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与创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2017-05-30 10:48陈琼秋郑天翔
高教学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陈琼秋 郑天翔

摘 要:为了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研究创业能力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联性,通过以浙江杭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为样本,总结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键因素。然后從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强化制度保障,增强大学生创业市场意识、夯实能力基础,加强大学生创业团队培养、提供市场资金,强化大学生资源整合能力、保障创业资源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绩效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绩效;应用型本科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0-0003-03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analyze the elements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ntrepreneurship and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sample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 in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key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Next, from four aspects of building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 for strengthening th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strengthen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market for laying solid foundation ability, 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teams and providing market funds, and strengthening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of resources integration so as to ensure the entrepreneurship resourc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relevant policy and the way of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nd performance.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 Applied undergraduate prgram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大学生创业热潮带动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学生创业能力的构成、评价和提升策略已成为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实践探索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浙江杭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问题,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现帮助,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业基础与水平。

一、文献综述

在国外,相比公共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创业能力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后逐步成为了国外学者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创业能力的构成和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在创业能力评价的研究中,Shane S等认为创业能力包括创业机会探索和开发能力;Fogel G通过对小企业的问卷调查,利用五维度模型测量了创业的构成要素;Zahra S A分析了创业能力的三个子维度的具体构成;Chandler G N认为创业能力包括使用特定领域内的工具和技术的能力;在创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中,Singh R P认为如何利用创业政策对于创业成功与否有明显的影响。

在国内,由于大学生创业工作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各个大学也都相继出台政策扶持此项工作。因此,吸引了大量学者针对大学生创业能力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保障措施和创业能力评价等方面。在创业能力保障政策方面,邵晶认为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关键;于波认为创业培养环境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产生积极影响;王飞认为通过保障性的措施提供创业机会识别是创业者开展创业活动的第一步。更多的研究集中在创业能力的构成方面,陈坚认为创业人格、创业社会技能、发展能力对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作用;蔡莉认为通过影响创业能力的构建而对新企业绩效产生作用;马晓君认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键在于创业精神的具备与否。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和保障措施等方面研究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方法论上进行复杂的动态研究和序列分析,很多研究都偏向于分析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构成,通过问卷分析来获取相应数据。本研究采用在杭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有过参与创业过程的本科学生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调研,提出更加符合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相结合的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实际的创业能力评价体系。

二、大学生创业能力关键因素的实证研究

(一)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

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创业素质模型中最重要的维度。2015年7月,浙江省同意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等41所普通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走应用型发展道路。本研究选取了其中在杭州的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等10所高校,并以在校有参与自主创业过程的本科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80份,回收有效问卷712份,问卷回收率为72.65%。为进一步认知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经文献综述、归纳总结,罗列了创业能力构成的14种要素,并设计在问卷中。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自主创业大学生認为主要的创业能力构成要素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人际综合能力、机遇识别能力、领导执行力、创新能力、创业欲望、对事情的坚持、兴趣爱好这七个方面是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最主要影响因素,问卷结果显示50%以上大学生认为这些因素是影响他们创业的关键。

(二)大学生创业能力对创业绩效影响分析

通过“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回归分析,可以得出,人际综合能力、机遇识别能力、领导执行力、计划能力在0.01的水平下显著。由回归模型检验结果可知,对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人际综合能力、机遇识别能力、领导执行力、兴趣爱好四个因素,而个人自信、计划能力、对事情的坚持这三个因素的影响不显著。

通过“创业欲望影响因素”回归分析,可以得出,人际综合能力、机遇识别能力、领导执行力、个人自信兴趣爱好五个因素对创业欲望存在明显影响,而计划能力、对事情的坚持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不显著。由于人际综合能力是对大学生人际交流等能力的综合考察,面对创业过程的复杂性,机遇识别有利于大学生把握相应的创业机会,领导一个创业团队并同时具备良好的执行能力,同时面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路演,针对大学生创业项目保持良好的兴趣爱好才能有效激发大学生去创业,因此这些变量整体回归比较显著,也符合大学生创业理论和大众认识。

最后,将创业绩效作为因变量,人际综合能力、机遇识别能力、领导执行力、个人自信、兴趣爱好、创新能力和创业欲望作为自变量纳入回归模型中计算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出,回归模型拟合程度判定指数R Square值为0.569,调整后的R Square值为0.634,表明模型拟合程度较好。与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类似,人际综合能力、机遇识别能力、领导执行力、个人自信兴趣爱好五个因素也是回归显著,再次证明通过创业欲望这个中介变量,仍然会影响到创业绩效的结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机遇识别能力、兴趣爱好、创新能力、创业欲望对创业绩效存在明显影响,其他变量均影响不显著。可以认为大学生创业项目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有着不同于其他项目的特殊性,因为机遇识别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创业绩效成果的体现;兴趣爱好作为大学生创业的最原始出发点,激发着大学生开启创业道路;创新能力是对大学生如何针对创业项目进行开拓性思考的综合体现,影响了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如何利用既有资源进行开拓创新;创业欲望则有助于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创业动力。

三、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对策

根据上述大学生创业能力关键因素的实证研究结论,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高校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对策。

(一)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强化制度保障

事实上,应用型本科院校既有高等院校的理论教育同时又兼顾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只要高等院校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置于学校发展大计中来,创建一个良好的大学生校园创业文化,这样可以进一步吸引社会各界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支持和认可。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将重点着力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于构建多元化的创业教育模式,着力于营造浓郁的校园创业文化。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把创业教育纳入高校发展战略,将实施创业教育作为战略纳入学校“十三五”发展体系,倡导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积极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模式。作为在杭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把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可以结合专业、分类推进,建设创业学院、新兴应用型专业、创业实训基地。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企业CEO进校机制度,招募具有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到校指导创业。政府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成果市场的供求机制作用,破除各种阻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的障碍和政策,积极构建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人才可以在市场内自由流动的体制环境。不断扩大大学生创业的覆盖面,要打破中小企业和非国有单位对创业型大学生毕业生要进入指标和户口指标的限制。要通过一系列制度保障,引导大学生敢于创业,勇于创业,乐于创业,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二)增强大学生创业市场意识,夯实能力基础

应不断加强对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的调研,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研究,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同时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形势的预判,并适时根据市场渴求来调整大学生创业的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结构。“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正在加快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大力在工业、服务业、互联网等方向上加大力度,鼓励学生向社会所需要的产业方向进行创业。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结合拟定的职业目标,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加强对专业能力的重视程度,同时要不断开阔视野和知识面,提升自身的分析思考、沟通表达、团队合作、人际交往、组织协调等能力才能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增强提供保障。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响应地方政府号召,搭建创业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等平台,为大学生创业设置创业实践教学、竞赛指导、教育研究、项目孵化和成果转化等多元化功能,以项目带动学生创业实践,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

(三)加强大学生创业团队培养,提供市场资金

大学生多数创业团队的核心人物,往往把企业当作一项事业来做。他们不计眼前的得失,总是把个人的当前利益放到一边。在利益分配时,总想多留一些后备资金,等企业做大做强以后,自然会得到更大的好处。但作为创业者,应当及时地给做出贡献的员工报酬和奖金。员工并非投资合作者,没有义务一起承担任何责任和风险。即使是投资合作者,在对方已经做到了协议规定的义务和责任之后,也不应该再要求对方作更多的贡献。如果合作方做出了超出责任和义务的贡献,就应及时给予利益的补偿,不要拖欠,否则将来在权利上可能发生重新分配的纠纷,从而导致创业团队的破裂。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创业初期在创业资金方面的匮乏,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甚至为毕业三年内留杭自主创业学生提供住宿等支持;要改革创业学生评价考核方式,在奖学金评定及各类学生荣誉评选中,进一步突出创业能力及成果的体现,对自主创业大学生予以扶持。要改革教师评价考核方式,对创业指导教师进行工作量计算,并作为教师评聘高级别岗位的优先条件,同时增加学生创业工作在部门和学院绩效考核中的比重。

(四)强化大学生资源整合能力,保障创业资源

如何利用现有社会提供给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政策资源成为大学生创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科学的市场定位、竞争策略的选择成了大学生创业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一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大学生,要利用在校期间加强对创业知识的学习,充分利用杭州市在工商、税务、社团机构等层面的政策支撑,不断提高自身利用市场资源的意识,充分在政策容许范围内进行大力创新创业,开发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但由于创业初期企业的规范性和发展目标还不够清晰,人力资源潜力的发挥和积极性的调动还处在摸索阶段。大学生创业一切从零开始,要加强创业大学生对创业项目的认可,增加他们对创业企业的认同感,提高他们在整个创业过程中对企业的忠诚度。大学生创业的资源整合意识,主要集中在企业如何进入行业环境,开展竞争性的资源整合领域。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同样也需要整合资源,强化校外资源整合,发挥学校区位优势,积极与区域内的大型企业、创业基地等合作,建设创业人才培养基地,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发挥企业家校友的作用,弘扬学校创新创业文化传统,建设好创业导师队伍;发挥学校地域优势,争取地方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为促进大学生创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毛家瑞,彭钢,陈敬朴.创业教育的目标、课程及评价[J].教育评论,1992,1.

[2]Timmons J A.The Entrepreneurial Mind[M].Brick House Publishing Co., 3 Main St., PO Box 512, Andover, MA 1989.

[3]邵晶,李庆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4,6.

[4]王飞,姚冠新.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能力提升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8.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
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半导体器件物理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利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探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路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反哺教学机制建设研究与实践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