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型景区旅游环境教育优化探析

2017-05-30 14:30罗丹霞陈贵松陈小琴林碧虾范梦丹
台湾农业探索 2017年1期
关键词:环境教育优化

罗丹霞 陈贵松 陈小琴 林碧虾 范梦丹

摘要:环境教育和科学研究是世界遗产型景区不同于普通景区的重要功能,尤其是环境教育近年来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世界遗产型景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分析目前武夷山景区环境教育的情况,并采用问卷调查分析武夷山景区游客的人口统计特征、出行特征、环境意识、环境行为、体验效果、旅游需求等,进而提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应该拓宽环境教育宣传平台、丰富旅游环境教育解说系统、加强旅游环境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等优化环境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世界遗产型景区;环境教育;优化;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37-5617(2017)01-0053-07

Optimization of Tourism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World Heritage Scenic Areas——Taking Wuyishan Scenic Area as an Example

LUO Danxia, CHEN Guisong, CHEN Xiaoqin, LIN Bixia, FAN Mengdan

(College of Management,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2, China)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re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the word heritage scenic area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ordinary ones,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the academia By taking the world heritage scenic area, Wuyishan scenic area, as an exampl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Wuyishan scenic area was analyzed, an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travel characteristic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environmental behavior, experience effect and tourism demand of the tourists in Wuyishan scenic area Then,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broadening the propaganda platform, enriching the interpretation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of tourism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us to optimize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Wuyishan scenic area

Key words: world heritage scenic area;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ptimize; Wuyishan scenic area

近年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生态旅游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环境教育的缺失是重要因素之一。环境教育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国外很早就开始重视环境教育,不仅有法律保障,而且政府、学校、社会等联合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我国环境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相关法律仍处于规范中,环境教育的实施也不成熟,且相关“环境教育”的研究,其内容也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研究方法主要使用定性研究。随着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生态文明的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日程上来。本文以世界遗产型景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例,探讨世界遗产型景区环境教育的提升发展,为今后环境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1旅游环境教育的相关研究

环境教育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之后伴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环境教育也随之受到重视。国外对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研究较早,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研究成果与实践结合的较为紧密,主要涉及环境教育理论基础、内容、地位、功能等方面[1]。中国在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较于国外,研究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研究内容也大同小异。陈妍凌等[2]认为开展环境教育,普及环境知识,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尤其要制定系统的环境教育法,才能确立环境教育的地位,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具有促进作用。王菡娟等[3]也认为环境教育必须有法可依,对政府部门的职责、管理、经费保障等方面要规范,确立国家层面的环境教育主管机构,并设立各级政府环境教育监督管理和执行机构。卢风[4]认为普及生态文明基本知识、培养生态文明建设所必需的公共道德、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所必需的价值观转变是环境教育的三个层面,不能着力强化环境教育,要让人们产生敬畏自然的情怀才能自觉保护环境。笔者认为,该卢风[4]的看法是值得推崇的,应该从人们的心理出发,让人们真正敬畏自然才会有本真的行为去保护环境。王西敏[5]指出要以学术研究推动环境教育的发展,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不可行的,社会上对环境教育的认知是有偏差的,应该考虑受众的接受程度,针对性地进行环境教育活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国目前对环境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多数是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观点,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没有突破,研究成果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本文在实际调查武夷山风景区的基础上,针对性较强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武夷山风景区环境教育概况

21环境教育资源条件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享有“世界生物之窗”“蛇的王国”“鸟的天堂”“昆虫的世界”“猴子的乐园”“天然植物园”等美称,其丰富的生态资源是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天然题材。此外,武夷山文化气息浓厚,不仅宗教文化源远流长,而且闽越文化、朱子理学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等博大精深。目前,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两大功能较为突出。

22环境教育设施情况

武夷山环境教育的主要设施是博物馆与游客中心。位于宋街的武夷山博物馆,环境教育设施较为落后,馆内无专人管理,无明显警示牌,无生动解说系统,也无完善的文字说明,以自由观赏为主,馆内动物标本陈旧破损,没有得到较好的维护,一些仿真动物标本没有灯光照明,看不清标本。位于九曲溪码头售票处的西入口游客中心开放时间短,为06:10-09:50和11:40-15:00;提供旅游咨询服务、实名制预定景区联票、酒店预订服务、餐饮预订服务、导游委派服务、印象大红袍、云冈漂流门票预定等服务。游客中心目前主要以售票为主,而咨询服务、休息、室内展览及导览图的功能基本没有发挥出来[6],没有起到很好的区域信息展示的作用[7]。在展示的内容与提供的服务上,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还未发挥重要的环境教育作用。

23环境教育解说情况

武夷山环境教育解说可分为沿途解说、博物馆解说和游客中心解说。博物馆内分为3个模块的内容,分别为自然风貌展区、珍稀动植物展区、人文遗迹展区,这3个展区目前均无配备定点解说设备。在该博物馆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自然风貌展区,不论解说时长少于三分钟还是长达六七分钟,解说人员解说的内容无非是神话传说和峰体形状的介绍,极少涉及丹霞地貌成因与山体资源保护情况及游客旅游行为规范的介绍。在珍稀动植物展区,解说人员往往对崇安髭蟾(即“角怪”)一笔带过,丝毫没有提及珍稀动植物保护现状、保护措施、生存现状等。至于人文遗迹展区,提及最多的是悬棺,只停留在表面的介绍,文物保护知识没有涉及。沿途的指示标牌较少,以警示牌和引导牌为主,环境教育相关的解说牌,除垃圾桶标识外,其他较为少见。

3数据来源与处理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调查点的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在2015年9月对武夷山风景区的30名游客进行了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结果调整问卷。本次主要以到武夷山风景区游玩的游客为调查对象,问卷主要调查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旅游需求和旅游者本身的环境意识,共向旅游者提出了31个问题。调查时间为2015年10月4-7日。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在武夷山风景区内发放问卷,由游客当场填写,并当场收回。总计发出调查问卷245份,回收后剔除无效问卷(如对于许多题目出现多个结果的、答案具有明显规律特征的问卷),最终有161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6571%。

问卷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4结果与分析

41游客人口学特征分析

由表1可知,问卷统计显示,男性78人,女性83人,比例相当。可能是调查时间的原因,被调查者以大学生居多,因此,在年龄组成中4596%的游客分布于18~25岁年龄段,这一群体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和旅游精力。在全部被调查者中,年龄在18~40岁的是武夷山的主要游客群,56岁以上的较少,可能原因是武夷山风景区属于山丘型旅游地,游玩需要耗较大体力。调查显示,被调查的游客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到了6894%。

42游客出行特征分析

由图1可知,游客出游主要以观光休闲为主,度假与深入了解为辅。出游方式以自驾车和跟团为主。从图2可知,528%的游客计划在武夷山景区逗留1~2天(对于武夷山风景区来说,1~2天的逗留时间显然偏短),可见,武夷山景区需要通过充分发掘自然文化内涵来提升吸引力,以增加游客逗留天数。

43游客环境意识分析

对环境意识的调查,主要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给“非常赞同”赋值为1,“比较赞同”赋值为2,“不确定”赋值为3,“比较不赞同”赋值为4,“非常不赞同”赋值为5,计算其权重平均数;并将正向选题与逆向选题区分开来,将各权重平均数并列作比较(表2)。正向选题的权重平均数分值越低,游客环境意识越好;逆向选题的权重平均数越高,环境意识越好。

调查结果(表2)显示,“不会乱扔垃圾”的权重平均数为121,接近“非常赞同”,说明“不会乱扔垃圾”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游客的素质较高;第17、18、19、25题的权重平均数体现游客对自身行为的认识,他们有较为良好明晰的环境意识;但15、16题的分值在中间值3附近,表明游客对世界遗产地没有清晰的认识;在遗产地特殊的保护意义上,游客并没有深刻认识,这个问题在第14题中也显现出来。游客比较认同的世界遗产地两大功能是发展当地经济和提供游乐场所。事实上,环境教育和科学研究才是世界遗产型景区不同于普通景区的重要功能。第22题刻意用了“唯一”这一极端词探查游客的环境责任感,分值为369,没有达到4以上。342%的游客非常不同意这一观点,其他游客持犹豫或认同态度,侧面反映当代游客环境责任感的缺失。对于有明显偏向性引导的问题,游客并未成功被诱导,反映游客固有环境价值观的根深蒂固,所以自导式环境解说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用大打折扣,需要有向导式解说系统强势介入,强有力的生态引导和既成的景区环境教育,感染和感化游客,撼动游客原有的环境价值观,形成更为正确科学的价值观。

44游客环境行为分析

游客环境行为调查结果(图3)表明,仍有6%的游客选择不按标识做甚至忽视;仅有6%的游客愿意把垃圾打包带出景区。在对这类人群访谈中发现,他们认为偶尔不环保的行为,环卫工人会处理,不论自己是否破坏环境,都有专人清理维护,无需小题大做,忽视了公民的义务;有极个别人认为,类似随意吐痰的行为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没有认识到环境承载力。在环境行为的优化上,游客并不买账,比如垃圾打包带出景区、增加费用投入环保事业、劝导他人等(图4)。

结合实地调查结果,笔者认为,景区必须加强对游客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宣传,而不是简单的设置警示标牌进行提醒。问卷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游客都提出不曾关注过标牌,但也表示如果看到标牌也愿意遵守。可见,目前游客的环境行为仍需要人为干预。

45游客体验效果分析

调查表明,689%的游客认为垃圾箱足够(图5),说明景区垃圾箱设置得当;只有30%的游客表示所获得的解说服务中渗透有环保内容(图6),

说明景区的环境教育解说服务较不完善,没有全面融入景区环境教育。因此,景区要进一步完善环境教育的解说体系,将环境教育的内容作为重要的部分融入到解说服务中。

46游客需求分析

调查表明,游客主要的解说服务来源于导游和标牌指示牌,分别占比为422%和416%。516%的游客有接受过环保教育课程。游客认为,

武夷山最有吸引力的环境依次是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地质地貌、娱乐项目、优良的环境。游客主要是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亲朋好友、图书报纸等了解武夷山信息的,其中网络信息占652%,说明网络为游客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信息服务。游客希望通过自然观赏与自我体验来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解说服务不是最佳的环境教育手段。但若要通过解说服务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最好通过动态的讲解,即通过让导游(或解说员)讲解或设置静态的解说标牌,让游客有更多机会自主体验,游客对静态的解说系统关注率不高。发现游客喜欢的环境教育设施是自然与文化展览馆、主题式步道。总之,游客允许的环境解说干扰倾向于特定的场所与时间。

由图7可知,游客希望武夷山景区提供的环境教育内容依次是武夷山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知识、旅游及其他经济活动与当地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相互影响、地质、地理知识,以及各种文化知识等,尤其是对景区自然环境与文化遗产知识的学习,这类知识的共同点是高于游客认知水平,说明游客本身有较浓厚的求知欲,但目前现有的解说水平未能满足游客这方面的需求。

5武夷山风景区环境教育优化建议

调查显示,目前武夷山风景区的游客群近一半是大学生,他们主要以观光休闲为主,逗留时间偏短,且许多游客对世界遗产地的主要功能没有清晰的认识,主要原因是解说系统不够完善、解说水平不能满足游客的求知欲、解说设备不够完善等。针对目前武夷山风景区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优化建议。

51拓宽环境教育宣传平台

511建设环境教育在线互动平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个领域都无法阻挡其强劲的步伐,环境教育平台的搭建也应搭乘其顺风车,搭建好网络信息互动平台,实现环境教育在线互动。互动平台不仅拥有最新、最全的武夷山风景区的景点介绍,还应涵盖环境保护、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及世界各地相似景区环境保护成功经验的介绍。同时,在线互动平台应设专人解答,邀请环境教育的专家为不同的人群解答环境资源、保护等相关问题。此外,通过建立武夷山风景区的微博、微信、博客、官方网站、新闻媒体等数字化网络平台,做好与环境保护者和游客等的互动交流,从而更好地引导游客行为。

512充分发挥环境教育解说设施功能首先,利用原有的解说设施进行环境教育解说,维护和完善博物馆的设备,充分发挥其自然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功能。其次,丰富游客中心的功能作用,在提供原有服务的基础上,增加动态环境教育解说,如针对不同的人群设置相应的影音视频的解说。最后,建立环境体验教育中心,依靠实体平台区实现环境教育理念的传播。环境教育中心应以环境教育和科

学研究为理念,以达到宣传环境保护、科普教育为目的。

52丰富旅游环境教育解说系统

521旅游环境教育解说媒介多样化构建“人员解说系统、标识标牌解说系统、影音解说系统、网络平台解说系统、VR(Virtual Reality)体验解说系统”五位一体的解说媒介。首先,要定时定点灵活配备足够的讲解人员、讲解设备,解说内容不仅涉及景点景物,还要融入生态、环保、科学知识、文化内涵等,激发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实现武夷山风景区环境教育的功能,从而增加游客的逗留天数,在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又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三者的良性循环。然后,在重要的景点、植物等旁边设置生态解说标牌,重要的道路拐点设置道路标识系统,危险地带设置警示语和温馨提示语。最后,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解说媒介,比如将VR(Virtual Reality)技术、AR(Augmented Reality)技术应用到解说载体上,在传统的解说设备只能满足游客视觉的情况下,虚拟现实技术不仅满足游客视觉和听觉的感受,还能让游客身临其境体验,更直观地唤醒游客环保意识[8]。

522旅游环境教育解说形式灵活化旅游环境教育解说形式不能再仅限于传统的形式,在人员解说的同时应配备专业的解说体验设备,增加解说的体验性、互动性和趣味性,达到寓教于乐的体验教育方式。如甘肃天水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森林体验教育中心”,主要是教育青少年认知森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传播森林体验教育理念,在解说人员解说时,还有专门的体验设备,让青少年感受到森林的形成、破坏及破坏的后果,并普及保护森林的知识,这种体验式解说的效果必然事半功倍。在提供解说时,解说内容不能千篇一律,要因人而异,由于解说受众复杂多样,知识水平、教育背景、生活环境等均不同,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解说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不一样,确保解说形式灵活多变,但最终目的还是要起到环境教育的作用。

53加强旅游环境教育管理的规范化

首先,武夷山风景区管理部门要有明确的环境教育目标,各项活动的开展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对内——对景区工作人员及社区居民定期培训,使养成环境保护和掌握科普知识,从而上升至行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自然而然流露出来,起到示范作用,引导游客;对外,加强与邻近学校的联动合作,将武夷山风景区作为环境教育示范基地,宣传环境教育理念。其次,加强旅游环境教育干预。目前游客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如果没有人为的干扰很难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环境教育干预可促进旅游者掌握环境知识,增强环境保护、环境伦理意识,提高环境教育活动评价或效果优化等[9]。再者,构建社区参与的保障体系是环境教育的基础。当地社区居民的文化、环境氛围会极大地影响游客的行为,因此,必须让社区居民参与到环境教育中来。让居民参与到景区的管理经营中,给社区居民带来更多的福利,并灌输环境教育的意义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障社区居民具有较强的环境教育的意识。最后,建立旅游环境教育的反馈机制。在实施一系列的旅游环境教育的措施后,需要有专业的检测、监控、反馈机制去评价效果,及时掌握运行情况,根据实际效果,调整和改善实施办法[10]。

参考文献:

[1]李文明,钟永德 国外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综述[J] 旅游学刊,2009(11):90-94

[2]陈妍凌,童克难 以立法形式确立环境教育地位[N] 中國环境报,2015-03-09

[3]王菡娟,张庆华 环境教育也需“有法可依”[N] 人民政协报,2016-03-17

[4]卢风 环境教育的三个层面[J] 环境教育,2016(5):21-23

[5]王西敏 以学术研究推动环境教育发展——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环境教育研究探索[J] 环境教育,2016(5):34-36

[6]李亮亮,李亚,代青 普者黑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调查与分析[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12):71-75

[7]吴妍 世界遗产保护中的遗产教育探析[J] 中华文化论坛,2013(9):141-145

[8]赵晓娜,王辉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解说系统优化研究——以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5):138-141

[9]李文明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评价实证研究[J] 旅游学刊,2012(12):80-87

[10]张建萍,吴亚东,于玲玲 基于环境教育功能的生态旅游区环境解说系统构建研究[J]经济地理,2010(8):1389-1394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以2021年解析几何高考题为例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与整合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