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导向下的环境工程个性化生产实习模式初探

2017-05-30 10:48许炉生林春绵吕伯昇张宏华魏秀珍万武波
高教学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环境工程

许炉生 林春绵 吕伯昇 张宏华 魏秀珍 万武波

摘 要: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育环节的产出成果是学生对工程实践的认识。市场化就业环境下,以就业导向机制为核心重新设计生产实习模式,开放和鼓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解决了环境工程领域实习单位容量小的问题,激励了实习单位、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实现了实习岗位的个性化安排。过程中,现代化即时交互工具极大地提升了指导效率,短期人身保险服务解决了实习过程中参与各方的后顾之忧,为顺利实施个性化实习提供了技术保障。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环境工程;个性化生产实习;就业导向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0-0009-03

Abstract: The output of the production-practice-education cycle is knowing about engineering practice. In the context of marketization, the redesigning of production-practice modes with employment-oriented mechanism as the core has been open for students and encouraged them to contact places for their practice, thus settling the problem of the small capacity of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nspiring the units for practice, the students and their instructors, and realizing the individualistic arrangements for practice posts. During the process, modern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tools greatly enhanced the supervise efficiency, the short term insurance provided sufficient protection to the risk of the activity, and made the whole process finish successfully.

Keywords: outcome-based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ndividual industrial training; employment-oriented system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是一种要求教育体系围绕目标(成果:Outcome)来设计的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完成后,学生应达成教育目标[1,2]。成果导向教育理论于上世纪90年代由斯派蒂、斯洛克、布兰迪等美国教育家提出后,在多个国家进行了推广,最终于1989年被华盛顿协议采纳,基于OBE理论开展工程教育本科学位的国际认证,标志着OBE教育理论得到了国际化认可。基于OBE理论的华盛顿协议使各国工程专业认证趋于等效,各国认证组织签订互认协议,相互承认专业点及其所授学历、学位,顺应了工程人才跨国流动的大趋势。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于2014年申请并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中心(CEEAA)的认证,认证成果对2015年中国由《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转为正式成员提供了重要支撑。认证结束后,我专业立即转向持续改进,基于OBE导向展开教学改革。

一、环境工程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

工程学科的实践教学,尤其是生产实习的安排,在毕业生市场化就业情况下,遇到了重重困难。环境工程专业作为工程专业的一种,在生产实习的安排上又遇到环保领域的特殊问题[3]。

(一)实习单位缺乏接待的动力

高校为用人单位培养人才,生产实习是课堂理论学习与工程应用实践的过渡,理论上,毕业生就业单位即为在校生实习单位。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清晰明确的定向输送关系。但市场化就业情况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去向高度分散;对于用人单位,也倾向于在应届生招聘中保持来源多样化,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弱化。就业派遣关系的弱化,使得用人单位缺乏批量接待生产实习的意愿和动力。长期以来,我专业的生产实习基地建设依附于专业与行业龙头单位的业务合作,如共建环保科技与服务平台等,或教师个人与行业内各类机构的合作关系,实习基地建设难度大,实习过程浮于表面,难以深化。

(二)环保行业相关单位容量小,难以批量安排生产实习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工作去向为环保行政单位(环保局、监测站等)、环保技术服务单位(设计院、环保公司)、环保产业单位(环保设备制造、大中型企业环保管理部门)等。由于环保领域自身特性,各种机构的规模都不大。各级环保局、监测站、环保设计院、环境工程公司等,普遍为几十人到上百人的规模。而随着过程自动化的发展,各种大型环保设施,如城市污水处理厂、电厂脱硫除尘大型机组等,所需的操作人员也仅为二三十人,每批次实习生只可安排寥寥数人。本应最具承担容量的环保装备制造业,也因为环保产业的特殊性,生产岗位更多的为机械、土建、电气等專业所占据,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反而难以安排。只有大型企业集团,下辖多家企业,配备多台套的三废治理设施,才有可能一次性提供数十个实习岗位。

(三)实习单位普遍缺乏后勤接待能力,导致实习成本攀升

传统上,大型企业单位有完善的自备后勤服务,借用实习单位的宿舍、食堂、班车可以有效节省实习经费。但由于后勤社会化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单位剥离了后勤服务部门,学生实习必须依赖公共交通和商业服务。社会化的交通、住宿、餐饮等费用不断上涨,实习经费已经不够使用。而随着城市发展,区域功能定位日益明确,大型企业集团逐步搬离主城区,与高校的距离大增,进一步推高了实习成本。但高校的教学拨款机制决定了实习经费不可能在短期内大幅度增长,严重限制了异地建设生产实习基地的可行性。

(四)安全生产要求提升,制造业单位对接待实习有顾虑

随着社会发展,公众对生命安全的注重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为避免意外,企业普遍禁止未經培训和许可的人员进入生产现场。在校大学生尚不具备成熟应对经验,派其进入企业生产现场,高校和企业双方均有顾虑。因此就造成,生产实习大多数情况下被纳入企业的参观访问接待流程,学生仅能通过指定的安全通道参观学习。虽然与普通的参观访问不同,企业一般会派出资深技术人员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技术讲解,学生仍然不能得到亲身的操作运行体会,很难充分达成生产实习的设定学习目标。

二、生产实习个性化教学改革措施

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环节的设定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环境工程领域相关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和信心,使学生建立专业知识落实于工程实践的意识。在OBE导向下,生产实习教学环节的教学成果(Outcome)的核心仍然是让学生认识工程实践。传统上,工程专业生产实习都必须安排学生在生产现场跟班上岗学习,意味着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必须在三废治理设施上跟班上岗学习,而前述的困难,使得批量安排学生在三废治理设施上跟班上岗已不现实。工程实践的内涵必须拓展,认识工程实践的途径和方法也必须进行扩展和丰富。基于这个认识,我专业在生产实习安排上,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

(一)改批量派遣为个性化安排,开放和鼓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

各类环保机构的实习生接待数量有限,是安排生产实习必须面对的现实。批量派遣无法落实,就必然需要改为个性化安排。在学科联系落实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每个实习基地容纳10~15名学生),开放和动员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逐步过渡到以学生自主联系为主、学科实习基地为最终保障的混合型实习安排。

在实习单位的自主联系过程中,指导教师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其作用在于个性化的为学生设计接触工程实践的通道。实习单位往往不一定理解和重视生产实习性质,偶尔还会“照顾”学生而安排轻松的内勤和办公室文案岗位给学生,使得他们完全与工程绝缘。而学生则缺乏基本的社会经验,不懂或不敢向实习单位提出要求。此时,指导老师就应该根据学生所联系实习单位的性质,指导学生如何和实习单位协商,争取安排工程相关岗位,避免被安排到无关岗位上。例如在环保行政系统,学生应争取进入环境监察部门,参与环境执法、环保工程验收等工作,争取到近距离接触和了解环保设施运营管理的机会;在环保设计院和环境工程公司,则应争取进入工程施工调试部门,从而争取到工程现场观摩学习的机会;在主要从事环评的机构,则应避免简单的文案整理收发等工作,而应切实参与环评项目,积极进行现场踏勘和项目工程分析,增进自己的工程经验。

(二)拓展实习单位类型,迎合行业内高增长机构的人才需求

随着环境保护在全社会逐渐受到重视,人们所关注的环境保护也早已超越了传统的三废治理,扩展到环境要素监控、环境生态资源利用、污染生态修复等新兴领域,环保事业走向管理和治理并重的时代。在环保事业的发展中,相关机构也在动态调整,新的热点催生出新的机构。这些高增长机构具备旺盛的人才需求,从实习生中培养筛选后备人才无疑是吸纳人才最重要的方式。同时,学生也在尝试进入职业轨道。将就业导向引入生产实习过程,在两者之间起到对接作用,催生了多方共赢的效果。

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高地,环境工程专业教师和环保产业界具备紧密的联系,有些教师自身就是新兴机构的出资人或技术负责人。从这个角度入手,可以迅速汇聚起一批实习单位,提供丰富的实习岗位。

(三)购买实习期人身安全保险,解决学生和实习单位的顾虑

保险是现代社会对冲风险的重要工具。生产实习是在校生进入工程实践环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企业正式员工,享有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各种制度和安全上的保障。在校生参加生产实习,仅有高校为学生投保的基础医疗保险,在工伤和人身安全方面,必须另行补充。为响应市场需要,保险公司为学生实习、假期零工、勤工俭学、参加商务会展及各类短期工作专门设计有短期综合意外险,高校为学生投保此类险种,在较为低廉的价格下,即可为学生、指导老师、实习单位、高校本身等所有相关方提供风险分担,解除顾虑。

(四)通过现代IT技术探索个性化实习指导方法

传统的指导教师带队模式的生产实习指导,以教师对学生的现场指导为主。而个性化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开展远程指导,对学生的在岗情况、纪律情况、知识掌握情况等实习过程进行考查。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在信息交换上突破了时空限制,为这种个性化的远程指导提供了可行性。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通过微信、手机QQ等即时交互工具很方便地展开一对一指导或一对多的群体指导,也可以通过视频聊天快捷方便地进行实习纪律和实习现场抽查,极大地突破了教师必须在现场指导的限制,减少了指导教师在不同实习单位奔波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三、生产实习个性化教学改革成果

在前述思路的引导下,我专业经2015、2016两年的改进,在生产实习的个性化教学上取得了丰厚的产出成果。

(一)两年时间实现全体学生在岗实习

2015年,我专业首次放开学生自主联系生产实习单位,78位同学中,31位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落实了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联系安排了26位同学,剩余21位同学以传统的参观学习方式完成生产实习。在岗实习比例达到73%。

2016年,在前一年的经验基础上,我们取消了参观实习方式,并提前于2016年4月份即进行自主联系生产实习单位的动员,最终于7月份生产实习开始前,76位同学中的41位自主落实了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联系安排其余35位同学的实习单位。在岗实习比例达到100%。

(二)机制转变充分调动了实习单位、学科教师和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

个性化安排以后,实习单位不再是幫助学校进行教学,转变为自身人才需求对实习生的训练。实习单位乐于给学生安排实际工作,在工作过程中训练实习生,对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完成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部分单位发放了实习工资,并对实习生发出了工作邀约。

实习过程的个性化指导,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仅仅从教学工作计酬和考核方面进行倾斜,效果并不显著。教师将学生引入自己的业务合作单位开展实习,未来可能成为自己的助手或下属,也极大激发了教师参与实习指导的热情。2014年之前,我专业从事生产实习教学的老师只有4人,并经常因出国进修、个人事务等缺员,需要紧急动员其他老师应急补充。而2016年,有4位教师主动加入指导教师队列,教师队伍实现了有序良性成长。

开放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后,学生主动将生产实习与就业相关联,在实习单位不是被动等待指导和安排,而是主动融入实习单位的氛围,积极寻找自己可以承担的工作,从而在实习中得到了切切实实的训练,知识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多方良性激励的成果,实现了实习单位多元化。2014年及以前,我专业生产实习主要在企业进行,以三废治理设施为主。2015年,实习单位拓展了环保局、监测站、城市污水处理厂,已经较为全面覆盖了传统意义上的环境保护各类型机构。2016年,又引入环评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污染生态修复机构等,实现了行业机构类型全覆盖。

(三)生产实习教学产出明显提升

2015、2016年,持续两年,均在实习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实习考查和回访。

实习考核采取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和答辩交流方式进行。从考核情况看,学生普遍能深入到实习单位的工作任务,工作日程记录详实,展示出实习单位的具体业务;实习报告能总结所受到的实务训练并表现出一定的综合能力;答辩交流过程部分同学表现出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并提出了有意义的观点。

实习回访采取网络匿名问卷形式进行。2015年共有40位同学参与回访,问卷回收率51%,2016年有54位同学参加回访,问卷回收率达到了71%。回收率的升高表明,同学对个性化实习方式有较高的认同度。对实习教学过程的综合满意度(满分5分)从3.88(2015年)升高到4.13(2016年),说明个性化、就业导向的生产实习教改方向是正确的。

四、结束语

OBE教育理论要求,教育体系应产生成果。但OBE理论本身,并不能自然导出教育成果的内涵和性质,在不同的教育领域,教育成果的定义取决于该领域的人才培养目标。工程教育的目标,最终是为工程应用培养人才,OBE所定义的教育成果,也必然是毕业生对产业界用人单位的适用性。我专业在OBE导向下,尝试通过新的方式,将生产实习作为重建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与环保机构、环保产业界关系的契机和桥梁,通过迎合环保企业和环保机构的人才需求,调动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激励学生投身于生产实习的主动性,也激发了教师参与生产实习指导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Spady,W. Choosing Outcomes of Significance[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4,6(51):18-22.

[2]Andrich,D. A framework relating outcomes-based education and the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J].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2002(28):35-59.

[3]张根林.环境工程专业实习体系的构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37):81-83.

猜你喜欢
成果导向教育环境工程
装备环境工程
探讨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分析
我国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方案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
基于工程认证及成果导向教育的环境工程专业体系构建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化工原理》对分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协同育人理念引领下成果导向式教学在“旅游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电子商务》教学探讨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高校人才培养探索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