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2017-05-30 09:18张毅丁玉春
高教学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个案研究专业成长

张毅 丁玉春

摘 要:师资队伍的质量是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育要实现现代化,需要培养大量的名师。文章拟在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背景下,以江苏省特级教师Z老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对其专业成长过程进行探究,对名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加以探讨,最后给出名师成长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省特级教师;专业成长;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0-0155-02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is the key to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ultivate a large number of distinguished teachers. In this pap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tudy, takes the advanced teacher Z of Jiangsu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explores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interview, and it emphatically explor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wth of teachers. Finally, it gives the enlightenment brought by the growth of the distinguished teacher.

Keywords: provincial grad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ase study

長期以来职业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弱势教育、边缘教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师资队伍水平不高,缺少名师。名师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具有高尚的师德情操,学识渊博,教艺精湛,是教育科研的能手,知名度高,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名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日益彰显。名师能够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带动学风和校风建设的提升,引领普通教师专业成长,带动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本文拟在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背景下,以江苏省特级教师Z老师为研究对象,探寻名师成长的轨迹和途径,总结出名师的共性特征,依据名师成长的规律,研究促进职教教师尽快成长为名师的培养策略。

一、Z老师专业成长历程

Z老师,男,51岁,高级讲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江苏省首届职业教育领军人才,江苏省教育评估院专家库成员,江苏省职业教育张忠树建筑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江苏省土木水利类专业教科研中心组成员,扬州市职业教育建筑与化工类专业教科研中心组组长,江苏省XX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曾获得“江苏省德育先进工作者”、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区“两个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创新创业之星”十佳教师等称号。

(一)入职初期的困惑

1988年,大学毕业的Z老师被分配到一所职业中专任教。作为刚参加教育工作的新教师, Z老师困难重重,压力很大。在备课时抓不住教学的重难点,上课时常常为维持教室秩序伤脑筋,有时得不到学生的尊重,刚刚工作时一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迎面却被泼了一盆冷水,对教学工作顿感信心不足。在这关键时刻,学校安排有丰富经验老教师做师傅,在如何备课、上课、管理学生、驾驭课堂等方面都给予Z老师热心引领、指导。正是因为有了名师指导,Z老师很快适应了教学工作,开始走上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快车道。

(二)很快适应,成为一位称职的教师

开局不利,不仅没有打垮Z老师,反而激发起不服输的决心。这位同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坚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一辈子都要做一名教师,而且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出建筑师、企业家”,访谈时Z老师告诉我们,这是他坚定不移的信念。

辛勤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不到三年时间,在师傅、领导及同事的关心帮助下,Z老师很快适应了教学工作,自信心不断增强。在师傅的指导下,他找准定位,明确目标,瞄准方向,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工作和教育管理。Z老师任教的是建筑专业的骨干课程,为认真搞好课堂教学,Z老师在备课上苦下功夫,认真写好每一节课的详细教案,每周利用没有课的时间去听课观摩,学习优秀教师对知识的处理方法、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等,利用节假日、寒暑假跑建筑工地,了解市场需求,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反思总结。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表现良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Z老师被提拔为学校学工处主任,晋升为中级职称。

(三)教研、科研加快其成熟,拓展专业发展空间

Z老师说“只有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才能说其专业发展了。” 他不满足自己仅仅在教学上能够称职,而是希望能够有所建树。他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必须以‘教练就过硬的业务本领,” 他这么说,也是怎么做的。别人听说要参加公开课都往后缩,Z老师则是勇敢地接受。他说:“上得不好,也没关系,没有失败,哪来成功呢!”他参加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合格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参加说课、评课、优秀教案评比,参加各级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一次次在公开课中摔打、磨练,获得了若干各类各级教学评比奖项,为学校争了光,自己也受益满满。

“让研究成为工作的方式,让学习成为生活的方式”一直是Z老师的座右铭。他认识到教育科研的本质就是提高教学能力和质量,善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善于梳理总结,坚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在《职教论坛》《江苏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九五”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中的等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深化研究》,顺利结题,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表彰为“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他还先后主持了江苏省职业教育学会课题《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研究》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通过参加教学竞赛,Z老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课堂教学功力不断得到提升,在同期进校的老师中进步最快、最明显,很快就获得了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证书,在教学上愈发愈老练、成熟。

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Z老师还担任班主任工作。他注重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全面关心学生成长。他经常说到:“师德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治学之基。” 他处处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做好表率作用。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他倾心关注学生的成长,在思想上、生活上关心学生,努力为学生排忧解难,多次顶着烈日,冒着严寒,骑自行车几十里路,驮着学生去找工作,他既是学生的良师,也是学生的益友。在这个阶段因为突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取得的优异成绩,被提拔为学校副校长,晋升为高级职称,被评为扬州市特级教师。

(四)突破高原期,持续发展

在专业发展的征途中没有停顿,没有休息,继续前行。“这是个终生学习的时代,不学习就会落伍”,Z老师认识到社会在高速发展,学校的事业也是日新月异,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学校的管理者,没有停滞的理由。担任领导后,Z老师工作更加繁忙,但他仍坚持在自己的教学阵地上。他任教的对口单招学科《建筑力学》《建筑结构》成绩突出,多名学生考取东南大学。Z老师参加了江苏省中职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30天的实地考察培训,撰写了长达万字的《来自澳洲的教育思考》,获得一致好评。

繁杂的工作之余,Z老师还不忘指导培养年青教师,发挥名师的引领辐射作用。指导学生顾圣秋代表江苏省参加国家职业教育技能大赛集训,指导朱宝红老师获得江苏省技能大赛装饰镶贴技术二等奖,指导谭文静老师两次获得江苏省职业学校“两课”评比示范课,特别另人骄傲的是他指导的田明松、陈文博、谭文静三人小组获得了2017年全国职业学校信息化大赛金奖。在他的指导帮助下,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学校新增正高级讲师1人,新增高级讲师若干人,L老师获得省特级教师称号,另有2人获得市特级教师称号,1人成为市建造专业学科带头人,1人成为市名师领雁工程省特培养对象,建筑名师工作室成为江苏省首批重点建设的50个名师工作室之一。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训基地成功通过省厅验收被命名为“江苏省职业教育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学校省级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网上评审并成功晋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工作顺利通过省专家组验收,获得江苏省现代化专业群称号。

二、Z老师专业成长给我们的启示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長关键在教师自身

Z老师从一个懵懂的毛头小伙子成为一位省级名师,这跟他主观努力分不开的。“一辈子都做一名教师,而且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出建筑师、企业家”,刚入职时的苦闷、困惑没有吓到他,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持、鼓舞着他去克服困难,不断进取。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现在很多年青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停滞不前,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主动发展的“内动力”,自己的惰性、满足、自我原谅、自我开脱成了影响他们成长的最大障碍。只有当自己真正有了成长的“内动力”,才会发现机会、珍惜机会、抓住机会。

(二)学校要搭建平台,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1. 学校要创设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个人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好的环境和平台。Z老师经常参加各种公开课、教学竞赛,反复地历练自己,教学水平得以不断提高。研究发现,公开课最能磨练教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有计划地开展老示范课、汇报课等活动,要求年青教师参加,让教师在真实的教学历练中锤炼自己,实现专业素养的提升,在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2. 建立“师徒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名师,既是传授学业的优秀的“经师”,更是言传身教的理想的“人师”。名师是一面旗帜,具有榜样效应,他们的人格和学识、行为和习惯、言谈和举止,都会对一般教师产生深远的影响。校内外的省市特级教师、省领军人才、省市学科带头人都是教育教学的专家,是宝贵的财富。学校应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师徒制”。师傅要指导徒弟对自己专业发展进行规划,在教育教学、科研各个环节给予指导。徒弟要通过大量的听课观察师傅和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并进行深刻的反思,查找自己的差距。学校要对师徒结对工作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和监督,不能流于形式。

应该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个系统工程,成为名师,也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不是终点。和其他名师一样,Z老师成长为一名名师,有多种因素,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总之,要成为一名名师,关键是教师自身要具有坚定的职业信念和强烈的自主发展意识,同时学校要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和条件。希望年青教师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早日成为一个教育事业行家里手。

参考文献

[1]王颖.试析名师走向成功的特质素养[J].当代教育科学,2007(1).

[2]王毓琬.名师概念及特征辨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8(4).

[3]董菊初.名师成功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

[4]胡定荣.影响优秀教师成长因素——对特级教师人生经历样本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6(18):69.

猜你喜欢
个案研究专业成长
小学课程整合模式的个案研究
安第斯高原卡哈马卡排箫个案研究
聚焦心智模式,追求专业成长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高校青年教师发展个案研究
ICF-CY在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应用探索——个案研究
孤独症倾向儿童强化和示范作用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