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模型对青少年健康影响的综述

2017-05-30 09:46张曦元宋雅伟钱蕾张清悦
高教学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健康促进青少年

张曦元 宋雅伟 钱蕾 张清悦

摘 要:生态环境对身体健康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被不断地破坏。健康促进即为促进人们提高和改善自身健康的过程,经历了个体水平、社区水平两大健康促进层次阶段,健康促进进入了生态学理论模型阶段。这一阶段的健康促进生态学模型最早源于对环境的研究,强调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影响健康行为的多因素及多层次性。青少年体质是全球公共健康领域共同关注的健康话题,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不佳已经引起专家学者及政府的高度关注。青少年阶段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免疫系统、呼吸系统都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引起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对青少年的健康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关键词:生态学模型;青少年;健康促进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0-0193-02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the health of the bod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destroyed. Health promotion is to get people to improve their own health, experienced the individual level,the level of the community to monitor the promotion of the two stages of the stage,health promotion into the ecological theory model phase. At this stage, the ecological model of health promotion originated from the study of the environment,emphas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environment. Young people's physical fitness is a common concern in the field of public health in the world. At present, the poor physical fitness of young people in China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and the government. Adolescence is a critical period of physical development, the stage of the immune system and respiratory system are in a relatively weak link, due to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used by air pollution, water pollution, the health of young people caused a very big impact.

Keywords: ecological model; adolescent; health promotion

前言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北京的天气甚至恶劣到无法开展正常的体育活动,为了让学生正常参加体育活动,操场上出现了一个“大棚”,这个“大棚”实际上是个体育馆,学生们需要在“大棚”里上体育课。环境污染已经影响到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南京地区每年春季也有一部分区域受到“梧桐花雨,柳絮飘飞”的困扰。少年强则中国强,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对青少年体育锻炼及体质健康产生着严重的影响,从关注青少年个体的角度进行健康教育等措施略显片面,健康促进即为促进人们提高和改善自身健康的过程,经历了个体水平、社区水平两大健康促进层次阶段,健康促进进入了生态学理论模型阶段。这一阶段的健康促进生态学模型最早源于对环境的研究,强调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影响健康行为的多因素及关于的多层次性[1,2]。

生态学一词源于生物学,指代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之后生态学的观点逐渐从自然环境领域发展到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以及公共卫生等领域[3,4]。现在所指的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纳入了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学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生態学模型多被看做是生态学的一种观点,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指导行动的模型。基于前人的研究,生态学模型强调环境因素与个体行为的相互作用,同时结合各环境水平因素和认知因素对个体行为进行干预,提高个体行为水平,促进健康[5,6]。

生态学模型在健康领域的应用早已超出了生态学的原意,生态学模型将环境分为微环境、中间环境和外环境;也有人认为环境对行为具有直接作用。进而发展到应用于健康行为和健康促进研究的五个方面的因素:个体因素、个体间因素、制度因素、社会和政策因素[7]。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卫生服务因素,遗传生物因素。其中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占整体因素的60%,其余各项分别占25%,8%,7%。从这一理论着手分析影响青少年健康的因素就要着重调查青少年的行为与生活方式,然而健康促进的生态学模型还有环境等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因此评价并建立青少年健康促进的生态学模型是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健康促进是公共卫生领域开展的针对健康人进行的工作,健康促进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健康教育的对象包括病人在内的所有人群,使人群中非健康行为的比例下降,而健康行为的比例增加。健康促进是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者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没有健康教育也就没有健康促进。

一、青少年健康促进生态学模型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青少年健康知识获得的途径

青少年健康知识获得的途径较为丰富,除了学校常规教学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教师、辅导员等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对青少年的健康知识的获得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青少年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并且当今社会资源丰富,互联网也成为了青少年健康知识来源的重要渠道。高校教育工作者除了做好本职的课堂教学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青少年通过健康的渠道获得正面的健康知识、辨别虚假信息,不仅学习相关疾病的预防,还要学会常见病突发时的急救措施。这些都是健康教育的任务[8]。

(二)涉及范围广,干预难度大

生态学模型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研究个体和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根据生态系统理论,Bromfenbrenne提出了环境多元系统理论,把环境系统分为四个维度,从小到大分别为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9,10]。

生态学模型应用广泛,评价因素具有多元性。从三要素说到四维度观,再到五层次论,逐步形成个体、人际、社会多维度的研究模式,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生态学模型研究青少年健康的因素,从近端到远端,不同理论既有相似重叠之处,又各成一派自成体系。无论从何种体系着手,要做出对青少年健康的全面评价都需要对个体、群体、个体和群体在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中的行为及环境对其影响多层次进行观察与分析[11]。

二、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

(一)大气污染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

目前中国正以极高的速度城市化和工业化,大量的空气污染通过工业废气和居民生活产生,包括一些悬浮颗粒和有害气体[12]。第一,可吸入粉尘微粒,通过呼吸进入呼吸道和肺部组织,这些可吸入微粒中同时也有可能携带着某些有害物质,比如细菌、病毒、重金属和有机化合物等,危害着健康,特别是青少年的免疫系统还不是非常的完善,甚至有可能引起癌症。第二,二氧化硫,其参与了空气中的氧化反应以及酸雾的形成,它能剧烈地刺激眼结膜、鼻腔和呼吸粘膜,从而引起肺部炎症或水肿。第三是氮氧化物对人类的威胁。

(二)水污染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

水的质量决定了生命的质量。水的污染包括了生活用水,工业废水,农业废水排放。生活废水中主要含有大量有机物,排入到江河湖海中容易使水质富极化,在厌氧菌的作用下会产生恶臭物质,如硫化氢、硫醇等[13]。工业废水是水体主要污染源,它面广、量大、含污染物质多、组成复杂。有的毒性大,处理困难,如造纸、纺织、印染、食品加工等轻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常排出大量废水,而且这些废水中的有机质,在降解时消耗大量溶解氧,易引起水质发黑变臭等现象。农业污染是猪、牛、羊,鸡、鸭、鹅的粪便排入到河中,富含有机物,对水质的影响和生活用水比较相似。另外就是农田里面使用的农药,农药里面含有氮、磷等元素,一部分渗入土壤,另一部分随水流流入河流、水库、湖泊。

(三)物理污染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

物理污染包括噪音污染、放射性污染、电磁波污染等[14]。噪音是指影响人类学习、生活、休息的一切声音。噪音污染主要来自交通、建筑、工业和社会噪音。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噪音污染都在中等程度以上。生活在城市中的青少年几乎每天都和这些污染源相接触,特别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少年,更容易受噪音的影响,从而使心情更加焦躁。

放射波和电磁波,广播、手机、微波炉、电视、冰箱包括车站安检时x射线等发出的无线信号都属于电磁波和放射波,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指人体内细胞吸收电磁波的一部分能量从而导致细胞受损。这些能够放射出放射波和电磁波的物品几乎包裹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从青少年待得时间最长的学校来说,学校里面各种广播、电脑、投影仪还有几乎每人都有的手机。另外就是家中,各种家用电器、电子设备,以及wifi。这些波无时无刻不存在着。

(四)土壤污染对青少年健康状况的影响

人类生产生活时遗留的污染物进入土壤,以及现代农业大量使用的农药和肥料等化学物质进入土壤,在土壤的自净化范畴内不能短时间将这些污染物净化干净,这就造成了土壤污染[15]。“民以食为天”,土地就是食物的来源,水稻、蔬菜、瓜果等在生长的过程中吸收土壤中的各种元素。重金属汞、铜、锌、铅、砷、铬、镉、镍等广泛存在于被污染土壤中,植物吸收这些元素通过食物链汇集到人体当中,对健康产生影响。土壤中的农药以及化学物质分解物残留也很有可能通过食物最终进入人体。

参考文献

[1]杨剑,郭正茂,季浏.锻炼行为理论模型发展述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01):73-81.

[2]邱茜.上海市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3]陈培友,孙庆祝.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的社会生态学模式构建——基于江苏省中小学生的调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05):79-84.

[4]杨剑,邱茜,季浏.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及其在体育领域的应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10):75-81.

[5]李俊,张惠红.生态学模型在我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中的应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05):33-36.

[6]王莉莉,张朋,银小芹.我国城市青少年体质健康生态学模型的构建[J].湖北体育科技,2016(09):796-798.

[7]岳建軍,高升.美国《国民体力活动计划》中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评估标准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124-128.

[8]吕和武.生态模型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述评[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08):124-126.

[9]李红娟.美国青少年体质研究趋势——体质测定到体力活动促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8):65-71.

[10]余春艳,程艳,王子亮,等.城市社区青少年流动人口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健康寻求行为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4(08):735-737+753.

[11]陈佩杰,翁锡全,林文 .体力活动促进型的建成环境研究:多学科、跨部门的共同行动[J].体育与科学,2014(01):22-29.

[12]宋学岷,赫秋菊,张绍礼.健康促进视域下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03):137-138.

[13]胡国鹏,王振.高校师生健康的生态学模型分析与“大健康”促进[J].体育科学研究,2012(03):17-22.

[14]吴静,熊光练.青少年性健康行为形成的生态学干预模式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18):2465-2467.

[15]罗春燕,彭宁宁,冯晓刚,等.上海市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效果的定性评估[J].中国学校卫生,2007(12):1070-1071.

猜你喜欢
健康促进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健康中国战略下武术对学生的健康促进研究
健康促进对航海类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
上海市某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健康促进干预效果评价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