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情感培养

2017-05-30 10:48王志新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情感过程

王志新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情感教育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纽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情感教育,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课堂更加生动形象,这样,学生才能消除学习的紧张感和压迫感,进而充分投入到地理学习的乐趣中,这对培养和建立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在地理課堂进行情感教学:

一、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

初中生处于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阶段,而此时教师的影响则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起到模范作用,以专业的教学方式、严谨的工作态度、孜孜不倦的教学精神去教育和影响学生。教师的言行举止会给学生造成重大的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到对该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情感的形成,因此必须要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墨守成规,只依照过往的经验来办,在课堂上从头讲到尾,而是要积极开动脑筋,寻找新的教学方式,接受优秀的新事物和新观点,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态度来对待工作。对教学方法的设计、教材的处理都应该从实际出发,敢于寻求创新、用大胆创新的方式去上好每一堂课,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地理学习中投入更多精力,达到教学相长。进而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更为良好的形象和威信,成为他们心中的榜样。

二、转变教师角色,铺垫积极情感的培养

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和权威;而学生则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服从者。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一种被动的输出和接受的过程,没有真正做到师生情感上的沟通,进而造成课堂氛围紧张,学生心理情感压抑,导致知识与情感的分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过程,积极性较弱。在新课程理念中强调,教师需要扭转教学观念,从知识的拥有者和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改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营造出和谐、快乐的氛围,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态度作好铺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增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积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从各方面来关心学生,为学生解决问题,降低或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担忧和焦虑,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满足学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努力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以最佳状态投入地理学习。

三、从爱家乡、爱祖国做起,培养学生的情感

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尤其是中国地理,蕴含了大量的乡土人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始于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然环境喜爱的基础之上的。在对中国地理学习的过程中,能让学生从了解自己家乡开始,从地理图片、图像、视频、文字资料、数据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国的基本地理情况;如,在讲授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我国的领土疆域、人口、气候、地形、河流等方面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状况;人文与经济方面的发展状况,地区之间存在的各类差异。在进行环境资源等知识讲解时,要列举大量破坏和浪费资源的案例,让学生在观看电视等资料后进行解说与分析。这样的教学方法容易感染学生,能够提升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可以开展各种环保知识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我国国情进行正确深入的看待,进而增加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起建设祖国的信心与责任感。

综上所述 ,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将知识教育和情感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教师只有真正运用情感教育才能夠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实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够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提升地理课堂的高效。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情感过程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情感移植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