“居延汉简”中,其字体有隶书、章草与极少数的汉篆和装饰书体,大部分是书写率意,行笔粗犷、质朴、甚至潦草,但从这批简册中已看出也有少数字,波笔收缩或没有波笔,有些点画已具有别于隶书的情态,接近魏晋楷书面貌。

二、作者生平及书法艺术特色

(一)柳公权生平简介

柳公权(公元778年-公元865年),字诚悬,唐代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楷书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

(二)生活趣事

柳公权从小就喜欢学习,十二岁就能作辞作赋。唐宪宗元和三年中进士,初仕为秘书省校书郎。李听镇守夏州,任他为掌书记之官。唐穆宗即位,柳公权进京回奏政事,穆宗召见对他说:“我曾经在佛庙里看见过你的字,早就想见你了。” 为了嘉奖柳公权,皇帝升了他的官,然后又问柳公权用笔的方法,他回答说:“心里正直笔才会拿得正,才可以叫做书法。”唐穆宗马上变了脸色,以为柳公权是用笔法来向他提意见。

三、《神策军碑》的用笔特点

柳公权在对前人的吸收中,主要得力于欧阳询和颜真卿,在用笔、结构上吸收二家之长,尤以骨力取胜。

1.点。

古人认为,点是字之眉目。《神策军碑》的点,可谓方圆有别、正侧不同、顾盼生姿、映带自然。无论是点与点的组合,还是点与其它笔画的组合,都表现得异常生动。如“文”字的首点取侧势,笔势趋向横的起笔,呈圆势;“寒”字首点呈方头启下势,左竖点垂露欲滴;“小、寅、并、来、慈、其”六字的横两点,在正侧、方圆、映带等方面均有不同的变化;“清、修、思、受、绝”五字的三点,或方圆、或开合、或映带开启;四点者,如“然、云、气、鸣”四字。

2.横

《神策军碑》中的横,也可谓一大观也。其在长短、方圆、粗细和俯仰上均各具其态,而在通篇之中则又表现得和谐统一。

(1)短横。短横一般上扬,稍粗,有方起方收者,也有方起圆收者,有的左重右轻,有的左轻右重,如“法、仁、构、字”四字。

(2)长横。此碑中的长横,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具有一定的上孤度,中细而有弹性,临习时应侧重腕力。《神策军碑》中的长横多数为方起方收,亦有方起圆收,圆起圆收者。如“其、舟、集、车、乎”五字。

3.竖

竖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起笔。如果在其上部没有其它笔画,则起笔较重,为柳体特有的方头。如“申、事、报”三字,且竖的长短不等;如果其上部或右部配合其它笔画,则起笔较轻,可方可圆,如“清”字“月”部的左竖、“展”字中间的短竖、“帝”字下部的左竖等。第二,收笔。如“布”字为悬针法,“干”字为垂露法,“正”字为停收法(因其接在横上)。第三,弧势、斜势。对于长竖而言,在一般情况下,左部具有一定的左弧度,右部具有一定的右弧度,中部則稍直,而短竖则左部向右下倾斜,右部向左下倾斜,如“圆、则、陶、曰、思”五字。少数字除外,如“门”字。

4.撇

在《神策军碑》中,撇的变化也极为丰富,有曲有直,有平有斜,有长有短,有方有圆,如“有”字为曲头撇,“孝”字为直撇,“属”字为兰叶撇,“天”字为竖撇。

5.捺

《神策军碑》中的捺在一般情况下捺脚分明,锋芒毕露,均以向右为主势,便

有平斜、曲直、长短之分。如“之”字的平捺较长较曲,“来”字的捺较短较直,

6.钩

钩在《神策军碑》中均为鹅头状,而且出锋爽利,但是有不同的方向,如“小、帝、纪”三字。

7.挑

挑较简单,有点挑和提挑,均向右上有较大的斜度,如“涵、地”二字。

8.折

《神策军碑》中的折(横折)如折钗股,极具内力,而且内敛、外拓均有,如“门”字为内敛;“国”字为外拓;“鸣”字的三折,前两折为内敛,后一折为外拓,而且运用自如,可见柳公权对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继承的精妙。

四、结语

通过此篇论文,我们浅析了楷书的来源及其发展过程,与此同时,我们也对柳公权的书法艺术进一步了解、认识,深刻体会到书家用笔的特点,为我们在学书道路上指点迷津。其多种用笔特点给后人带来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王镛.中国书法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

刘春娥(1992.4—),女,汉族,籍贯:山东济宁人,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书法

(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柳公权楷书用笔
找不同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用心用笔 一起战“疫”
不可“烘染太过”——用笔过猛,反倒弄巧成拙
柳公权戒骄成名
楷书的笔势
楷书
柳公权拜师
硬笔楷书3500字
硬笔楷书3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